竹枝环绕木为城,海不扬波颂太平。满眼珊瑚资护卫,人家篱落暮烟横。
赤嵌竹枝词
介绍
《赤嵌竹枝词》为孙霖所作。
孙霖的《赤嵌竹枝词》,是清初文学作品中颇具特色的一种,它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同时也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文化特点。通过对《赤嵌竹枝词》的介绍可以看出,孙霖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对地方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真挚表达,使得作品不仅仅是对一个地方的描写,更是一种文化与情感的传达。《赤嵌竹枝词》作为清初文学作品中的一朵奇花,不仅丰富了当时的文学艺术,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
注释翻译: 这首诗是一首竹枝词,通过描绘竹子环绕成城的美景,来赞美太平盛世。诗中还提到海不扬波、珊瑚护卫和人家篱落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于和平与安宁生活的向往。 赏析: 《赤嵌竹枝词》是诗人对赤嵌城的赞美之作。赤嵌城位于今天的新加坡一带,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诗人以竹枝为画笔,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竹枝环绕木为城”,这句话描绘了赤嵌城的地理特点。竹枝环绕意味着城墙是由竹子构成的
【注释】 赤嵌:今属福建省福州市。竹枝词:唐代民歌,以七字句为主,内容多反映民间生活、风俗和思想感情。此诗即用“番花”、“牙蕉”等语入诗的民歌体。 “四季番花”句——一年四季,番花开放的季节,就是春天。 “投来更有”句——投来的还有菩提果。 “清供”句——清清白白地供在幽静的书斋里,悟到清净的境界。 【赏析】 此诗为诗人游览闽南时作。诗中的“牙蕉”,指槟榔;“檨”,指橄榄。“投来更有菩提果”
【注释】 雌雄别味:男女不同口味。嚼槟榔:咀嚼槟榔。古贲灰:槟榔壳,即槟榔皮。荖叶香:用荖叶(一种草药)泡的茶有香味。争看:争相观看。猱采:猿猴摘取。耀蛮方:在云南一带,猿猴多,所以称“耀”。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女子吃槟榔的情景。槟榔原产于印度,后传到南洋各国。中国自元代以后,也广泛种植。元、明两代,在福建、广东等省的沿海一带,还曾大量种植,但到了清朝就逐渐被禁止了。
二八娇娃刺绣工,呼娘习惯便成风。新妆一队斜曛衬,小盖相携面半蒙。注释:这是一首描写女子梳妆的诗。“二八”是指古代女子十六岁的时候。“娇娃”指的是年轻美貌的女子。“刺绣工”指的是擅长刺绣的女子。“呼娘”是古代妇女对丈夫的称呼。“习惯便成风”指的是女子梳妆的习惯已经成为了一种风格。“斜曛”是指日落时分的阳光。“小盖”是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用两匹马拉动。“面半蒙”指的是女子的面容被遮住了一半。赏析
赤嵌竹枝词 (其一) 结缘才过又中元,施食层台市井喧。三令首除罗汉脚,只教普度闹黄昏。 注释:结缘才过又中元,施食在佛寺举行,人们聚集在寺庙周围,为僧侣们准备食物。施食时,人们争相购买供品,寺庙内的摊位前人头攒动。三层的木塔上悬挂着红色的旗帜,象征着节日的喜庆。施食活动结束后,人们纷纷离开,但寺庙内仍然充满了热闹的氛围。 译文:结缘才过又中元,施食市井喧。三令首除罗汉脚,只教普度闹黄昏。 赏析
【注释】 赤嵌:即赤坎,今属广东省。竹枝词:一种民歌体诗,用五言或七言句式,每两句成一首,多以咏唱男女爱情、劳动生活为内容。毗舍耶:佛教语,指阿难陀,梵文Pancadā的音译。报赛:佛教仪式,谓向施主报告布施功德。刺桐花:即木棉。 【赏析】 《禾间新构认农家》,是明代诗人王邦畿的《赤嵌集》中的一首诗。这首诗描写的是农民们秋收后的喜悦,也表现了他们对佛祖的信仰和对佛事的虔诚。全篇采用七绝形式
注释:除却风雨天气,分装急唤渡头船。深秋播种清冬熟,拣得西瓜贡十员。 赏析: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丰收的景象。首句“除却风风雨雨天”,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作,克服困难,战胜恶劣天气的赞美。次句“分装急唤渡头船”,描绘了农民们在丰收季节,急忙将收获的果实运往市场的场景,展现了农民们的喜悦和忙碌。第三句“深秋播种清冬熟”,描绘了农民们在秋天播种,到了冬天就能收获的美好景象
赤嵌竹枝词 渐消狙犷渐恬熙,大杰巅头立社师。海宇同文臻雅化,爱听童子诵毛诗。 注释:逐渐消失了粗野强悍的习气,人们变得平和安详;杰出的人物站在顶端,建立了教化的机构。整个天下的文化水平都提高了,高雅的教化已经普及。我喜欢听孩子们背诵《毛诗》,这是古代儒家经典之一,也是儒家学说的基础。 赏析: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继儒的一首竹枝词。全诗通过描写社会风俗的变化,表达了对文化教育的推崇和热爱
注释:出草的番人每拍肩膀,踏歌欢饮不知年。伊尼无数惟功狗,贸易还征贌社钱。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出草番人的生活场景,以及他们对贸易、税收的看法和态度。其中,"出草"是指出山打猎,"赤嵌"是地名,指福建漳州。 首句"出草番儿每拍肩,踏歌欢饮不知年",描绘了出山打猎的人们,他们边拍肩边唱歌,欢快地饮酒,似乎忘记了岁月。这里的"拍肩"和"踏歌"都表现了他们欢快的心情
赤嵌竹枝词(注) 庶鱼庶草剧难名,每讶寒宵壁虎鸣。一种绿毛么凤好,也夸文采满东瀛。 注释:庶鱼庶草难以命名,每次惊讶于寒冬夜晚壁上的壁虎叫声。一种绿色的羽毛和斑纹的凤凰很好,也赞美了它的文采布满东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通过描绘庶鱼庶草难以命名的奇景,以及壁虎叫声和绿毛吗凤的形象,展现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世界。同时,也赞美了这种美丽生物的文采之美。 首句“庶鱼庶草剧难名”
注释翻译: 才过了罗山喜鹊叫,人家篱笆绿珊瑚。朱红色的宫顶和碧绿的屋瓦连着茅草屋,就像一幅丹青水墨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经过罗山时看到的美丽景色。首句“才过罗山喜鹊呼”,描述了喜鹊的声音,暗示了时间过得很快。接着,“人家篱落绿珊瑚”,描绘了农家的美景,绿珊瑚般的竹篱笆映衬着农家的生活。第三句“朱甍碧瓦连茅屋”,描绘了宫殿与民居的结合,象征着国家繁荣昌盛。最后一句“合作丹青水墨图”
注释:春天的景色,在浦口接上了鲫鱼潭的风光;绿色的竹和苍劲的松树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翠色。万顷良田环绕着郡城的四周,劝农的人聚集在聚星庵。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首句写春牛浦与鲫鱼潭相接,绿竹苍松参天,万顷良田环城,生动地勾勒出了春天的美景。二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万顷良田环绕郡城,劝农人在聚星庵辛勤耕作。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
【注释】 1、汐社:即“潮州”,今广东潮州市。2、萃:聚集,聚集。3、列仙:指仙人,道士。4、福台新咏:指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和唐代女诗人鱼玄机的《赠邻妇》。5、东山风月:指唐宋之际诗人李纲的诗作《寄李伯高》。6、见:同现。7、二百年:二百余载。 【赏析】 此词为怀念故友而作。作者在潮州任上,偶得一竹枝词,便想起二十年前,与友人李纲一起在东山(今浙江绍兴市)吟咏的情景,不觉感慨系之
【注】清华,指水木清华亭;刘郎,指宋代诗人刘子翬;双铁树,指铁树开花。 诗的首句说:在水木清华亭,我学苏轼的词人去又来。次句说:屈指斐亭,那两株铁树开花,十年两次见到花开。三、四两句,说:十年两次见到铁树开花,可见我与斐亭之交是很深的。“清华”即“水木清华亭”,故称。 【赏析】 《赤嵌竹枝词》写诗人在水木清华园中赏花观景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友人斐亭的深厚情意。全诗语言朴素,情感真切。 首句说
注释:海水已经干了,水浅的蓬莱又回到了海平面上,安平县在傍晚渡过了河流,变成了田间小路。鸿雁留下的泥巴让人回首过去,感叹沧桑巨变,只看到春天的阳光已经过去了十二年。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历史变迁的诗。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观的变化,联想到历史的沧桑巨变,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春天阳光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气息。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注释:东溟、西屿都是海中岛屿。水船,即船。都泊,全部停泊。 赏析:此诗描写了海上日暮的景色。首句写潮汐,次句写泉源,三句写风帆,四句写舟停。全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万斛泉源一叶风”,写出了大海之阔;“日暮数声欸乃起,水船都泊水仙宫。”写出了大海之寂。诗人把大海的气势与海中的小舟相比拟,形象生动,别具一格
注释:新妆的几队女娃绾着双鸭髻,小车相互扶持半边脸遮住。她们像芙蓉才从水中露出水面一样美丽,一树绿叶保护着另一株荷花。 赏析:这首诗以竹枝词的形式描写了一群女子在雨中出游的情景。诗中“新妆”一词,形象地描绘出她们精心打扮的样子。而“绾双鸦”,则生动地写出了她们绾起发髻的样子。接着,诗人又用“小盖相携半面遮”一句,形象地描绘出了她们乘坐的小车。最后,“绝似芙蓉才出水,一枝叶护一枝花”两句
注释:一曲红绡不计钱,指在青楼中,人们只关心美貌女子,不计较钱财。青楼几处斗婵娟,指的是在青楼里,有很多美女在争艳斗丽。年来吃尽人间火,这里指的是女子们为了追求美和名利,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和生命。瘦骨轻松似剑仙,意思是她们的身材消瘦,却像剑客一样轻松自如。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妓女的生活状态。她们在青楼中争艳斗丽,但为了追求美和名利,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和生命
注释:在水仙宫外住着我们,往来的船只习惯在这里品茶。笑指你的身像钱树一样,好风吹到便开花。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水仙宫外的生活和景色的诗,通过描绘估船、郎身、风等元素,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生活美好愿景的向往
注释:银丝鲙是切成细丝的鱼,色泽乌黑;二八佳人指的是年轻美丽的女子,她们捧着玉壶。但乞郎如鱼有信,一年一度到东都。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与一个男子之间的恋情。女子为男子制作银丝鲙作为礼物,希望他能够像鱼儿一样每年都能回到东都。诗中充满了浪漫和期待,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注释: 1. 龙船:一种水上交通工具。 2. 四月:农历四月份。 3. 鼓鼕鼕:大鼓声咚咚,形容声音洪亮。 4. 锦缆:彩色的缆绳,用于系船。 5. 牙樯:船上的桅杆,也指船只。 6. 紫标:红色的旗帜或者标志,这里指的是船旗,因为古代船舶上常有红色的船头作为标志。 7. 浪花:波浪上的泡沫。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景色的诗。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
赤嵌竹枝词,荷兰城外一声雷,锣鼓喧阗几处催。 侬向南鲲赛神去,郎从北港进香来。 注释:在荷兰城的城外,突然响起了一声雷鸣,锣鼓声震耳欲聋,四处都在催促着什么。我向南边的鲲鹏神去赛神,而你则随着北港的香客一同进入神庙进香祈福。 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一幅荷兰城热闹非凡、人潮涌动的节日盛况。诗人巧妙地利用了自然现象和人文活动相结合的场景,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
赤嵌竹枝词 红毛楼下草昏昏,访古人争说北园。霸业销沉歌舞歇,空留初地在沙门。 注释: (1)红毛楼:明朝时荷兰人所建的一座楼。 (2)霸业:指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建立的政权。 赏析: 这首诗是郑成功的《赤嵌集》中的一首诗。诗中描写了荷兰人红毛楼附近的荒凉景象,以及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曾经繁华一时的北园已荒废无人问津,只剩下一片废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在欣赏古代诗词时,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审美,还能够通过诗句中的意象来解读历史背景和文化意涵。下面将结合诗句内容与注释,逐句分析“赤嵌竹枝词”: 1. 诗的原文: 梅子黄时雨满溪,累累佛果证菩提。当垆十五鸦头女,手把鸾刀劈凤梨。 2. 诗意解析: - 梅子黄时雨满溪:描述了梅子成熟的季节,雨水滋润了整个溪流。这象征着丰收和繁荣。 - 累累佛果证菩提:佛果指的是佛教中的圣果
注释:槟榔树叶随着季节而变化,每个都带有红潮。我告诉女儿要珍惜黑齿(指黑牙齿的珍贵),瓠犀曾经是卫夫人(东汉末年著名的才女)的珍品。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女子美貌的诗。首句写槟榔叶随季节而变,次句写女子的红唇娇艳如赤嵌竹叶。三句写女子贪恋自己的黑齿。最后两句以瓠犀比喻女子的美貌,并点明其曾为卫夫人所珍。全诗用字工巧,含蓄蕴藉,言简意丰,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