皑皑雪在野,漫漫云垂空。
客子意不适,天地无欢容。
卤城连雁门,大有边塞风。
山川入旷怀,能使意气雄。
振笔作奇语,高咏凌苍穹。
持较橐中金,所得亦已丰。
归途杂述
介绍
《归途杂述》是清代诗人张晋创作的文学作品。
《归途杂述》作为清代文人张晋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深刻洞察,而且通过诗歌的形式传达了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介绍,可以看到中国古典文学在历史背景下的丰富内涵,以及诗人如何通过笔墨记录时代的面貌,传递深远的思考与情感。
相关推荐
这首诗是李白在唐玄宗天宝年间游历至雁门关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诗句释义: 1. 皑皑雪在野,漫漫云垂空。 - 皑皑(白色): 形容雪非常洁白。 - 野:广阔的野外。 - 漫漫:形容云层广阔无边。 - 垂:下垂。这里形容云彩低垂在天空中。 2. 客人意不适,天地无欢容。 - 客人:指诗人自己。 - 心绪不宁,感到不快、不适应。 - 天地:大自然。 - 欢容
这首诗是李白的《古风》组诗之五,共五首,这是其中的第四首。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漂母(即老妇人)的感激之情,以及他对富贵后不能报答恩人的感慨。 诗句释义: 1. 漂母哀王孙,一饭感何深。 - 漂母:指一个贫穷的老妇人。 - 哀王孙:对王孙(贵族子弟)表示同情和哀悼。 - 一饭:指一次吃饭的机会。 - 感何深:感到多么深刻。 译文: 漂母对我这个无依无靠的人表现出极大的怜悯,她给我一顿饭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 “人情日迁移”意为人的情性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变化;“世事幻莫测”,意谓世间之事变幻无常,难以捉摸;“区区塞翁马”即指塞翁之马,比喻世事变化无常;“得失何欣戚”指得到与失掉,又有什么值得庆幸和悲伤的呢?这里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无奈;“一笑整归辔,振策返乡国”意为在回家的路上,他微笑着整理好马匹,振奋精神踏上了回家的路程;“岂复有歧途”
【注释】 北地:指北方。常苦寒:经常很冷。莫比:不能相比。居人:居住在那里的人。燃火:用火点燃。杂马矢:把马粪便和树枝等混合燃烧。彼乃:他们。得:能够。彼:他。彼乃弗得已:他们不能够做到(即无法做到)。多费一束薪,少食一掬米。金盆烧兽炭,毕生未见此:用金银做成的盆子来烧动物的木炭,一生都没有见过这样的东西。 【赏析】 《归途杂述》是一首描写北国寒冬生活的诗
【诗句释义】 归途杂述:作者在旅途中写下的随感。归途:回家的路。杂述:零散的记述,即随笔。 旅行无好怀:旅行时心情不舒畅。 日日数归路:每天数着归途,盼望回家。 黄埃:尘土。障:遮挡。天:天空。却步:退避。难小住:难以久留。 茅店傍荒墟:茅草搭建的小旅店傍靠着荒凉的村落。 酒帘挂高树:酒旗挂在高高的树上,暗示旅店的简陋。 村酿不堪酌:村里酿造的酒味道不好喝。堪:能够忍受。 且复赏其趣
【注释】: 归途杂述:旅途中杂感。 客舍问物价,百伪无一真。 在旅店中询问物价,一百样东西没有一样是真正的。 只缘逐微利,遂使心不淳。 因为追逐微小的私利,所以人心不纯正。 一笑脱贯去,贵贱不足论。 一笑之间就可以摆脱金钱的束缚,贵贱不值得计较。 何能更鄙薄,三代即斯民。 为什么还要鄙视他们,他们正是我们三代以来所生活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看法
归途杂述 关南民苦饥,嗷嗷以待济。 关北颇丰稔,移粟有成例。 有司乏远谋,师令不师意。 讵念挽输劳,或因以为利。 嗟嗟丰与荒,都无自全计。 帝阍远莫叩,仰天空流涕。 注释: 1. 关南民苦饥,嗷嗷以待济 - 关南地区(今中国河南省南部)的百姓们忍受饥饿,期盼着有人能为他们解决困难。 2. 关北颇丰稔,移粟有成例 - 关北地区相对富饶,粮食丰收,有固定的运输方式。 3. 有司乏远谋,师令不师意
【注释】 1. 《归途杂述》:诗人在仕途中遭遇挫折,回家乡后所作。 2. 周正:指周正的十一月。 3. 徒杠(gǎn):木工用的工具,用来支撑和固定木材。 4. 俗吏:平庸的官吏。 5. 政体:国家的政治制度。 6. 略不为经营:没有花费心思来治理国家。 7. 啧啧诉病涉:形容抱怨、不满的情绪。 8. 充耳弗一应:不理睬,不予理会。 9. 辟人:排斥别人的人。 10. 作威耀光荣:树立威信
【注释】 归途杂述:归途上记述的所见所闻。 将军:指边塞守将。 新令:新颁布的命令。 阅边:检阅边地的军队。 克日:约定日子,即“当”的意思。 颓堠:倒塌的营垒,指边地的防守工事。 粉饰:修饰、打扮。 弓箭:武器。 鞍鞯:马具。 安坐:安然坐等,形容悠闲自在。 废弛(chí):松弛懈怠。 雷振耳:声势浩大,像雷声那样震动耳朵。 担释肩:放下重担子。 国家:指朝廷或国家。 严武备:加强军事防备。
注释: 行行:走。履:踏。周道:大路。 挂:挂住或缠绕。 忽闻:忽然听到。 适:适合或适宜。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中的所见所感的诗。诗人在归途中,看到小车超过自己,突然听到车上传来的车声,便回头惊讶地问道:怎么没有走大路呢?诗人随即解释,因为路上荆棘丛生,不便行走,而车子能避开这些障碍。最后,他笑着感谢对方,各自继续前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旅途中遇到的不同情况的理解和宽容
【赏析】 “寒天负担者,汗流尚浃背”,此句描写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之景象。天气寒冷,行人背负沉重之物,其汗水湿透了衣衫。这一句描绘了一幅辛苦劳作的画面,表现了行人的艰辛与劳苦。 “中途谁家郎,车后系空骑” ,这句诗描述了途中遇到的一位年轻男子。他坐在车上,但并未携带任何行李。这可能是为了节省空间,也可能是出于某种原因。这一句展现了旅途中的人文景观。 “轻裘何鲜明,俊仆甚都丽”
《归途杂述》 车载何隆隆,轮转如丘徙。 马力已告竭,方且御不止。 此虽有骅骝,亦与驽骀比。 所以颜子言,是无全马矣。 注释: 1. 载:装载 2. 隆隆:车声 3. 轮转:车轮转动 4. 丘徙:丘陵上行进 5. 马力竭:马力耗尽 6. 方且:将要 7. 御:驾驭 8. 骅骝(huá liú):良马,骏马 9. 驽骀(nú tài):劣马,不中用的马 10. 颜子言:孔子的言论 11. 是:这
归途杂述 昨夜梦到刘简田,促膝而坐真欢喜。 面容苍老似老者,风骨依旧如故人。 为君事奉如严兄,岂止他山相助力。 谆谆教诲规我行,直言不讳恕我心。 分别君已数载余,一封书信无法传。 我行君知否?胡乃逢此路? 梦里见君在梦境,梦醒何处寻君踪? 未识梦中君曾遇,亦曾与我同共行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作答。 【答案】 并州快剪刀,剪不断愁肠。——并州:地名。指山西一带。并州剪刀锋利,可以剪断一切,但无法剪掉诗人心中的忧愁。 何如桑落酒,一饮倾千觞。——桑落酒:用桑叶浸酿成的酒。诗人以桑叶酿酒,自斟自饮,一饮千杯,尽情地消解愁思。 醉中歌我诗,拍案声琅琅。——拍案声:形容歌声洪亮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内容和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结合重点语句来分析,最后再结合写作背景和诗人的生平经历,以及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技巧等来分析其艺术特色。 第一句“两夜宿并州”,交代了时间地点及人物身份,即“吾”是边关将士(战将),且已连续多日驻扎在并州。第二句“转侧不能寐”,说明自己辗转难眠
【诗句释义】 早行觉得路途短,十里路如同五里般轻松。 晚行却觉得路途漫长,每走一程便要停下来歇息。 岂止是路途感觉变长了,而且惊讶太阳的运行速度。 道路本无长短之分,太阳也有自己的运行规律。 人心易受环境影响,世间万事也多类似。 抬头向随行的仆人,努力背负着行李。 茅屋小店在前方可见,短暂停留是个不错的选择。 【译文】 早起行走觉得路不太远,但走到半路就觉得像走了一半路程。
夕阳未西落,明月已东上。 日影射月怀,含光不能亮。 如人未遇时,气短神不王。 一旦负盛名,落落空依傍。 众星各在天,敛曜甘相让。 大地辨毫发,山川亦闲旷。 清气扑眉宇,流辉洗尘障。 顿忘行路难,转觉旅怀畅。 若非在道途,此景如何状。 注释: 1. 夕阳未西落,明月已东上。——太阳还没有落山,月亮已经从东边升起了。 2. 日影射月怀,含光不能亮。——太阳的余晖照射着月亮,但光芒却无法照亮月亮。
久旱闻雨声,行人亦色喜。 注释:长时间的干旱,终于听到雨声,行人的脸上也露出了喜悦之情。 译文:长时间的干旱终于结束,听到了雨声,行人的脸上也露出了喜悦之情。 岂不恶泥泞,麦苗将槁死。 注释:难道不喜欢泥泞的道路吗?这样会使麦苗枯死。 译文:难道不讨厌泥泞吗?这样会使麦苗枯死。 额手视向天,为我遍千里。 注释:抬头仰望天空,希望它能遍布千里。 译文:抬头仰望天空,希望能够遍布千里。
【注释】 《归途杂述》:这是一首描写官吏盘剥百姓、导致民饥的诗。首句写官府积粟多至可以堆山,而转运之道路却布满了百姓。后三句写百姓因大官来时供应不周而遭受苛捐杂税的压迫,最后两句写百姓无处诉说,只能低头忍受。 【赏析】 这是一首揭露封建统治者盘剥百姓的诗。诗人从自己的经历出发,通过具体的事例和形象的描绘,把一个封建统治阶级对老百姓残酷的剥削和压迫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使人如临其境,感同身受。
饥寒逼岁暮,无计但仰屋。 可怜掌上珠,变作荒年谷。 欲聚无全理,同声尽一哭。 生离定何所,再见宁能卜。 爷娘岂不慈,各各为口腹。 饥肠与爱缘,一断俱难续。 君看釜里羹,乃是心头肉。 注释: - 饥寒逼岁暮:在寒冷饥饿的环境下,岁月已经走到了尽头。形容生活极其艰难。 - 无计但仰屋:没有其他办法,只能望着屋顶发呆。表达了绝望和无助。 - 可怜掌上珠:形容自己如同珍贵的珍珠,被命运紧紧握在手中
归途杂述 倦鸟投故林,力尽犹思飞。 岂不爱羽毛,中道将安归。 不嫌投林晚,只悔出林非。 徘徊顾原野,何处不苦饥。 注释: 1. 倦鸟投故林:意思是说,疲惫的鸟儿回到了自己的家园。 2. 力尽犹思飞:意思是说,尽管已经筋疲力尽,但仍然想飞翔。 3. 岂不惜羽毛:意思是说,难道不爱自己的羽毛吗?这里的“羽毛”指的是鸟类的身体和装饰。 4. 中道将安归:意思是说,在中途停下来的时候,不知道该去哪里。
归途杂述 归装如落叶,压装惟诗卷。 搜箧得乱稿,一一手自拣。 风霜何惨凄,山川何辽远。 入诗境剧佳,身历情难遣。 朗吟一再过,昨事齐到眼。 家人指相笑,结习犹未免。 释义: 我像落叶一样收拾着行囊准备回家,而那些诗稿却像一卷书一样被压在下面。 我在箱子里翻找着零散的草稿,一篇篇地挑选出来,细细品味。 秋风萧瑟,寒风刺骨,山峦叠嶂,道路蜿蜒遥远,仿佛进入了一个幽深的诗意世界。 诗歌的意境美妙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