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 第五十九回 · 柳叶渚边嗔莺咤燕 绛云轩里召将飞符

话说宝玉听说贾母等回来,遂多添了一件衣服,拄杖前边来,都见过了。贾母等因每日辛苦,都要早些歇息,一宿无话,次日五鼓,又往朝中去。
离送灵日不远,鸳鸯、琥珀、翡翠、玻璃四人都忙着打点贾母之物,玉钏、彩云、彩霞等皆打叠王夫人之物,当面查点与跟随的管事媳妇们。跟随的一共大小六个丫鬟,十个老婆子媳妇子,男人不算。连日收拾驮轿器械。鸳鸯与玉钏儿皆不随去,只看屋子。一面先几日预发帐幔铺陈之物,先有四五个媳妇并几个男人领了出来,坐了几辆车绕道先至下处,铺陈安插等候。
临日,贾母带着蓉妻坐一乘驮轿,王夫人在后亦坐一乘驮轿,贾珍骑马率了众家丁护卫。又有几辆大车与婆子丫鬟等坐,并放些随换的衣包等件。是日薛姨妈尤氏率领诸人直送至大门外方回。贾琏恐路上不便,一面打发了他父母起身赶上贾母王夫人驮轿,自己也随后带领家丁押后跟来。
荣府内赖大添派人丁上夜,将两处厅院都关了,一应出入人等,皆走西边小角门。日落时,便命关了仪门,不放人出入。园中前后东西角门亦皆关锁,只留王夫人大房之后常系他姊妹出入之门,东边通薛姨妈的角门,这两门因在内院,不必关锁。里面鸳鸯和玉钏儿也各将上房关了,自领丫鬟婆子下房去安歇。每日林之孝之妻进来,带领十来个婆子上夜,穿堂内又添了许多小厮们坐更打梆子,已安插得十分妥当。
一日清晓,宝钗春困已醒,搴帷下榻,微觉轻寒,启户视之,见园中土润苔青,原来五更时落了几点微雨。于是唤起湘云等人来,一面梳洗,湘云因说两腮作痒,恐又犯了杏癍癣,因问宝钗要些蔷薇硝来。宝钗道:“前儿剩的都给了妹子。”因说:“颦儿配了许多,我正要和他要些,因今年竟没发痒,就忘了。”因命莺儿去取些来。莺儿应了才去时,蕊官便说:“我同你去,顺便瞧瞧藕官。”说着,一径同莺儿出了蘅芜苑。
二人你言我语,一面行走,一面说笑,不觉到了柳叶渚,顺着柳堤走来。因见柳叶才吐浅碧,丝若垂金,莺儿便笑道:“你会拿着柳条子编东西不会?”蕊官笑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红楼梦》第五十九回“柳叶渚边嗔莺咤燕 绛云轩里召将飞符”描述的是宝玉听说贾母等回来,便多添了一件衣服,拄杖前往看望的情景。这一情节不仅展现了贾家的日常生活,还透露出家族内部的微妙关系和人物性格的鲜明对比。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一章节进行详细介绍:

  1. 宝玉的迎接行动
  • 增添衣物:宝玉听闻贾母等人归来,特意增添了一件衣物,表现出他对长辈的尊敬和关心。
  • 拄杖前来:宝玉手持手杖,象征着他的成熟和稳重,同时也反映了贾府中长者的地位和权威。
  1. 贾母及其他人的安排
  • 日常事务:贾母等人因每日辛苦,需要早些休息,表明了封建社会下贵族家庭的日常生活状态。
  • 晨起活动:次日五鼓,贾母等人又需前往朝中,这反映了古代贵族对于朝政的参与和家族成员之间的责任分配。
  1. 春燕与何婆、藕官的关系
  • 家庭纠纷:春燕的母亲何婆与芳官的干娘发生了争执,春燕也因母亲的不和而心生怨气。这一情节展示了家族内部的复杂关系和女性角色在家族中的地位。
  • 事件处理:平儿介入处理此事,体现了贾府内处理家族内部矛盾的机制和女性的社会地位。
  1. 莺儿与黛玉的交流
  • 礼物传递:莺儿为黛玉编织了一个花篮,体现了黛玉在贾府中的受欢迎程度以及她与家人的情感纽带。
  • 情感交流:通过莺儿与黛玉的交流,描绘了贾府中不同人物之间的亲情和友情,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1. 春燕的不满情绪
  • 对母亲的不满:春燕对母亲何婆和姨妈的管理方式表示不满,这种情绪反映了年轻一代对于传统束缚的挑战和反抗。
  • 冲突升级:春燕与宝玉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导致两人之间产生了冲突,这也反映了封建礼教对个人情感的限制。
  1. 春燕的母亲何婆的行为
  • 洗头争议:何婆因洗头事件与芳官发生争吵,这一情节揭示了家族内部因性别角色和传统习俗而产生的矛盾。
  • 冲突解决:通过平儿的处理,展现了贾府中处理家族纠纷的机制和女性的权威性。
  1. 春燕与宝玉的关系
  • 情感纠葛:春燕对宝玉有着复杂的情感,这种纠葛不仅影响了他们个人的命运,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个体情感与家族利益的冲突。
  1. 宝玉与春燕的交流
  • 情感表达:宝玉对春燕的不满情绪有所回应,但更多的是表现出对她的关心和保护,这种互动展示了宝玉对家庭成员的深厚感情。

《红楼梦》第五十九回“柳叶渚边嗔莺咤燕 绛云轩里召将飞符”不仅描绘了贾府的日常琐事,更深入探讨了封建社会下的人物性格、家族关系、女性地位以及个体情感与家族利益的矛盾。通过对这一章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到《红楼梦》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还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曹雪芹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细腻刻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