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 第六十回 · 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玫瑰露引来茯苓霜

话说袭人因问平儿,何事这样忙乱。平儿笑道:“都是世人想不到的,说来也好笑,等几日告诉你,如今没头绪呢,且也不得闲儿。”一语未了,只见李纨的丫鬟来了,说:“平姐姐可在这里,奶奶等你,你怎么不去了?”平儿忙转身出来,口内笑说:“来了,来了。”袭人等笑道:“他奶奶病了,他又成了香饽饽了,都抢不到手。”平儿去了不提。
宝玉便叫春燕:“你跟了你妈去,到宝姑娘房里给莺儿几句好话听听,也不可白得罪了他。”春燕答应了,和他妈出去。宝玉又隔窗说道:“不可当着宝姑娘说,仔细反叫莺儿受教导。”
娘儿两个应了出来,一壁走着,一面说闲话儿。春燕因向他娘道:“我素日劝你老人家再不信,何苦闹出没趣来才罢。”他娘笑道:“小蹄子,你走罢,俗语道:‘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我如今知道了。你又该来支问着我。”春燕笑道:“妈,你若安分守己,在这屋里长久了,自有许多的好处。我且告诉你句话:宝玉常说,将来这屋里的人,无论家里外头的,一应我们这些人,他都要回太太全放出去,与本人父母自便呢。你只说这一件可好不好?”他娘听说,喜的忙问:“这话果真?”春燕道:“谁可扯这谎作什么?”婆子听了,便念佛不绝。
当下来至蘅芜苑,正值宝钗、黛玉、薛姨妈等吃饭。莺儿自去泡茶,春燕便和他妈一径到莺儿前,陪笑说:“方才言语冒撞了,姑娘莫嗔莫怪,特来陪罪”等语。莺儿忙笑让坐,又倒茶。他娘儿两个说有事,便作辞回来。忽见蕊官赶出叫:“妈妈姐姐,略站一站。”一面走上来,递了一个纸包给他们,说是蔷薇硝,带与芳官去檫脸。春燕笑道:“你们也太小气了,还怕那里没这个与他,巴巴的你又弄一包给他去。”蕊官道:“他是他的,我送的是我的。好姐姐,千万带回去罢。”春燕只得接了。娘儿两个回来,正值贾环贾琮二人来问候宝玉,也才进去。春燕便向他娘说:“只我进去罢,你老不用去。”他娘听了,自此便百依百随的,不敢倔强了。
春燕进来,宝玉知道回复,便先点头。春燕知意,便不再说一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红楼梦》第六十六回“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玫瑰露引来茯苓霜”是曹雪芹所著的一部古典小说,描述了贾宝玉、袭人和芳官之间的一系列事件。下面详细介绍这一回的内容:

  1. 事件背景
  • 冲突起因:本回书讲述了茉莉粉事件的起因,涉及了赵姨娘、芳官、贾环等人物。
  • 冲突发展:贾环向宝玉索要蔷薇硝,被春燕以茉莉粉替代,而芳官手中的蔷薇硝则引起了贾琮的觊觎。
  1. 人物性格
  • 芳官:在茉莉粉事件中扮演关键角色,她机智地解决了问题。
  • 赵姨娘:作为事件的发起者,她的贪婪和自私在事件中得以体现。
  • 贾环:他的行为揭示了其嫉妒心强的性格特点。
  1. 社会背景
  • 贾府的衰落:通过这些事件反映了贾府由盛转衰的过程,以及其中人物的命运变迁。
  • 封建礼教的影响:事件也体现了封建礼教对个体生活的深远影响。
  1. 文化价值
  • 语言艺术:回书中的语言描写丰富,如“悄悄的回探春说都是夏妈素日和我”,展现了古代文人细腻的心理描写和高超的语言技巧。
  • 人物塑造:通过这些事件和对话,曹雪芹成功地塑造了多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使得《红楼梦》的人物群像更加立体和饱满。

《红楼梦》第六十六回“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玫瑰露引来茯苓霜”不仅是一个关于物质交换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权力、欲望、人性与道德的深刻探讨。通过对这一回的阅读,读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红楼梦》的深层主题,以及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