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 第七十五回 · 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

话说尤氏从惜春处赌气出来,正欲往王夫人处去。跟从的老嬷嬷们因悄悄的回道:“奶奶且别往上房去。才有甄家的几个人来,还有些东西,不知是作什么机密事。奶奶这一去恐不便。”尤氏听了道:“昨日听见你爷说,看邸报甄家犯了罪,现今抄没家私,调取进京治罪。怎么又有人来?”老嬷嬷道:“正是呢。才来了几个女人,气色不成气色,慌慌张张的,想必有什么瞒人的事情也是有的。”
尤氏听了,便不往前去,仍往李氏这边来了。恰好太医才诊了脉去。李纨近日也略觉精爽了些,拥衾倚枕,坐在床上,正欲一二人来说些闲话。因见尤氏进来不似往日和蔼可亲,只呆呆的坐着。李纨因问道:“你过来了这半日,可在别屋里吃些东西没有?只怕饿了。”命素云瞧有什么新鲜点心拣了来。尤氏忙止道:“不必,不必。你这一向病着,那里有什么新鲜东西。况且我也不饿。”李纨道:“昨日他姨娘家送来的好茶面子,倒是对碗来你喝罢。”说毕,便吩咐人去对茶。尤氏出神无语。跟来的丫头媳妇们因问:“奶奶今日中晌尚未洗脸,这会子趁便可净一净好?”尤氏点头。李纨忙命素云来取自己的妆奁。素云一面取来,一面将自己的胭粉拿来,笑道:“我们奶奶就少这个。奶奶不嫌脏,这是我的,能着用些。”李纨道:“我虽没有,你就该往姑娘们那里取去。怎么公然拿出你的来。幸而是他,若是别人,岂不恼呢。”尤氏笑道:“这又何妨。自来我凡过来,谁的没使过,今日忽然又嫌脏了?”一面说,一面盘膝坐在炕沿上。银蝶上来忙代为卸去腕镯戒指,又将一大袱手巾盖在下截,将衣裳护严。小丫鬟炒豆儿捧了一大盆温水走至尤氏跟前,只弯腰捧着。李纨道:“怎么这样没规矩。”银蝶笑道:“说一个个没机变的,说一个葫芦就是一个瓢。奶奶不过待咱们宽些,在家里不管怎样罢了,你就得了意,不管在家出外,当着亲戚也只随着便了。”尤氏道:“你随他去罢,横竖洗了就完事了。”炒豆儿忙赶着跪下。尤氏笑道:“我们家下大小的人只会讲外面假礼假体面,究竟作出来的事都够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是《红楼梦》中一个具有转折性的重要情节。尤氏从惜春处赌气出来,正欲往王夫人处去。跟从的老嬷嬷们因悄悄回道:“奶奶且别往上房去。才有甄家的几个人来,还有些东西,不知是作什么机密事。”。

这一情节不仅展现了贾府内部的权力斗争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还预示了贾府即将面临的困境。在“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一节中,通过一系列神秘事件的发生和贾府成员的反应,深刻揭示了荣宁二府的衰落之势。

开夜宴的异兆发悲音象征着贾府内部的危机四伏。尤氏从惜春处赌气出来,暗示了家族内部的矛盾冲突和不和谐气氛。甄家的到来则预示着贾府即将面临抄检大观园的命运,这是荣宁二府衰败的前兆。

赏中秋节的新词得佳谶进一步印证了贾府的衰落。贾母强欢颜与探春、宝钗等人赏月,却无法掩饰内心的凄凉与悲凉。这种对比强烈的场景,反映出荣宁二府的没落和衰败。

这一章节也体现了作者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描绘。通过对尤氏、李纨等人的对话和行为描写,展示了贾府成员在面对家族危机时的各种反应和心理活动。尤其是尤氏的态度转变,从一开始的不悦到最后的沉默不语,以及李纨的关心询问,都反映了贾府成员们在面对家族危机时的无奈和焦虑。

这一章节还揭示了封建家族制度的腐败和腐朽。无论是开夜宴的奢侈场面,还是中秋节的赏月活动,都在无形中反映了封建家族制度的奢靡和堕落。这些细节描写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和真实,也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红楼梦》所要表达的社会现实主题。

《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不仅展现了贾府内部的紧张关系和危机四伏的局面,还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刻画和封建家族制度的批判,深化了整部作品的主题内涵。这一章节的情节安排和艺术手法,使得《红楼梦》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