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贾母坐起说道:“我到你们家已经六十多年了。从年轻的时候到老来,福也享尽了。自你们老爷起,儿子孙子也都算是好的了。就是宝玉呢,我疼了他一场。”说到那里,拿眼满地下瞅着。王夫人便推宝玉走到床前。贾母从被窝里伸出手来拉着宝玉道:“我的儿,你要争气才好!”宝玉嘴里答应,心里一酸,那眼泪便要流下来,又不敢哭,只得站着,听贾母说道:“我想再见一个重孙子我就安心了。我的兰儿在那里呢?”李纨也推贾兰上去。贾母放了宝玉,拉着贾兰道:“你母亲是要孝顺的,将来你成了人,也叫你母亲风光风光。凤丫头呢?”凤姐本来站在贾母旁边,赶忙走到眼前说:“在这里呢。”贾母道:“我的儿,你是太聪明了,将来修修福罢。我也没有修什么,不过心实吃亏,那些吃斋念佛的事我也不大干,就是旧年叫人写了些《金刚经》送送人,不知送完了没有?”凤姐道:“没有呢。”贾母道:“早该施舍完了才好。我们大老爷和珍儿是在外头乐了,最可恶的是史丫头没良心,怎么总不来瞧我。”鸳鸯等明知其故,都不言语。贾母又瞧了一瞧宝钗,叹了口气,只见脸上发红。贾政知是回光返照,即忙进上参汤。贾母的牙关已经紧了,合了一回眼,又睁着满屋里瞧了一瞧。王夫人宝钗上去轻轻扶着,邢夫人凤姐等便忙穿衣,地下婆子们已将床安设停当,铺了被褥,听见贾母喉间略一响动,脸变笑容,竟是去了,享年八十三岁。众婆子疾忙停床。
于是贾政等在外一边跪着,邢夫人等在内一边跪着,一齐举起哀来。外面家人各样预备齐全,只听里头信儿一传出来,从荣府大门起至内宅门扇扇大开,一色净白纸糊了,孝棚高起,大门前的牌楼立时竖起,上下人等登时成服。贾政报了丁忧。礼部奏闻,主上深仁厚泽,念及世代功勋,又系元妃祖母,赏银一千两,谕礼部主祭。家人们各处报丧。众亲友虽知贾家势败,今见圣恩隆重,都来探丧。择了吉时成殓,停灵正寝。贾赦不在家,贾政为长,宝玉、贾环、贾兰是亲孙,年纪又小,都应守灵。贾琏虽也是亲孙,带着贾蓉尚可分
红楼梦 · 第一百一十回 · 史太君寿终归地府 王凤姐力诎失人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回的标题为“史太君寿终归地府 王凤姐力诎失人心”。这一情节在《红楼梦》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它不仅展示了封建家族中的权力斗争,还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命运的无常。下面将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详细探讨:
- 权力争斗的展现
- 贾母的地位与影响力:贾母作为贾家的长辈,她的影响力贯穿整个贾家的政治生活。她在家族中的地位使她能够左右整个家族的命运。然而,随着贾母年龄的增长,她的身体状况开始下降,这使得权力的争夺变得更加激烈。
- 凤姐的权力斗争:王熙凤,即王凤姐,是贾家的重要成员,也是贾母晚年的主要照顾者。她在贾宝玉和贾母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然而,由于王熙凤过于精明和强势,她在家族的权力斗争中逐渐失去了人心。
- 家族成员的悲剧
- 迎春的悲惨结局:迎春是贾家的长女,但由于婚姻不幸,她在孙绍祖的虐待下遭受了极大的痛苦,最终草草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 贾兰的无奈:贾兰被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继承家族的荣耀。然而,他的母亲贾氏却因为无法承受压力而病逝,使得贾兰成为了家族中的孤儿。
- 人性的复杂性
- 凤姐的性格特点:王凤姐是一个聪明、能干但同时也自私的人。她的权力斗争手段虽然高明,但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缺乏温情,这使得她在家族中逐渐失去了人心。
- 宝玉的悲剧:贾宝玉是一个充满理想和情感的人,他对家族的现实感到不满,但又无力改变。他的悲伤和无助反映了那个时代年轻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通过深入阅读《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回,可以发现这是一个关于权力、爱恨、生死和人性的复杂故事。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探讨,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红楼梦》的艺术价值,还可以从中汲取到人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