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夜漏尽,九重平旦开。
日照苍龙阙,烟绕凤凰台。
浮云翻似盖,流水倒成雷。
曹王斗鸡返,潘仁载果来。
洛阳道
介绍
。
《洛阳道》是清代作家张惠言的代表作之一,收录在他的诗集《茗柯之录》中。
1. 背景和创作背景
- 作者:张惠言(约1768年—1809年),字良孺,号翼鸥,浙江仁和人。
- 时代背景:清初时期,清朝正处于建立初期,社会动荡不安。
2. 主要内容及主题思想
《洛阳道》是张惠言的一首诗,主要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所见的景象。这首诗通过描写沿途景色的变化来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 主要内容:描述了从京城到洛阳的道路经过的不同自然景观、人文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
3. 主题思想
- 主题: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在社会变迁中的感受与反思。
相关推荐
《洛阳道》是南朝梁诗人萧绎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描绘了洛阳的繁华和豪奢。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洛阳城的美丽景观和热闹气氛。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及赏析: 1. 诗句原文: 洛阳夜漏尽,九重平旦开。 日照苍龙阙,烟绕凤凰台。 浮云翻似盖,流水倒成雷。 曹王斗鸡返,潘仁载果来。 2. 译文注释: - 洛阳夜漏尽,九重平旦开:洛阳的夜晚结束了(夜漏尽),天明时
洛阳道 喧喧洛水滨,郁郁小平津。 路傍桃李节,陌上采桑春。 聚车看卫玠,连手望安仁。 复有能留客,莫愁娇态新。 注释: - 洛水是洛阳的一条河流,滨指河岸。 - 郁郁表示茂盛的样子。 - 路傍表示路边、旁边。 - 桃李节是春天桃花和李花盛开的时候。 - 陌上指田间小路。 - 聚车是指聚集在一起的车辆。 - 卫玠和安仁都是古代美男子。 - 能留客意思是能够挽留客人。 -
洛阳道 洛阳大道中,佳丽实无比。 注释:洛阳是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用来代表洛阳。"佳丽"指的是美丽的女子。"实无比"表示非常美丽,无与伦比。 译文:洛阳的大街上,美丽的女子实在数不胜数。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洛阳大道上的美丽女子,表达了对她们美貌的赞美和惊叹。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洛阳作为古都的繁华景象和人们的爱美之心。 燕裙傍日开,赵带随风靡。 注释:燕裙指的是像燕子一样的裙子(即短裙)
洛阳道 洛阳道八达,洛阳城九重。 重关如隐起,双阙似芙蓉。 王孙重行乐,公子好游从。 别有倾人处,佳丽夜相逢。 译文: 洛阳的道路四通八达,洛阳的城墙高高耸立。 重重的城门如同隐没的山峰,高高的宫殿犹如盛开的荷花。 贵族子弟们沉醉于享乐之中,公子们都爱好游乐和追随。 但在这迷人的地方,也有让人倾倒的景致,美丽的姑娘们夜晚里偶然相遇。 注释: - 洛阳道:洛阳的道路,指通往洛阳的道路众多而曲折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洛阳道 洛阳九逵上,罗绮四时春。 路傍避骢马,车中看玉人。 镇西歌艳曲,临淄逢丽神。 欲知双璧价,潘夏正连茵。 赏析: 洛阳九逵,指的是洛阳的大街小巷,形容洛阳的繁华与热闹。罗绮四时春,指洛阳的春天,到处都是华丽的衣服和美丽的女子。 路傍避骢马,车中看玉人。这句话描述了诗人在路上行走时,看到路边有一匹白马,而在车上可以看到一个美丽的女人。 镇西歌艳曲,临淄逢丽神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比较判断正误即可。 “洛阳道”,即洛阳道路。《汉书·高帝纪》载:“天下既定,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仪,卫青、霍去病为将率,建安诸将军为护军,东阳武侯曹参为丞相,受赐金帛各有数;封爵者近百人,剖符者四十人;功臣各有差。”可见汉时已设“洛阳道”作为官名。 “徼道临河曲
洛阳道 曾城启旦扉,上路落春晖。 柳影缘沟合,槐花夹岸飞。 苏合弹珠罢,黄间负翳归。 红尘暮不息,相看连骑稀。 【注释】 洛阳道:洛阳的官道。 启旦扉:早晨打开门。 上路:走上官道。 落春晖:落下春天的阳光。 柳影:柳树的影子。 沟合:河流。 槐花:槐树的花。 苏合弹:一种香草,也作“苏和香”、“苏合香”等,可入药。 黄间:黄色之间。 负翳:背负着云翳,指日出。 红尘:车马往来的尘土。 相看
【注释】 洛阳道:指通往洛阳的道路。 开大道:开通了宽阔的道路。 城北达城西:《后汉书·张衡传》中说“洛阳道广四十里”,这里形容道路的宽阔。 青槐:槐树。 幔:帷幔,车帘。 玉珂(kē):马嚼子,一种装饰品。 战怪:指战马。 金爪:指战马的爪子。 斗场鸡:指战马的脚爪与鸡相斗。 桑萎日行暮:太阳落山时,桑树枯萎。 多逢:常去。 秦氏妻:作者妻子的姓。 【赏析】 这首诗是《古从军行》组诗中的第三首
洛阳道 浮世若浮云,千回故复新。 旋添青草冢,更有白头人。 岁暮容将老,雪晴山欲春。 行行车与马,不尽洛阳尘。 注释: 1. 洛阳道:指通往洛阳的道路。 2. 浮世若浮云:形容人生如浮云般飘渺不定。 3. 千回故复新:比喻人生经历多次轮回,但总是在重复着新的生活。 4. 旋添青草冢:指在坟墓前增添了新的杂草。 5. 更有白头人:意指年老的人们在不断出现。 6. 岁暮容将老
洛阳道 洛阳城中道路繁忙,人们奔走争先恐后。 唯恐着鞭迟到一步,谁能回头看看身后。 覆车虽然在前面,润屋何惧再起风波。 贤哉二疏只挂冠,东门挂冠而去。 译文: 洛阳城繁华热闹,人们急匆匆的在道路上行走,生怕落后一步。 但又怕自己迟到而被人嘲笑,谁愿意回头再看呢? 即使前面是已发生的覆辙,我们又何必害怕呢? 贤明的人应该像二疏那样果断地挂冠离去,东门就是他挂冠的地方
洛阳道 憧憧洛阳道,尘下生青草。 行者岂无家,无人在家老。 鸡鸣前结束,争去恐不早。 百年路傍尽,白日车中晓。 求富江海狭,取贵山岳小。 二端立在途,奔走无由了。 译文: 洛阳道上尘土飘落,生长着青草。 行走的人难道没有家吗?是因为没人在家守着。 鸡叫之前就收拾行装,争分夺秒恐怕赶不上。 人生百年如同路上的尘土,转眼就被抛在后面了。 追求富贵如同在宽阔的江海里努力
这首诗描述了洛阳道的景色和人物。首句描绘了洛阳城的九门大开,双阙对河桥的景象;次句则展现了洛阳城内的繁华景象,人们身着朝服,忙碌于朝政之中;第三句则是写乘羊稚子看,拾翠美人娇的游人如织;第四句是写行乐归恒晚,香尘扑地遥的游人归途;最后一句是写行乐归恒晚,香尘扑地遥的游人归途。 关键词注释: 1. 洛阳道:指通往洛阳的道路,这里指洛阳城内外的道路。 2. 九门开洛邑:九个城门大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洛阳道》。下面我将对每一行诗句进行解读,然后给出译文、注释和赏析。 1. 洛阳道 - 注释:洛阳的官道。 2. 洛阳宫中花柳春,洛阳道上无行人。 - 注释:洛阳的皇宫里花开得正艳,宫外春天的景象也美丽迷人,然而道路上却不见有行人。 3. 皮裘毡帐不相识,万户千门闭春色。 - 注释:身着皮裘、毡帐的人们彼此陌生,而成千上万的门户紧闭着,仿佛春天的气息也被隔绝了。 4
洛阳道 客亭门外路东西,多少喧腾事不齐。 杨柳惹鞭公子醉,苎麻掩泪鲁人迷。 通宵尘土飞山月,是处经营夹御堤。 顷刻知音几存殁,半回依约认轮蹄。 注释: - 洛阳道:洛阳道路。 - 客亭门外路东西:在洛阳的道路上行走时,经过客亭的门口,道路向东、向西延伸。 - 多少喧腾事不齐:有多少事情喧闹纷扰,但不整齐。 - 杨柳惹鞭公子醉:杨柳随风摇曳,仿佛能撩动公子的马鞭,使公子醉酒。 - 苎麻掩泪鲁人迷
洛阳道 行行重行行,东出洛阳道。 诗句释义:每走一步都要重复地走,向东走出洛阳的大道。 译文:每一步都在重复,因为要去往东行的洛阳道。 关键词:行行重行行(反复行走)、东出洛阳道(去往洛阳的道路)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洛阳道路上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未来道路的期待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社会的感慨。 2. 离离禾黍场,踧踧为茂草。 繄昔营洛时
诗句: 银鞍玉勒五花骢,十八承恩拜侍中。 春寒花满披香殿,温室璇房夜开宴。 呼卢一掷赐锦袍,百和轻烟经宿散。 君不见咸阳三月花如雨,卷衣泪落秦宫女。 译文: 将军您身居高位,手下兵力众多,您的祖先在汉朝时就是一位威武的将军。您家世代受到皇室的宠爱,如今您在燕支山一带统领着您的部队。 清晨时分,您骑着五花马,拜见皇帝后,从银台走出。那美丽的女子是谁家的呢?她乘坐的云车珠帘轻轻掀开
【注释】 洛阳:指洛阳城。行踪:行动的踪迹。戚里:指贵族、宦官之家。灯火:借代指歌舞。 人掷果:古代传说汉武帝时,李延年以歌曲弹唱为皇帝取乐,其中有“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之句。后遂以“人掷果”喻女子轻狂放荡。应为:应当是。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位宫女在皇宫的生活,表现了她对宫廷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联“纵横洛阳道,来往觅行踪”,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洛阳城的繁华景象以及人们穿梭其间的情景
洛阳道 八达开佳丽,春风紫陌长。 铜街斜月照,金谷媚花光。 玉车满掷果,罗袖试提筐。 别有嵩高上,吹笙事渺茫。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洛阳春景的诗。首句"八达开佳丽,春风紫陌长",描绘了春天里洛阳道上的美景,八达高速连接着各地,紫陌两旁的景色也变得格外美丽。第二句"铜街斜月照,金谷媚花光",描述了铜街旁的月光和金谷中的花朵都散发出迷人的光彩。第三句"玉车满掷果,罗袖试提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情感表达。 洛阳道 洛阳道:指的是通往洛阳的道路。 桃花马:指的可能是一匹装饰着桃花图案的马。马在古代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尊贵和繁荣。 金络头:指的是马头上的金制装饰物。 白面郎:指的可能是一位皮肤白皙的年轻人。 紫貂裘:指的可能是穿着紫色貂皮制成的外套。 三月洛阳道,垂柳荫清沟。 三月洛阳道:指的是春季的洛阳道路。 垂柳荫清沟
【注释】 洛阳道:洛阳的大道。迢迢:漫长、遥远。丽人:指美丽的女子。金张宅:指金吾将军张敞的宅第,位于长安城东面,与王孙家相邻。歌钟:歌唱奏乐。七香车:即香车,古代妇女乘坐的车辆,有七种香气,这里泛指华丽的车子。 赏析: 这首诗是《新乐府辞·代悲白头翁》,作于元和五年(810年)。这是一首写春游的诗。诗人借春光明媚之景,描绘了一群贵族子弟在洛阳道上春游游乐的情景。诗中描写了公子、王孙们骑马吹笙
【注释】 洛阳道:洛阳的街路。 香车宝马:华丽的马车及骏马。 纷来过:指纷纷来到洛阳道上。 落花飞红依度幰:落花随风飘落,红色的花瓣随着马车的轮轴旋转,像飞溅的红色花朵。度:车轮转动的声音。幰:车上的幔幕。 垂柳拂地随鸣珂:杨柳的枝叶拂过地面,好像随车轮滚动发出的声响。 只言百岁事行乐,岂知掘地飞双鹅:人们只是说百年之后要追求快乐的生活,哪里知道在地下挖出一对鹅来呢? 金谷繁华等春梦
洛阳道 凤阙正中天,龙池带洛川。 层城三市列,复道两宫连。 锦障藏歌伎,羊车戏少年。 更逢嵇阮辈,长啸酒垆前。 译文: 洛阳的大道,皇宫正位于天空之中,龙池环绕着美丽的洛河。 高高的城墙上排列着繁华的街市,宽阔的复道连接着华丽的宫殿。 华丽的帷幕下隐藏着歌声,豪华的车马中嬉戏着少年。 在这条繁华的大道上,我还遇到了嵇康和阮籍等人,他们放声长啸,坐在酒肆前。 注释: 1. 凤阙:凤凰形状的宫殿。2
【注释】 洛阳道:洛阳城的道路。洛阳,古都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春日:即春季。洛阳陌:指洛阳城中的街道。纷纷:形容人多而杂乱。落花:指飘落的花瓣、柳絮等。飞逐:追随。马蹄:马足下扬起的尘土。 【赏析】 此诗写春天洛阳街头行人如织的景象和飘零的落花。全诗以“洛阳道”为题,描写洛阳城春日街上行人熙攘的热闹场面以及落花随人飞跑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易逝、青春难留的感慨。诗中运用了比喻
洛阳道 洛阳古都城,辘轳长绠悬。 但见白玉栏,不闻绿珠井。 注释: 洛阳:洛阳古都,今河南省洛阳市。 故都城:旧时的都城。 辘轳絓(lùluó):一种用来打水或汲水的用具,有木制的,也有铁制的。 绠(gěng):汲水的绳索,也指用绳子打水。 长绠:很长的汲水绳索。 但见:只见…… 白玉栏:用白玉装饰的栏杆。 不闻:没有听到、没有看到。 绿珠:古代传说中的美女,因被石崇以玉盘盛水溺死而得名。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