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不见

别岛望风台,天渊临水殿。
芳草生未积,春花落如霰。
出从张公子,还过赵飞燕。
奉帚长信宫,谁知独不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独不见》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闺怨诗。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长期独守空闺、思念远征未归丈夫的思妇形象。

这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为官时所作。那时,他的好友杜甫也因战乱而流落到了四川一带,与李白失散。在得知杜甫流落的消息后,李白便创作了这首《独不见》来表达自己的关心和思念之情。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饱受战争的摧残。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白和杜甫等人纷纷踏上逃亡之路,寻找庇护之所。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他们最终都未能找到理想的栖息之地。在这种情况下,李白和杜甫之间的友情也经受了考验。尽管两人被迫分道扬镳,但他们仍然保持着深厚的友谊。李白时常关注着杜甫的生活状况,并写下了许多充满关怀和关切的作品。其中,就包括了这首《独不见》。

李白还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他担忧战争会给人民带来无尽的苦难,因此希望人们能够团结一心,共同抵抗外敌的侵略。同时,他也期待国家能够早日实现和平安宁的局面,让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独不见》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意境的诗歌。通过对思妇孤独生活的描绘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李白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