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貂玉铉奉君恩,夜漏晨钟老掖垣。
参决万机空有愧,静观群动亦无言。
杯中壮志红颜歇,林下秋声绛叶翻。
倦鸟不知归去日,青芜白露满郊园。
秋日书怀
介绍
《秋日书怀》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内容:
诗歌原文:
蝉咽庭槐泣素秋,雁来愁望时。
州远雄无益,年高健亦衰。
兴情逢酒在,筋力上楼知。
蝉噪芳意尽,雁来愁望时。
商山紫芝客,应不向秋悲。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中平房(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市)。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他在官场上曾遭遇挫折,晚年寄情山水,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刘禹锡的作品以豪放洒脱著称,其诗歌内容丰富多彩,风格独特。他的许多作品反映了他对政治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歌赏析:
首句“蝉咽庭槐泣素秋”,以蝉鸣声喻人的情感,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寂静与哀愁。这一句通过声音的象征作用传达出深秋时节的凄凉氛围。接下来的“雁来愁望时”,则表达了诗人在秋天看到大雁南飞时的忧愁和思念之情。这种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的交融,使得诗歌充满了深刻的情感色彩。
“州远雄无益,年高健亦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感受。远离故乡的他感到无所作为,年老体衰更使他感到力不从心。这种自我反思体现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社会角色的认同感缺失。
“兴情逢酒在,筋力上楼知。”表现了诗人在饮酒后心情愉悦,但身体已无法支持他上楼的愿望。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既有对生活的热爱又有对身体的疲惫感。
最后两句“蝉噪芳意尽,雁来愁望时。”则更加突出了季节变迁带来的情感变化。秋天的到来让原本美好的景色变得凋零,而迁徙的大雁也带来了更深的忧愁和对未知未来的恐惧。
“商山紫芝客,应不向秋悲。”这句中的“商山紫芝”可能指的是隐逸山林的高人,诗人以此表达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超然的心态。
《秋日书怀》不仅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和抒发个人情绪的诗歌,更是刘禹锡内心世界的反映和艺术表达。通过这首作品,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态度的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秋日书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秋日书怀 金貂玉铉奉君恩,夜漏晨钟老掖垣。 参决万机空有愧,静观群动亦无言。 杯中壮志红颜歇,林下秋声绛叶翻。 倦鸟不知归去日,青芜白露满郊园。 译文: 金冠玉带侍奉君王恩宠,夜晚滴答的漏壶和清晨报时的钟声让我年华老去。 参与决策天下大事却感到惭愧,静静地观望万物却无话可说。 酒杯中的豪情壮志随着红颜逝去而消减
诗句释义: 1. 秋日吐微明,寒叶堕半碧。 - "秋日"指秋天,“微明”表示微弱的光亮;“寒叶堕半碧”描写深秋时节,树叶变黄并开始凋零,颜色为半透明的绿色。 2. 娟娟竹弄影,冉冉香引脉。 - “娟娟”形容竹子的姿态优美,“弄影”指竹林中影子随风摇曳;“冉冉”描述香气逐渐弥漫的样子。 3. 窗明棐几净,水石涵虚白。 - "窗明"意味着窗户明亮,“棐几”(即方木几)干净整洁
【解析】 此诗首联写晚霞已收,凉风乍起,诗人独酌于西园。颔联合首句“扑鼻”二字可知,诗人所饮的酒不是家酿的黄醪,而是新酿的白葡萄酒,故颔联中“香”字可改为“味”。 颈联上句用典,下句点题,抒发自己对友人的眷恋之情。尾联承上启下,由忆旧转入伤今,抒发了作者对时世的感慨。 全诗以酒为线索展开,通过饮酒来抒发情感,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答案】 ①断虹收尽晚风凉。 译文:夕阳西下
【注释】: 一别成均十九秋,断肠千里致书邮。 成均:古代学校名,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孔子曾在此讲学。 断肠:极度伤心悲痛的样子。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致信:寄信。 邮:邮筒或邮电局。 “断肠”二句:意谓自从离别成均以来已有十九个年头了。这十九年间,我怀着满腔的悲愤,千里迢迢地写这封信给你。 可怜:值得怜悯、同情。 率土:普天之下。 民心固:人心归附于朝廷。 端为:完全是为了。 当年:指汉文帝。
【注释】 到齐:来到齐国。何日:何时。青州:即青州,唐时为山东青州府,治所在今山东省寿光县东南。平原:古县名,在今河北省束部,这里泛指北方地区,借指家乡。督邮:官名,掌督捕盗贼。信步:随意漫步。泛江:泛舟长江之上。聊得:姑且得到。落鹜(wù):落雁,比喻秋天的雁群。惊飙:狂风。安流:安稳地漂流。安:安闲。尚方:指皇宫中的御库。三尺剑:古代剑宽不过一尺二寸,所以称三尺。三尺剑可以挥斩奸邪凶恶之徒
秋日书怀 桂花已是上番香,枫叶飘红柿叶黄。 社日雨多晴较少,秋风昼热暮差凉。 注释: 1. 桂花已是上番香:指的是秋天的桂花已经开过了。 2. 枫叶飘红柿叶黄:描述了秋天的景色,枫叶变红,柿子变黄。 3. 社日雨多晴较少:指的是社日(古代的一种祭祀日)的时候,天气多变,雨天和晴天交替出现。 4. 秋风昼热暮差凉:形容秋天的风,白天炎热,到了晚上凉爽一些。 赏析:
注释: 秋天,我怀着愁绪写诗。 秋天的景色,我不去管它,只从鸿雁的飞迁中看出时光在流逝。 还没有结霜的柳树已显出老态,而刚下过雨后盛开的荷花却很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秋日书怀之作。首句“秋日书怀”四字点出题意,表明了作者的写作目的。第二联“检点秋光莫问天,只从鸿雁见推迁”,意思是说,我不去注意那秋天的景物,而是从大雁南飞中感受到时光的飞逝。第三联“未霜杨柳老多病,既雨芙蓉美少年”的意思是说
秋风秋雨索人诗,云放千山翠色奇。 重九数来还渐近,木犀开了不曾知。 注释: 秋风秋雨勾起人的诗意,云雾散去后千山的绿色更加鲜艳夺目。 重阳节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但桂花已经开花了,我却还不知道。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日景色和抒发诗人情感的小诗。诗人通过描绘秋风、秋雨等自然景观,展现了秋天的宁静和美丽。同时,他也没有忘记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季节里,自己的思绪却依然无法平静下来。 首句“秋风秋雨索人诗”
秋日书怀 秋旻荡喧浊,茂宰属高情。 水绕溪初浪,林乾籁自声。 醉茵留剩暖,欢瑟泛馀清。 尚念江湖守,其如华发生。 注释: 1. 秋旻:秋天的云天或天空。 2. 茂宰:即茂州太守,这里指代地方长官。 3. 水绕溪初浪:形容水面上的波浪刚刚出现时的景象。 4. 林乾籁自声:形容树林中传来风声的声音。 5. 醉茵:指酒醉后的床铺,这里用来形容自己醉酒后留下的温暖的感受。 6. 欢瑟:快乐地弹奏瑟。
【注释】秋日书怀:秋天的时候写诗以抒发自己的情怀。风头日萧索,爽气自西岑:秋风劲吹使天空显得格外空旷清冷。 【译文】:秋风劲吹使天空显得格外空旷清冷。暮色中传来阵阵号角声和砧杵声。不说家乡的思念多么痛苦,却先想到岁月已将人催老。羡慕那高高地飞往上林的鸿雁,它们早一步飞到了遥远的故乡。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首联“风头日萧索,爽气自西岑”,描写了一幅秋风吹拂、天色阴沉的景象
注释:夜合花在清晨时分开放,小池亭沐浴在晓晴之中。幽人在月下饮酒赏景,吟诗作乐更加清静愉悦。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首联“夜合花开放晓晴”,点明时节是秋天,诗人于小池亭中欣赏夜合花开。颔联“凉飙新爽小池亭”,以清新的秋风扫去池亭里的暑气,让人感到心旷神怡。颈联“幽人雅称林泉兴”,写出了作者对林泉生活的向往和爱好。尾联“弄月吟风乐更清”,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在月光下饮酒、吟诗、作乐的情趣
注释: 1. 宦情都漠漠:仕途的情愫,都显得那么遥远和冷漠。 2. 愁思正悠悠:忧愁之情,正像无边无际的长河一样。 3. 黄叶白蘋渚:黄色的叶子,白色的蘋草,在小岛上。 4. 清风明月楼:清风拂过明月高挂的高楼。 5. 归欤想彭泽:我思念着彭泽这个地方。 6. 老矣欠菟裘:年老体衰,缺乏衣服(菟裘指裘衣)。 7. 行止君休问:你的出行和停留,我都不再过问。 8. 吾生不系舟:我的一生
【注释】 凉风:秋风。天末、关河:指边远地区。何物动人愁:用什么触动人的心?“何物”即什么,“动”是“触动”的意思。 一室:一个人。关河:指边疆。暮:黄昏。三(shān)年:三年的光景。高文:高妙的文章或才学。吊屈:屈原曾投江自尽。刘:指刘向。晚节:晚年。漫依:徒然依附。独怪:奇怪。瀼西叟:指杜甫的友人严武,他在巴州作官时与杜甫有交往。巴江:指长江。久留:久居不归。 【译文】 秋日
【注释】 游宦(yuè):在外地做官。 轻千里:形容路途遥远。 闲愁:指无聊的忧愁、闲散的忧虑。 衰颜慵揽镜:衰老的容颜懒于照镜子。 病足怯登楼:身体虚弱,连上楼都感到害怕。 取次休:随随便便地放弃功名。 聊复尔:姑且如此吧。 一饱更何求:只要吃饱了就不要求别的了。 【赏析】 《秋日书怀》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写自己厌倦仕途,渴望回家过清闲的生活,但又身不由己,只好作罢
诗句释义: 1. 刻意搜诗句 - 形容用心搜索或寻找好的诗句。 2. 清心玩易爻 - 指静心研读《易经》的卦象,即六十四卦中的每卦由六个阴阳爻组成,象征万物变化。 3. 几尘留鼠迹 - 几案(桌下供放置物品用的矮桌)上留下了老鼠留下的痕迹,象征着生活的杂乱无章。 4. 窗影印梅梢 - 窗外的梅花影子映照在窗边,形成美丽的画面。 5. 泉石频招隐 - 泉水和岩石常被用来隐居,比喻寻求心灵的宁静。
《秋日书怀》是唐朝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秋日书怀 注释:秋天的时候,诗人感到自己的心境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写下了这首表达自己内心感慨的作品。 2. 万事荣枯一聚尘 注释:诗人观察到世间万物都在变化,就像尘埃一样聚在一起。这里用“荣枯”来形容世事的盛衰变化,而“一聚尘”则形象地表达了这些变化最终都归于尘土的宿命感。 3.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写雨后池塘水涨;颔联写风起枕簟凉;颈联写野田肥雁鹜、官柳噪蜩螗;尾联写岁月可以洗刷,携女同泛沧浪。 【答案】 骤雨池塘涨,飘风枕簟凉。 (“骤”“飘”是描写天气的词语) 野田肥雁骛,官柳噪蜩螗。(野田:野外的田地。雁骛:大雁。蜩螗:蝉鸣声。此二句写秋日田园景色) 岁月书千古,功名酒一觞。(岁月:年岁。书:写。此二句写岁月易逝、功名难立的感慨) 携女泛沧浪。 (尘缨
秋日书怀 十年客路叹飘蓬,历尽风霜鬓欲空。 睡少半疑茶作祟,愁多全觉酒无功。 数蛩厌静鸣秋雨,一叶惊寒落晚风。 惆怅故园归未得,草荒篱下菊花丛。 注释: 1. 十年客路叹飘蓬:十年来在旅途中漂泊,感叹人生如飘飞的蓬草般无定。 2. 历尽风霜鬓欲空: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连头发都要被风吹白了。 3. 睡少半疑茶作祟:因为睡眠不足,有时候怀疑是喝茶导致的。 4. 愁多全觉酒无功:忧愁太多时
【注释】 1.冉冉年将老:指自己年纪渐长。冉冉,缓慢的样子。 2.冥冥雨送秋:雨纷纷地飘落,像在送走秋天。冥冥,浓密的样子。 3.衡门想芜没:衡门,横木为门。想象那衡门外的荒草已长得高过屋檐了。 4.萧寺苦淹留:萧寺,寺院名,位于长安西郊。苦,很。淹留,久留。 5.工部诗陶写:即杜甫的诗篇。杜甫曾任工部员外郎,故称。陶写,指抒发情怀。 6.平南酒拍浮:平南县有酒坊。拍浮,游泳。 7.九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表达了作者在秋天独自面对栏杆时的感慨和忧虑。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独对阑干苜蓿盘,入秋两鬓转斑斑。 注释:独自面对着栏杆,眼前的苜蓿盘中的菜已经变黄了。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秋天独自面对时,感叹自己年华老去、鬓发斑白的情感。"苜蓿盘"可能指的是一种食物,也可能是诗人的一种比喻,象征着人生的短暂和变迁。"入秋两鬓转斑斑"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变化
【注释】 1. 隔岁驱车:隔着一年。 2. 悲徂夏:悲悼逝去的夏天。 3. 惊秋:秋天突然到来。 4. 何年杨叶能奇中:什么时候才能使杨柳叶长得出奇? 5. 两度桃花已漫游:已经多次在春天游览桃花盛开的地方。 6. 蟋蟀语深庭际草:蟋蟀在深深的庭院里鸣叫,声音传到草间。 7. 海棠红堕涧西洲:红色的海棠花瓣落在山涧的西边小洲上。 8. 蒿目中原色:目光所及之处都是战乱的景象。 9.
诗句释义与译文秋日书怀: 1. 愁中宜日短:在忧愁之中,人们往往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就像日子短暂。 2. 病里爱天寒:因病在床上,更喜欢冬天的寒冷,因为可以躲避疾病的困扰。 3. 白雁冬方听:冬天的时候,可以听到大雁南飞的声音,但此时它们正忙着过冬,不再发出声音。 4. 黄花腊始看:到了腊月,菊花开始凋零,这时人们才开始注意到它们的凋败之美。 5. 故人频涕泪:老朋友频繁地流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描绘了他秋日读书的情景。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第一句: - 关键词: 礼吾、地僻、聚儒衣 - 注释: “礼吾”指的是“我”,表示作者自己。“地僻”指地方偏僻。“聚儒衣”则是指聚集在一起穿儒服。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在偏远地区居住并穿着儒服的感慨。 第二句: - 关键词: 三尺丝桐 - 注释: 三尺是指长度单位,这里指的是琴的长度
秋日书怀 安仁徒抚镜,季子岂无金。 阅世真浮梦,乘秋且浩吟。 云连低竹径,鹤舞破松阴。 共打蒲团坐,同论出处心。 注释: - 安仁:指古代文人阮籍,因他常以琴酒自娱,故称“安仁”。 - 季子:泛指贤能之人。 - 阅世真浮梦:意思是经历世事如同梦境般虚幻。 - 乘秋:借指秋天这个时节。 - 云连低竹径:形容云雾缭绕在竹径上空,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 鹤舞破松阴:形容鹤在松林中翩翩起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秋日书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黄花红树涧西村,卧病高秋欲断魂。 注释:秋天的黄花、红色的树木点缀在涧西的小村庄。卧病的高秋让人感到悲伤到极点想要断魂。 2. 九日凄凉思弟妹,十年忧患信乾坤。 注释:九月的节日里,我因为思念弟弟妹妹而感到凄凉,长期的忧虑困扰让我坚信天地之间充满了玄机。 3. 仙经未试丹砂诀,世网空添白发根。 注释
秋日书怀 梦杳海天外,心悲落叶前。 多尤贻晚悔,长病托秋眠。 沉日照书阁,归潮起钓船。 何须惊客鬓,潘岳二毛年。 注释: 1. 梦杳海天外:梦渺茫如同在海天之外。杳,渺茫。 2. 心悲落叶前:心中悲伤如同落叶一般。 3. 多尤贻晚悔:很多过错导致晚年后悔。 4. 长病托秋眠:长期的疾病需要依靠秋天的睡眠来恢复。 5. 沉日照书阁:夕阳映照在书阁上。沉日,太阳落山。 6. 归潮起钓船
秋日书怀 蝉咽庭槐泣素秋,几行新雁度南楼。 天边莫看如钩月,钓起新愁与旧愁。 注释: 1. 蝉咽:形容蝉的声音凄厉。 2. 庭槐:庭院里的槐树。 3. 泣素秋:秋天的树叶落下的声音如同哭泣。 4. 几行:许多。 5. 新雁:指刚刚迁徙回来的大雁。 6. 度南楼:经过南方的楼宇。 7. 天边莫看:不要去看天边的月亮。 8. 钓起新愁与旧愁:把新的忧愁和旧的忧愁一起钓起来。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亡到夔州(今四川奉节县)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眷恋,对流离失所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认识。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秋日书怀 - 秋天时节,诗人写下了心中的感慨。 2. 江城木叶已翻飞,深巷萧萧独掩扉 - 江城的树木已经飘落了树叶,诗人独自闭门,感叹时间的流逝。 3. 北雁应知书有泪,西风不管客无衣 - 北方的雁群应该能感应到诗人心中的悲伤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依据具体的诗歌进行分析,最后给出答案。解答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作者的情感等来分析。此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通过写自己身处江湖而心怀魏阙,忧念世事与心事,感叹人生之无常,表达了自己对现实不满的苦闷和愤懑之情。 译文: 秋日的景色尽在眼前了,西风已经吹遍海东天。
【诗句释义】 1. 明月出沧波:沧波,即沧浪。沧浪,古指黄河。 译文:明亮的月光从沧浪中升起。 2. 流光薄云汉:云汉,天河。 译文:流光洒在云汉之上。 3. 烂烂列宿悬:烂烂,明亮的样子。 译文:明亮的星座悬挂在空中。 4. 离离夕烟散:离离,形容烟雾缭绕的样子。 译文:黄昏时分的烟渐渐消散。 5. 壮志思远游:远游,泛指离开家乡,去远方。 译文:心中怀着远大的志向,思念着远方的旅行。 6.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共四句,每句都充满了深深的愁绪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首句“金风吹落九门霜”,以秋风起、霜降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这里的“九门”指的是长安城北的城门,象征着繁华的城市和熙攘的人群。而“霜”则暗示着秋日的寒冷和肃杀之气,使得整个城市似乎都被一层薄薄的寒霜所笼罩。 次句“直北天寒雁几行”,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凄凉的氛围。在这里,“直北”指的是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