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街行
【注释】 烟中列岫青无数:指青山在烟雾中显得苍翠。遮不断,指青山挡不住。长安路,指通往京城的大道。杜鹃,传说中鸟名,又名子规、杜宇等,叫声似“不如归去”。谁道,难道是说。等闲啼,随意啼叫。迤逦,曲折延伸。陇云秦树,陇山云和秦地树木。周台汉苑,指汉代的宫殿。汉苑,汉宫的庭院。周台汉苑,这里代指长安城。满眼相思处,到处都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 停杯莫放离歌举:别时不要举起酒杯。至剪烛、西窗语:直到深夜
【注释】 (1)“画船”句:以画船横倚在烟雨迷蒙的溪边。 (2)“春入”句:春天已经深入吴地,山色明媚。 (3)“主人”句:凭靠客人留连,暂且迟延离去。 (4)“程入”句:行程进入花溪深处。 (5)“数声”句:听到几声芦叶吹响。 (6)“两行”句:看见两行彩袖飘舞。 (7)“归骑”句:纷纷骑着马向亭皋方向回返。 (8)“风顺”句:顺从风向,帆篷翻飞。 (9)“古今”句:从古至今,最使人伤心离别。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要点,并结合诗句加以分析即可。 (1) “柳条弄色梅飘粉”意思是:柳条在微风中摇曳,颜色娇艳如少女的容颜,梅花像雪粉般洁白飘洒。 (2) “还是元宵近”是说时间已经是元宵了,即元宵节到了,所以用“近”字。 (3) “小楼深巷月胧明”意思是:小楼里幽深而狭窄的小巷子里
御街行·前时小饮春庭院(节选) 注释与赏析: 1. 前时小饮春庭院。悔放笙歌散。 【注释】:这句表明在春天的庭院里曾小聚,欢声笑语中忘却了时间,直到笙歌声停止才意识到夜晚已深。 【赏析】:诗句以"前时"开头,回顾了过去某个特定的时刻,营造了一种怀旧和追忆的氛围。接着,通过"后悔"一词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伤。最后,“归来中夜酒醺醺”形象地描绘了饮酒后醉眼朦胧的状态
这首诗是《御街行》中的第二句,全诗如下: 燔柴烟断星河曙。宝辇回天步。端门羽卫簇雕阑,六乐舜韶先举。鹤书飞下,鸡竿高耸,恩霈均寰寓。 译文: 燔柴烟断绝了星星和银河,天帝的銮驾已经返回人间。在端门的羽翼守护之下,人们聚集在华丽的宫殿门前,欣赏着歌舞表演。天上的神仙们纷纷送来喜报和祝福,使得整个天地都充满了喜悦的气氛。 注释: - 燔柴烟断星河曙:燔柴烟断绝了星星和银河。燔柴烟
《御街行》 霜风渐紧寒侵被。听孤雁、声嘹唳。一声声送一声悲,云淡碧天如水。披衣起。告雁儿略住,听我些儿事。 塔儿南畔城儿里。第三个、桥儿外。濒河西岸小红楼,门外梧桐雕砌。请教且与,低声飞过,那里有、人人无寐。 注释: - 霜风渐紧寒侵被:形容天气逐渐变冷,寒风穿透被子。 - 听孤雁、声嘹唳:听着空中的一只孤单的大雁发出的凄厉叫声。 - 一声声送一声悲:大雁的叫声似乎在为逝去的生命送别
东君不锁寻芳路。曾是莺花主。有情风月可怜宵,犹记绿窗朱户。十年空想,春风面杳,无计凭鳞羽。 译文:东君不封锁寻找美好的地方。我曾是莺花的主人。有感情的风和月亮令人怜悯在晚上,还记得绿色的窗户红色的门。十年来一直空想,春风已经消失,没有办法让鱼鳞或鸟羽。 注释:东君:春天的主宰。不锁:不放。寻芳:赏花。曾是:曾经。莺花主:指春天的主宰者。有情:有意。可怜:可怜悯。宵:晚上。犹记:还记着。绿窗朱户
【诗词】 御街行·柯山故人别后改图,因作此 香熏斗帐相逢乍。正宫漏、沈沈夜。月飞梅影上帘栊,标致风流娇雅。眼波横浸,照人百媚,无限叮咛话。 玉鞍门上嘶归马。趱行色、难留也。别来花艳不禁春,浪向东风轻嫁。空馀小院,博山修竹,依旧窗儿下。 【注释】 1. 御街行:词牌名。 2. 柯山:地名,在今浙江绍兴市柯桥区一带。 3. 香熏:指用香料薰衣。 4. 斗帐:一种圆形的帐子。 5. 正宫漏
晚来无奈伤心处。见红叶、随风舞。解鞍还向乱山深,黄昏后、不成情绪。先来离恨,打叠不下,天气还凄楚。 译文: 夜幕降临,我独自坐在书房里,心中满是伤感。看到窗外的红叶随风飘舞,不禁让人想起离别之情。我骑马来到乱石山深处,但黄昏之后却无法再提起心情。先是因为离别而感到痛苦,然后又是思念之情难以排遣,再加上天气又显得如此凄凉,让我的心情更加沉重。 风儿停止的时候,云儿也慢慢散去了
【译文】 平生厌恶看到百花盛开,却只喜欢梅花开放。在寒冷的冬天里迎着腊月吐露幽美的姿色,独占一片清绝的风光。照映溪流的月光,带着烟雨的气息,傍依竹子依然藏着雪。 松煤淡出最适宜孤洁高雅,最忌讳用铅华修饰。暗香消散将要飘零,必须得到笛声呜咽。这些风味,独自领略品味,不要与别人谈论。 【注释】 破寒迎腊(là jiè):迎接冬腊月的到来。腊,农历十二月。这里指冬天。 幽姿(yōu zī):幽美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