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洢
注释: 玉楼春 有感 蘼芜绿尽春山杳。 红叶因风寒不扫。 故人原自胜新人,何必相逢怜手爪。 芳颜不信无同好。 一片离心秋草草。 叮咛谁更领深情,只有阶前秦吉了。 译文: 玉楼春 有感 蘼芜已经绿尽,春天的山景已变得遥远。 红叶受到寒冷天气的影响,没有打扫干净。 老朋友本来就比新人优秀,为什么还要相遇并怜惜彼此的手爪? 芳华容颜不相信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片离愁如同秋天的草。
诗句释义: 1. “江南忆,最忆是金陵。”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特别是南京,即金陵)的深厚情感。金陵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城市,也是诗人记忆中不可磨灭的地方。 2. “红板桥头三叠曲,青莲塔上九层灯。” - 这里描绘了金陵的两个著名景点:红板桥和青莲塔。红板桥是连接两座山的桥梁,而青莲塔则是一座具有九层结构的古塔。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景物展现了金陵的壮丽景色。 3. “何日更重登
【注释】 1. 戴介眉:作者自号。 2. 衣白山人:指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 3. 看飞腾:指陶渊明辞官后隐居田园。 4. 四十有一:四十一岁。年过四十。 5. 岂徒然:岂只是如此?岂只是徒劳无功? 6. 富贵神仙皆有分:富贵与神仙都是命中注定的,不可强求。 7. 天公真哑:天公真是耳聋啊,不让人听见。 8. 权啸咏:有权利吟咏歌唱。 9. 东篱:东边的篱笆,此处借指菊花。 10.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手法赏析。 “男儿慷慨,任牢骚、不作悲秋形状。”意思是:男儿慷慨,任凭牢骚,不表现悲伤的情态。 “痛饮中山千日酒,按下虹霓万丈。”意为:痛快地痛饮了中山美酒,举起彩虹般的长弓万丈高。 “箭冷穿雕,人闲射虎。霹雳弦声响。”意为:弓弦被拉紧,寒光透射出锋利的雕翎;人闲适地射中猛虎,震天雷鸣般响彻云霄。 “封侯已矣,东园瓜圃无恙。”意为:功名富贵已不再追求
【诗句注释】 1. 锁窗寒:指词人自度的小令。词牌名。 2. 入夜风凉:入夜,即傍晚;凉意,天气渐凉。 3. 亭孤屋小:亭子孤单,房屋狭小。 4. 虞姬一阕:虞姬是中国古代的美女,这里用来形容音乐或声音。 5. 黯黯笛声盈耳:形容笛声低沉悠扬,充满了哀愁。 6. 霸王事业犹如此:比喻项羽的失败,就像他的事业一样令人惋惜。 7. 况等闲绣绂:等闲,平常;绣绂,古代官员的官印,这里指官职。 8.
【注释】 素娥:指月亮。 花事:指春天的花草。 说甚:说什么。 清宵:明亮的夜晚。 薄凉:微凉。 湘云:湘江的云彩。 白纻:一种古代的乐器。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立秋时节景色的七言律诗,写诗人在立秋之际对景物的观察和感受。全诗以“立秋”为经线,从不同角度描绘了这一季节的特点,如天气、物候等,并表达了自己对此的感受。 首联写立秋时月色明亮,海天一片青翠。颔联写立秋后天气逐渐凉爽,花事渐消停
【注释】 小苑:指园林。乍:突然,忽然之间。 砧杵:古代一种用石制的打衣工具,也泛指捣衣的工具。 断肠时:形容心烦意乱的时候。 愁汝:意思是“你忧愁什么?” 梁燕:指燕子。朝新去:早晨刚刚离去。梁燕社朝新去,即“燕子刚从梁上飞走”,暗示了词人与妻子离别的情景。 【译文】 秋日的庭院里忽然消减了暑气,处处传来西风中的砧杵声(捣衣之声)。 听到心肠被打断的声音,夜晚星星点点像雨点落下。 啊!啊!
【注释】 生查子:词牌名。又名《南乡子》、《秋蕊香》。双调,四十四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三平韵。 闺眠:即闺房中睡觉。 奁(lián 音连):梳妆用的镜匣。 翠钿:指女子的首饰,以翠鸟羽毛为饰。 莲鞋割:形容鞋尖被剪刀剪去的样子。 谁与伴衾凉,只有香云发:没有人陪伴你睡,只有那一缕香云般的头发陪伴你入睡。 烛已乾,心又渴:蜡烛已经燃尽,内心却渴望着什么。 花信成消歇:花开的消息已经消失。消歇,消散
生查子 闺早 【注释】①网户:纱门。②揭幔:揭开纱帘,指开门见天。③陌头:田间。④天孙:即织女,传说中为天上的织布仙女。⑤香丝:指织女的头发。⑥织机房:指女子纺织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秋日里闺中少妇的情愫和劳作情景的词。 上片写闺中少妇对秋天到来的敏感与喜爱。“网户”二句写少妇在秋日黎明时打开纱门,观赏秋景,并怜爱初秋来得过早。“辛苦”三句写少妇早起在田间劳作的情景。她因秋日农事而辛苦
注释 东篱菊,酣雨豪风早花簇。(《望江怨》其一) 寒林秋意秃。 预知宣武登临促。 黍初熟。 莫更问茱萸,恨人肠曲曲。 译文 菊花盛开在东篱下,酣醉淋漓的豪风吹得花儿簇拥成堆。 寒林中透出秋天的萧索,满目萧条。 预知晋代的宣武帝(司马懿),会在这重阳节登高赏菊,时间紧迫。 刚割下的黍谷已经熟透了,不必再询问茱萸了。 只恨那愁肠被愁思绞得紧紧弯曲。 赏析 此诗首联写菊花在秋风中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