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
【解析】 “南浦”即江南,此处指诗人的家乡。“水仙花”是此诗描写的对象之一,“水仙花”又名凌波仙子,在古代诗词中常被用来比喻佳人。“明月逗疏帘”,点明时间、地点、人物(月色、疏帘、纤影),为全诗奠定背景。“扶起一枝纤影”,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水仙花娇美的身姿。“微步惯凌波”,以“凌波”形容水仙花的轻盈与飘逸。“寒窗里、合伴梅花凄冷”,以梅花的清高自喻,表现了水仙花的高洁品格。“风裳水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要求学生注意理解词义,并注意理解诗的内容及诗人的情感,然后结合诗句分析手法及其效果。 南浦:泛指送别之地。寄怀刘芙初丈毗陵即次留别韵:怀念刘芙初在毗陵(今江苏常州)时的情意。 经年送客,盼停云、树树碧阴圆:经过一年,仍然送走许多客人,盼望着云彩停止飘动,使得绿荫浓密,形成圆形的树影。
南浦吟愁夕,凌风独叩舷。 流云连近郭,画栋俯寒烟。 春尽江湖上,心飞雁鹜边。 绿杨如有恨,花白已成绵。 译文 傍晚时分,我独自站在江边,望着南浦的景色,心中充满了忧愁。风吹过水面,掀起层层涟漪,船舷仿佛在对我诉说着什么。远处的云彩与城墙相连,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春天即将结束,我在江湖之间漂泊,心情也像雁和鹜一样飘忽不定。我看着那些绿杨树,似乎在向我倾诉他们的哀怨
南浦二首·其二 一片縠纹柔,钓船开划出,银塘初晓。花雨飏微澜,东风静、镜里山眉浓扫。皴红皱碧,楼台倒影朱栏小。 注释: 縠纹:指湖面上的波纹。 钓船:小船。 银塘:形容湖水如同白银一样清澈。 花雨:比喻春雨如花般飘洒。 东风:春风。 镜里山眉:指镜子中的山景,山被描绘得好像眉毛一般。 皴红皱碧:形容山石因春雨而显得色彩斑斓。 楼台:古代建筑的一种,通常建在高处。 朱栏:红色的栏杆
南浦二首 其一 春水涨溪,浑是蒙蒙,昨夜杨花吹遍。 走马问章台,长堤外,和雨和烟一片。 纤腰自舞,料应未识相思怨。 可惜笑桃人别后,孤负年年青眼。 怪他眠起无端,好光阴都付,小莺雏燕。 不向陌头看,怎知我,近日魂销肠断。 丝丝缕缕,几时系得东风转。 且去西泠桥畔等,万一舣船重见。 注释: ①南浦:泛指送别之地。 ②春水:春天的河水。 ③蒙蒙:模糊不清的样子。 ④杨花:杨柳的花,也指柳絮。 ⑤章台
诗句释义 1 南浦:此处指代送别之地。 2. 春草:描述春天里草地的景象,生机勃勃。 3. 绿意隐汀沙: 绿色的草地掩映在河岸边的小沙滩上。 4. 雪痕消、又润村村酥雨:描述了细雨如酥,使得大地恢复了生机。 5. 山晓睡容酥:形容山上清晨的景色柔和如睡态,增添了一抹诗意。 6. 斜阳外、深浅青无重数:夕阳下的山景层次丰富,色彩斑斓。 7. 飞飞蝴蝶:蝴蝶飞舞的场景,增添了春天的气息。 8.
南浦秋燕 凉意上罗襟,渐疏阑,剪剪西风轻掠。 巷口夕阳斜,蹁跹影,还入深深帘幕。 呢喃对语,料应记得来时约。 便道主人须惜别,换了新霜城郭。 年年,秋去春来,算天涯,到处芹泥堪托。 满地认江湖,相逢处,知是谁家楼阁。 山河迢递,多情休念乌衣薄。 回首旧时明月在,只是雕梁闲却。 注释: 1. 南浦秋燕:秋天的燕子飞往南方的渡口。 2. 凉意上罗襟:凉爽的感觉传到了衣襟上。 3. 渐疏阑
【诗句释义】 南浦:指南边的水边,泛指江南水乡。 梅雨暗廉纤,渐苔痕缘上,阑干几曲。 “梅雨”点明时间与地点。廉纤,细密的小雨。苔痕缘上,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的勃发。阑干几曲,描绘了水边曲折的栏杆。 昼静罨炉烟,镇无聊抛却,泠泠青玉。 罨炉烟,形容炉火的烟雾缭绕。无聊抛却,表示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宁静的追求。泠泠青玉,比喻炉火中的烟雾如青玉般晶莹剔透。 新愁莫诉,切须休近弹棋局。 新愁
【注释】 南浦:泛指送别之地。 春花才子:春天里的才子。 木叶冷庭烟:庭院里落叶满地,一片萧索。 屈指:算着手指。流光:时光。 异县:他乡。 记否:记得吗? 剔灯儿、惜别玉梅前:在月光下,剪烛花来告别玉梅花前的人。 几经年:经过多少年。 惆怅关河迢递:远隔关山河流,使人感到惆怅。 望归鸿:望着飞来的大雁。 待展桃笙寻梦:等到醒来的时候再寻找那梦境中的桃笙。 梦也苦难圆:梦也难以实现,令人痛苦。
南浦鸳鸯湖 春水长,蘼芜生。 问晚来、鸳鸯并宿何处? 打桨趁文禽,沙堤上,惟有浴凫飞鹭。 风光艳丽,湖名也作消魂语。 画船缓度,看多少垂杨绿迷洲渚。 渔庄蟹舍排连,又菱角鸡头,乘春培护。 此地足幽栖,应容我、他日棹歌来去。 心盟白水,抽身便作烟波侣。 待准备吟囊更题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