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译文: 凤凰台之上,我回忆着《吹箫》之曲。 还未高飞,却被突然分颈,北山的狐狸奈我何? 想起韩郎已不在,怎忍辜负前歌?肠断登台眺望,一霎间,珠子落下,风荷摇曳。 精灵聚集,鸳鸯并宿,连理交柯。 如何?你情薄也,看败节偷生,自古偏多。笑息妫无语,泪眼空波。况是龙兴亡国,巢换凤酬答声和。青陵后,重闻坠楼,金谷香娥。 赏析: 此词上片起二句写“忆吹箫”所感。首句“犹未高飞”
凤凰台上忆吹箫·梦亡友卿谋 玉树生埋,香钩殉葬,人间无限伤心。听山阳邻笛,泪破衣襟。长忆连床对酒,灯影里、浅笑微吟。斯人死,坐看卿辈,谁是知音。 注释: 1. 玉树生埋(玉树):形容树木高耸如玉,这里指代亡故的友人。生埋,意为死后埋葬在土地里。 2. 香钩殉葬(香钩):一种古代妇女用香木制成的装饰品,这里可能是指死者的遗物被殉葬。殉葬,意为死后随葬。 3. 人间无限伤心
凤凰台上忆吹箫·掬水月在手 天际云空,枝头风逗,萧然凉浸疏桐。看烟凝翠嶂,露泣寒蛩。缥缈冰轮出海,秋气静、玉宇玲珑。怡情处、闲乘舴艋,醉折芙蓉。 溶溶。光浮绿沼,爱月连素浪,水接蟾宫。把清波摊破,纤指轻笼。应念姮娥难遇,莫分手、放过池东。从今后,准期三五,此地相逢。 【注释】 凤凰台上意指台城,是六朝故都的遗址。吹箫:即《阳春曲》。 缥缈(piāo miǎo):形容轻淡飘渺的样子。冰轮
【诗句释义】 1. 凤凰台上忆吹箫·弄花香满衣:在凤凰台上,怀念吹箫的姑娘。 2. 残腊辞梅,嫩寒侵柳,小园风送春来:农历残年末,辞别了梅花,嫩寒侵袭着杨柳,小园中风吹着春天来临。 3. 渐夭桃竞放,琼李争开:渐渐地,桃花争相开放,李子也争先恐后地开花。 4. 相约西邻女伴,妆罢也、倚徙莓苔:与邻居的女伴相约好了,化妆完毕,也在莓苔上闲逛。 5. 柔荑滑、弓鞋半褪,罗袜微歪:手指柔滑,鞋子半脱
【诗句释义】 -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 “寸寸微云”指天边飘动的薄云,“丝丝残照”指夕阳的余晖。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感受。“正断魂魂断”形容诗人在看到这些美景后,内心感到极度的哀伤和失落。这里的“魂断”指的是情感上的崩溃和绝望。“闪闪摇摇”形容云彩和夕阳的动态美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凤凰台上忆吹箫 - 注释: “凤凰台”是古代的地名,位于今湖南岳阳。此处借指一个著名的地点或历史背景。“吹箫”可能是一种比喻,表达某种情感的抒发或回忆。 - 译文: 在凤凰台,回忆起过去的吹箫时光。 2. 盘蚓清波,嗥鸱枯树 - 注释: “盘蚓”和“嗥鸱”都是古人对水中蚯蚓和水边老鹰的形象描述,用以表达自然环境中的动态。“枯树”则直接描述了自然环境的状态。 - 译文: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 (1)“凤凰台上忆吹箫”,词牌名,即调名;作者名,此为柳永的《凤归巢·锁离愁》。 (2)“风雨重阳”是说重阳节又遇风雨,这是词人借节日之风雨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感慨。 (3)“每遇重阳,尝携佳客,东郊逐队登高。”意思是每逢重阳,常常携着好友,到东郊去登山赏菊。 (4)“看碧空云静,雁阵萧萧”,是说在蓝天白云下观赏着雁阵排成的队形。 (5)“著帽丹枫数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的一首送别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注释: - 凤凰台上忆吹箫:出自《乐府诗集》的《凤求凰》,这里用来比喻江阴高舜穆(即江阴少参)的高远品格。 - 天末凉风,蒹葭秋水:指秋天傍晚的景象,天边渐冷,蒹葭丛生的水面上泛着寒意。 - 归人独上兰舟:归人,指作者自己;兰舟,用兰花装饰的船。 - 正长空雨霁:天空中正在下完雨,雨过之后空气清新而明朗。 - 残暑全收
凤凰台上忆吹箫 纪艳(壬午) 三里河桥,欣逢彼美,重题花案阳秋。 看乔娘风韵,应贮琼楼。 当筵羞涩甚,催檀拍、禁住莺喉。 秦淮渡、王郎难觅,忽在斋头。 春愁。 葵花犹早,爱鹅黄搓出,杨柳轻柔。 奈烟丝先扬,不为侬留。 更访陈姬别院,可强如、赛社名流。 三生石、双花半笑,都付银钩。 【注释】: 1. 三里河桥:地名,位于南京市秦淮河畔。 2. 喜逢彼美:指喜逢美人。 3. 重题花案阳秋
凤凰台上忆吹箫 其一 镜中美人 白玉台前,珊瑚枝上,风流谁道无双。 任偏髾倒晕,一样新妆。 恰似嫦娥十五,月殿里、满面端相。 娇无语,为颦为笑,猜断人肠。 行行。 比肩虽好,却不是苏娘,并炤鸾皇。 但回眸内顾,不漏纱窗。 应是多情珍重,未肯教、轻盼才郎。 梳妆了,罗巾乍掩,莫倩蜂狂。 注释: 1. 镜中美人:通过镜子看到的美人,暗喻自己心中的情人。 2. 白玉台前:指华丽的宫殿或宴会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