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作者感情的把握。解答此题时,要结合全诗内容,理解诗歌大意,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作答,注意诗句的标题、注释和每句话的意思。“杨柳风多,梧桐露落”意思是杨柳风多,梧桐露落:杨柳树枝上吹过的微风很多,梧桐树叶上滴下的露水很多,这一句是描写环境,渲染氛围。“画楼酒散,残月微凉”意思是画楼中酒宴散去,残月挂在天空微带凉意,这一句是描写离别的场景。“多少心头旧事,些儿语
诗句: - 已暗忘吹,欲明谁剔,向侬无焰如萤。 - 听土阶寒雨,滴破残更。 - 独自恹恹耿耿,难断处、也忒多情。 - 香膏尽,芳心未冷,且伴双卿。 - 星星。渐微不动,还望你淹煎,有个花生。 - 胜野塘风乱,摇曳渔灯。 - 辛苦秋蛾散后,人已病、病减何曾。 - 相看久,朦胧成睡,睡去还惊。 译文: - 已经忘记如何吹灭蜡烛了,想要点上它又是谁在吹?对着我,它就像一盏没有光芒的萤火虫一样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掌握常用古诗词的写作技巧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从修辞、表现手法、情感等几个方面分析,同时考生要注意结合诗句中的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进行分析。此诗为“七夕”题材。全词通过描写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之情;通过对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美好想象与现实生活的对比,揭示了人间爱情的可贵。 第一句是全词的起兴之笔。“鹤驭重逢,鹊桥仍架,银河依旧迢迢”
【注释】 凤凰台上忆吹箫:词牌名,又名《忆仙姿》、《小庭花》。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钗:妇女头上的一种装饰物。这里指代女子的发饰。 髻趁盘鸦:形容女子梳着高高的云髻,如盘鸦一般。 妆催坠马:用“坠马”比喻女子卸妆后的美丽动人。 奁衣:古代女子梳妆用的镜子和匣子。 两枝龙凤:指发饰上的龙凤图案。 钿盒:古时女子梳妆用的盒子。 玉奴:即宋玉之妹,相传为屈原所爱,因自沉于汨罗江而死。
【注释】 绮梦欺鹃(juān,杜鹃声):比喻女子的梦语。鹃:即杜鹃鸟。 芳心忏蝶(chàn,蝴蝶飞):《花经·卷四》有“芳心苦”之说。这里指女子的心事被男子所辜负、所伤害。 夜来无数残红:夜间落红满地,暗喻女子相思之苦。 恨纻衣频剪:怨恨自己新制的衣衫被频繁地剪裁。 小院人空:院中人已走空,无人问津。 燕子归来相唁:燕子归来,对死去的人表示哀悼。 香魂断、嫁与东风:女子死后,魂魄飘散,随风而逝。
【注释】 凤凰台上忆吹箫:指唐代诗人李白在凤凰台所作的《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一》中的“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一句。狮子山置酒:指宋代诗人苏轼在狮子山上宴请友人时所作诗《和子由渑池怀旧》。振衣一望神州:指诗人登高远眺中原大地的情景。想煮酒、英雄余论:意指诗人想象自己与友人品酒论英雄的往事。不数符谋:意指不再谈论那些权术计谋之类的事。毕竟江东定霸:意指最终能平定江山。又俄顷、王气全收
【注释】 堆石为台,指建造石山作舞台;穿云作洞,指在山上开凿山洞;维扬景物称雄,指扬州的景物最著名。 栴(zhēn)木房栊,檀香木做的门窗栏杆。 流水桥梁几处,形容桥下流水声如乐音;几处,表示不止一处。 寒林里、浅碧溶溶,指深秋时节林中景色清幽;溶溶,形容色彩鲜明而流动。 还千尺、石笋数茎,指山峰上有几根像石笋似的奇峰高耸;撑汉嵌空,指山峰高耸入云。 不图暮秋月夜,有词人逸致
凤凰台上忆吹箫·东洲听雨香篆方摇,灯花未落,沈沈院落重扃。藤枕上、朦胧思睡,凉意微生。正欲仙人馆去,才一霎、幽梦惊醒。谁知得、此是雨来,风起江鸣。 注释:香篆:点燃的香烟缭绕着烟雾。方摇:正在摇动。灯花:点燃的灯芯上凝结的油滴。沈沈:沉沉的样子。院落:庭院,宅院。方:才。摇:摇动。藤枕:用藤条编织而成的枕头。朦胧:模糊不清的样子。幽梦:梦境,梦境般的美好境界或愿望。惊:惊醒。“得”:语气词。此
【诗句释义】 湖中碧莲,江南红豆,房栊几度沉吟。曲槛外、一双蝴蝶,飞过花阴。试问玉潭千尺,比个人的谁更情深。貂裘去、阶上绿苔,直到现在。 【译文】 湖中的荷花,江南的红豆,几次在房栊中沉吟。曲槛外,有一双蝴蝶飞舞着,飞过花丛。试问这玉色的池塘有多深,比得上我的深情吗?貂裘已经离我而去,阶上的绿苔长到如今。 【关键词注释】 凤凰台上忆吹箫:词牌名,又名《念奴娇慢》。 待:等待,期待。 【赏析】
凤凰台上忆吹箫 三百年前,楼头曾是,嘉宾玉箸金盘。想镇日、当歌对酒,多少宽闲。共道承平日久,兵警浅、随意追欢。拚沉醉、忽报君王,已上煤山。 勃脐饼和糟鸭,尽京洛人家,艳说熊蹯。怎又见、白莲劫火,飞上雕阑。一霎惊回断梦,欢会处、秋草邱樊。心灰尽,梦也不到邯郸。 【译文】 在三百年前,凤凰台上曾聚集过许多贵宾们,他们吃着玉筷和金盘的美食,尽情饮酒作乐。当时人们还认为太平日子很长,所以没有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