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
【诗句及译文】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注释:郭橐驼,不知道从何时起就被称为这个名字。他因为身患疾病而行动不便,行动时弯腰驼背的样子像驼鸟,因此被乡里人称为“驼”。骆驼听到这个称呼后说:“很好,我的名字叫驼也理所当然。”于是放弃了自己的原名,自称“橐驼”。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
诗句释义 1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 问者提问:您用您的种树方法在官府管理事务,是否可行? 2. 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 郭橐驼回应说:我只懂得种树,但治理并不是我的专长。然而,我居住在乡村,看到那些做官的人总是喜欢让百姓们忙于他们的工作,好像非常关心他们一样,但最终却带来了不幸。 3. 旦暮吏来而呼曰
诗句 1. 尹少荣,淮西寓军帅。正直之士。 2. 我入见谌,大骂曰:“汝诚人耶?”泾州野如赭,人且饥死;而必得谷,又用大杖击无罪者。 3. 段公,仁信大人也。汝不知敬。 4. 今段公唯一马,贱卖市谷入汝,汝又取不耻。 5. 凡为人傲天灾、犯大人、击无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汝将何以视天地? 6. 尚不愧奴隶耶! 7. 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征,戒其族:“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 8.
这首诗是柳宗元为太尉写的历史传记,讲述了太尉的逸事。下面是诗的每一句的解释: 1. 段太尉逸事如右。 - 段太尉的事迹如同这些文字所记载的那样。 2. 元和九年月日,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柳宗元谨上史馆。 - 公元元和九年(814年)的九月十二日,永州的司马(一种官职)员外置同正员柳宗元恭敬地将这些事迹上报给史馆。 3. 今之称太尉大节者出入,以为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
诗句解析 第一句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这一句表明了主人公对太阳的畏惧以及这种恐惧所带来的特殊忌讳。 - 永有某氏: 指的是某一家庭。 - 畏日: 害怕阳光。 - 拘忌异甚: 因畏惧阳光而采取了许多特别的防范措施,显得特别严重和奇怪。 第二句 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这里的“直子”是指某个年份,认为这个年份与老鼠有关,因为子是十二生肖中的第一个。 - 以为己生岁直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梓人传:这是《韩非子》中的一篇,讲述了一位梓人(木工师傅)的故事。 - 相道既得,万国既理:意思是说,通过正确的治国之道治理好了国家,天下人都抬头仰望。 - 吾相之功也:我是做宰相的功劳。 - 后之人循迹而慕曰:“彼相之才也!”:后代的人追随前任的脚步,仰慕他的成就。 - 士或谈殷、周之理者,曰:“伊、傅、周、召。”:有些人谈论商朝和西周治理国家的道理,认为他们是“伊尹
诗句: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 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 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 译文: 段太尉刚刚担任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作为副元帅驻扎在蒲州。王子晞担任尚书,兼任行营节度使,驻军在邠州。他放任士兵胡作非为。 注释: - 汾阳王:唐代宗之子李适之,曾封汾阳郡王。 - 郭晞:段太尉的部将,后反叛被段太尉所杀。 - 邠州:地名,今陕西彬县一带。 - 都虞候:指军事统帅的副手
【注释】 梓人:古代的木工。审曲面势:审查曲率和高低的变化,即制图。今谓之“都料匠”:现在叫做都料匠(木匠)。潜:隐藏。杨氏:姓杨的人。 【译文】 我认为梓人的做法类似相面术,所以把它记下来收藏着。梓人,就是古代的木匠,他们审查曲率和高低的变化,即制图。现在叫做都料匠的人。我所遇到的杨氏,他的名字是潜。 【赏析】 此诗为作者自题其《梓人传》之作。作者对梓人有很深的理解和认识,认为他们与相面术一样
段太尉逸事状 段太尉,即段秀实,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武将和政治家。他的事迹广为流传,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在泾州抗击叛军的英勇表现。 在这个故事中,段秀实被描绘为一个既有军事才能又有政治智慧的人物。他不仅勇敢善战,更懂得如何安抚人心、化解矛盾。在处理与泾州大将焦令谌之间的矛盾时,段秀实采取了一种非常巧妙的方法。他没有直接指责焦令谌的不法行为,而是通过判决状的形式,让焦令谌自己承认错误
【注释】 1. 临江:靠近江边。 2. 畋(tián):打猎。 3. 蓄之:把猎得的野兽养起来,这里指饲养麋和麋麑。 4. 垂涎:口水流下来。 5. 怛之(dá):吓它。 6. 自是:从这以后。 7. 日抱就犬:天天抱着麋与犬一起玩耍。 8. 习示之:反复训练它,教它听从主人的指令。 9. 勿动,稍使与之戏:不要让它跑动,逐渐地让它与自己游戏。 10. 积久:时间一长。 11. 犬皆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