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
【焦鸡】 肥母鸡洗净,整下锅煮。用猪油四两、茴香四个,煮成八分熟,再拿香油灼黄,还下原汤熬浓,用秋油、酒、整葱收起。临上片碎,并将原卤浇之,或拌蘸亦可。此杨中丞家法也。方辅兄家亦好。 注释:将肥母鸡洗净后整只放入锅中煮熟,再用猪油和茴香一起煮至八成熟,然后淋上香油使其表面呈现出金黄色,最后加入原汤熬制浓稠,并用秋油、酒等调料收尾。最后将煮熟的鸡肉切成小块,并浇上原汁,或者拌着食用
【鸡圆】 斩鸡脯子肉为圆,如酒杯大,鲜嫩如虾团。扬州臧八太爷制之最精。法用猪油、萝卜、纤粉揉成,不可放馅。 【蘑菇煨鸡】 口蘑菇四两,开水泡去砂,用冷水漂,牙刷擦,再用清水漂四次,用菜油二两炮透,加酒喷。将鸡斩块放锅内,滚去沫,下甜酒、清酱,煨八分功程,下蘑菇,再煨二分功程,加笋、葱、椒起锅,不用水,加冰糖三钱。 【梨炒鸡】 取雏鸡胸肉切片,先用猪油三两熬熟,炒三四次,加麻油一瓢,纤粉、盐花
【烧鹅】 杭州的烤鹅,为人所嘲笑,因为它生时并不好吃,不如自己家厨子烤的好。 注释:本首诗中并未出现需要注释的关键词,因此没有提供额外的注释。 赏析:此诗描述了作者对杭州烧鹅的看法。他认为杭州的烧鹅生时并不好吃,而不如自家厨子烤的美味。这可能是由于个人口味差异或者是烹饪技巧的不同导致的
《随园食单》是清代袁枚创作的一部古代中国烹饪著作,全书共一卷,作者为清代文学家、美食家袁枚。在这本书中,袁枚不仅详细描述了各种食材的处理方法和烹饪技巧,还提出了一些饮食的理念和原则。下面将逐句对原文进行翻译: 1. 牛肉: - 买牛肉时,先支付一定费用,然后从卖家处获取腿筋和夹肉部位,要求肉质既不过嫩也不过老。 - 回家后,去掉牛肉表面的薄膜,用三分酒、二分水清炖,直至肉质变得极其柔软
诗句 【罗蓑肉】以作鸡松法作之。存盖面之皮。将皮下精肉斩成碎团,加作料烹熟。聂厨能之。 【端州三种肉】 一罗蓑肉。一锅烧白肉,不加作料,以芝麻、盐拌之;切片煨好,以清酱拌之。三种俱宜于家常。端州聂、李二厨所作。特令杨二学之。 【杨公圆】 杨明作肉圆,大如茶杯,细腻绝伦。汤尤鲜洁,入口如酥。大概去筋去节,斩之极细,肥瘦各半,用纤合匀。 【黄芽菜煨火腿】 用好火腿削下外皮,去油存肉
诗句 随园食单·杂牲单 译文 1. [羊羹] 取熟羊肉斩小块,如骰子大。鸡汤煨,加笋丁、香蕈丁、山药丁同煨。 2. [羊肚羹] 将羊肚洗净,煮烂切丝,用本汤煨之。加胡椒、醋俱可。北人炒法,南人不能如其脆。钱[王与]沙方伯家锅烧羊肉极佳,将求其法。 3. [红煨羊肉] 与红煨猪肉同。加刺眼、核桃,放入去膻。亦古法也。 4. [炒羊肉丝] 与炒猪肉丝同。可以用纤,愈细愈佳。葱丝拌之。 5.
将鸡切块,起油锅生炒透,酒滚二三十次,然后下秋油继续翻滚。 在烹饪实践中,《随园食单》中的“羽族单”提供了关于如何制作各种鸡肉菜肴的详细指导。其中,“白片鸡”作为经典之作,强调了鸡肉本身的味道,并指出它非常适合用于下乡村和旅店等场合,在这些情况下,烹饪时间可能紧迫或条件有限。这一食谱不仅展示了对食材本身的重视,也体现了袁枚对于烹饪艺术的理解——在简单中见真章
诗句: 鸡功最巨,诸菜赖之。如善人积阴德而人不知。故令领羽族之首,而以他禽附之。作《羽族单》 译文: 鸡的功劳最大,各种菜肴都依赖它。就像善良的人积累阴德却不知道一样。所以让它成为禽类之首,其它禽类依附于它。于是创作了《羽族单》。 注释: - 鸡功最巨:表示鸡在饮食中的重要性非常大。 - 诸菜赖之:各种菜肴都依赖于它。 - 善人积阴德:善良的人积累着无形的恩德。 - 而人不知
诗句: ``` 随园食单 · 特牲单【熏煨肉】 先用秋油、酒将肉煨好,带汁上不屑,略熏之,不可太久,使干湿参半,香嫩异常。吴小谷广文家制之精极。 【芙蓉肉】 精肉一斤,切片,清酱拖过,风干一个时辰。用大虾肉四十个,猪油二两,切骰子大,将虾肉放在猪肉上,一只虾,一块肉,敲扁,将滚水煮熟撩起。熬菜油半斤,将肉片放在眼铜勺内,将滚油灌熟。再用秋油半酒杯,酒一杯,鸡汤一茶杯,熬滚,浇肉片上,加蒸粉、葱
随园食单·杂牲单 鹿筋难烂。需在三日前先捶煮之,绞出臊水数次,加肉汁汤煨之,再用鸡汁汤煨;加秋油、酒,微纤收汤;不搀他物,便成白色,用盘盛之。如兼用火腿、冬笋、香蕈同煨,便成红色,不收汤,以碗盛之。白色者加花椒细末。 【獐肉】 制獐肉与牛、鹿相同。可以作脯。不如鹿肉之活,而细腻过之。 【果子狸】 果子狸,鲜者难得。其腌干者,用蜜酒酿,蒸熟,快刀切片上桌。先用米泔水泡一日,去尽盐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