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
治安策 夫三代之所以长久者,以其辅翼太子有此具也。及秦而不然。其俗固非贵辞让也,所上者告讦也;固非贵礼义也,所上者刑罚也。使赵高傅胡亥而教之狱,所习者非斩劓人,则夷人之三族也。故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忠谏者谓之诽谤,深计者谓之妖言,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岂惟胡亥之性恶哉?彼其所以道之者非其理故也。 【注释】: 1. "夫三代之所以长久者" - 指古代的夏、商
《治安策》:汉文帝治国之镜
治安策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壹令臣得孰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 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
解析与翻译 译文 天下的局势正在恶化,如同一个脚部受伤的病人。一个人的脚受伤了,即使不严重,也足以让他痛苦不堪;同样,天下的局势也是如此,虽然问题并不十分严重,但却足够让国家陷入困境。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及关键词注释 ``` 治安策 天下之势方病大瘇。一胫之大几如要,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一二指搐,身虑亡聊。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 ``` 注释: - 治安策
治安策 探讨治国之道与危机应对 1. 前言 - 贾谊生平及政治立场简介 - 研究《治安策》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原文及注释 - 《治安策》原文逐句解释 - 关键关键词及解释 - 翻译及译文对照 3. 内容解析 - 分析《治安策》中提出的问题 - 讨论对策的可行性与现实影响 - 探讨作者对时政的态度和建议 4. 思想观点 - 法治思想及其在治国中的应用 -
诗句:夫树国固,必相疑之势。 译文:树立国家安定的基础,必然导致相互猜疑的局势。 赏析: “夫”字在句中起到一个引导作用,为下文的观点做铺垫。“树国固”,意味着建立稳固的国家基础。“必相疑之势”,表达了一种由于权力和地位分配不均导致的猜疑与不信任。 这句诗反映了贾谊对政治局势的深刻洞察,他认为国家的稳定并非建立在表面的繁荣之上,而是需要通过消除内部的猜疑与矛盾来实现
``` 夫黄鹄神龙犹如此兮,况贤者之逢乱世哉! ``` 译文:如同神异的黄鹄和龙仍能飞翔于天地之间,贤能之人在乱世中遭遇困境也不足为奇。 - 注释:“黄鹄”指代神异之物,“神龙”则暗指神话中的龙,此处用以比喻贤能的人。 - 赏析:诗中通过对比,表达了即便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依然有像神话中的黄鹄和龙这样的存在能够保持其高洁与不凡。这反映了诗人对贤才在乱世中保持本色的渴望。 ```
惜誓 惜余年老而日衰兮,岁忽忽而不反。 登苍天而高举兮,历众山而日远。 观江河之纡曲兮,离四海之沾濡。 攀北极而一息兮,吸沆瀣以充虚。 飞朱鸟使先驱兮,驾太一之象舆。 苍龙蚴虬于左骖兮,白虎骋而为右騑。 建日月以为盖兮,载玉女于后车。 驰骛于杳冥之中兮,休息虖昆仑之墟。 乐穷极而不厌兮,愿从容虖神明。 涉丹水而驼骋兮,右大夏之遗风。 黄鹄之一举兮,知山川之纡曲。 再举兮,睹天地之圜方。
鵩鸟赋 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鵩集予舍。止于坐隅兮,貌甚闲暇。异物来萃兮,私怪其故。发书占之兮,谶言其度,曰:「野鸟入室兮,主人将去。」请问于鵩兮:「予去何之?吉乎告我,凶言其灾。淹速之度兮,语予其期。」 鵩乃叹息,举首奋翼;口不能言,请对以臆: 「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斡流而迁兮,或推而还。形气转续兮,变化而蟺。沕穆无穷兮,胡可胜言!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
这首诗的原文是: 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注释:天地像熔炉一样,化育着万物;万物在阴阳的作用下生成。阴阳是化育万物的火炭,而万物则是被化育而成的铜。 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 注释:万物都在不断地结合、分散、变化和转化之中,哪里有什么固定的规律呢? 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 注释:万物的变化多端而不可穷尽,没有尽头。 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抟;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