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
淮南王谏立诸子疏 窃恐陛下接王淮南王子,曾不与如臣者孰计之也。 淮南王之悖逆亡道,陛下为顿颡谢罪皇太后之前,淮南王曾不诮让,敷留之罪无加身者。 舍人横制等室之门,追而赦之,吏曾不得捕。主人于天子国横行,不辜而无谴,乃赐美人,多载黄金而归。侯邑之在其国者,毕徙之佗所。 陛下于淮南王,不可谓薄矣。 然而淮南王,天子之法咫蹂促而弗用也,皇帝之令,咫批倾而不行,天下孰不知? 天子选功臣有职者以为之相吏
译文: 旱灾严重,上天为何不恩泽百姓,为什么如此吝啬?庄稼生出来却得不到雨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旱情加剧,庄稼受损,人们焦急期待降雨,但天公仍然不露脸。心中忧虑如栗,郁结不畅。想到白云,心里就感觉肠子都结起来了。总是抱怨天不下雨,这真是非常残忍啊!布施而不下雨,这是对上天的极大不信任啊!白云有什么可抱怨的呢,为什么还要怪罪于人呢? 注释: 1. 旱云赋:一种诗歌形式,通过描写干旱
旱云赋 惟昊天之大旱兮,失精和之正理。遥望白云之蓬勃兮,滃澹澹而妄止。运淖浊之□洞兮,正重沓而并起。嵬隆崇以崔巍兮,时仿佛而有似。屈卷轮而中天兮,象虎惊与龙骇。相搏据而具兴兮,妄倚俪而时有。遂积聚而给沓兮,相纷薄而慷慨。若飞翔之从横兮,阳波怒而澎濞。正帷布而雷动兮,相击冲而破碎。或窈窕而四塞兮,诚若雨而不坠。阴阳分而不相得兮,更惟贪邪而狼戾。终风解而霰散兮,陵迟而堵溃。或深潜而闭藏兮
``` 安治安策 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生难知也。若夫庆赏以劝善,刑罚以惩恶,先王执此之政,坚如金石,行此之令,信如四时,据此之公,无私如天地耳,岂顾不用哉?然而曰礼云礼云者,贵绝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毋讼乎!”为人主计者,莫如先审取舍;取舍之极定于内
【译文】 管仲说:“仓库丰满,百姓才懂得礼仪。”如果百姓不足却想治理好国家,自古以来就没有听说过。古时的人们在说:“一个人不种田,就会挨饿;一个女子不织布,就要受冻。”生养万物都有定时,而使用它们却没有节制,物资必然匮乏。古人治国的方法是极其精明、周密的,所以他们的积蓄足以依靠。现在却抛弃根本去追求末业,消费的人很多,这是天下的大灾难;淫奢的风气一天天滋长,这是天下的大祸害。残害和贼害公然实行
【注释】: 1. 论积贮疏:奏疏,向皇帝上奏疏。 2.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积贮,即积蓄。天下百姓的生命,全赖国家的粮食储备。 3. 苟粟多而财有馀:如果粮食充足,国家财富充裕。 4. 何为而不成:为什么不能成就呢? 5. 以攻则取:以攻打敌人就能取得胜利。 6. 以守则固:以防守就能巩固。 7. 以战则胜:以战争就能战胜敌人。 8. 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怀柔敌人,归附远方,何求不得! 9
治安策 人主之尊譬若堂,群臣如陛,众庶如地。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陛亡级,廉近地,则堂卑。高者难攀,卑者易陵,理势然也。故古者圣王制为等列,内有公卿大夫士,外有公侯伯子男,然后有官师小吏,延及庶人,等级分明,而天子加焉,故其尊不可及也。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谕也。鼠近于器,尚惮不投,恐伤其器,况于贵臣之近主乎!廉耻节礼以治君子,故有赐死而亡戮辱。是以黥劓之罪不及大夫
《治安策》是西汉文学家贾谊创作的一篇政论文,该文详细论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治理之道。本文通过阐述各种可能引发国家动乱的因素和对策,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改善民生的措施。以下是对《治安策》的赏析: 1. 内容概述 - 社会背景:《治安策》创作于西汉初期,当时由于诸侯王的叛乱,北方边境受到匈奴的侵扰,以及中央与地方权利不平衡等问题,使得国家局势紧张,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稳定局面。 -
治安策 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顿者,所排击剥割,皆众理解也。至于髋髀之所,非斤则斧。夫仁义恩厚,人主之芒刃也;权势法制,人主之斤斧也。今诸侯王皆众髋髀也,释斤斧之用,而欲婴以芒刃,臣以为不缺则折。胡不用之淮南、济北?势不可也。 臣窃迹前事,大抵强者先反。淮阴王楚最强,则最先反;韩信倚胡,则又反;贯高因赵资,则又反;陈豨兵精,则又反;彭越用梁,则又反;黥布用淮南,则又反;卢绾最弱
治安策 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抱哺其子,与公并倨;妇姑不相说,则反唇而相稽。其慈子耆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然并心而赴时,犹曰蹷六国,兼天下。功成求得矣,终不知反廉愧之节,仁义之厚。信并兼之法,遂进取之业,天下大败;众掩寡,智欺愚,勇威怯,壮陵衰,其乱至矣。是以大贤起之,威震海内,德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