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
诗句: 夫姜桂因地,辛在本性;文章由学,能在天资。 译文: 就像姜和桂树的生长需要土壤,它们的辛辣来自天生的特质;文章的创作也依赖于学习,能够在天赋中得以体现。才能从内部自然生长,而学问则是通过后天的努力来积累,有的人虽然饱学但才华匮乏,有的人则才思泉涌而学识贫乏。学识贫乏的人在处理事务上会艰难,才能匮乏的人在文辞上会感到辛苦,这是因为内外之间的差别。因此,在创作时
诗句翻译 夫音律之始,本于人声者也。声合宫商,肇自血气,先王因之,以制乐歌。故知器写人声,声非学器者也。故言语者,文章关键,神明枢机,吐纳律吕,唇吻而已。古之教歌,先揆以法,使疾呼中宫,徐呼中征。夫宫商响高,徵羽声下;抗喉矫舌之差,攒唇激齿之异,廉肉相准,皎然可分。今操琴不调,必知改张,攡文乖张,而不识所调。响在彼弦,乃得克谐,声萌我心,更失和律,其故何哉?良由外听易为察,内听难为聪也
【诗句】: 1. 《诗》文宏奥,包韫六义;毛公述《传》,独标“兴体”,岂不以“风”通而“赋”同,“比”显而“兴”隐哉?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 2. 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 3. 起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 4. 比则畜愤以斥言,兴则环譬以托讽。 5. 盖随时之义不一,故诗人之志有二也。 【译文】: 1. 《诗经》的内容深邃广博,包含了各种艺术手法
丽辞·造化赋形 探古论今,解读对偶艺术之美 1. 文心雕龙·丽辞原文及翻译 - 造化赋形,支体必双 - 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 - 唐虞之世,辞未极文,而皋陶赞云∶“罪疑惟轻,功疑惟重” - 益陈谟云∶“满招损,谦受益。”岂营丽辞,率然对尔 - 《易》之《文》、《系》,圣人之妙思也 - 序《乾》四德,则句句相衔;龙虎类感,则字字相俪;乾坤易简,则宛转相承;日月往来,则隔行悬合
这首诗的译文是:“赞曰:诗人比兴,触物圆览。物虽胡越,合则肝胆。拟容取心,断辞必敢。攒杂咏歌,如川之澹。”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1. 赞曰:诗人比兴,触物圆览。物虽胡越,合则肝胆。 注释:赞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发表意见或评论。诗人比兴是指诗人在创作诗歌时,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将情感与自然景物相联系,使作品更加生动感人。触物圆览是指在观察和体验事物的过程中,能够全面地把握其特点和规律
这首诗是关于古代汉语文学的讨论,主要涉及《诗经》和《楚辞》中的一些词汇用法。诗中提到了“兮”字的使用,以及它在句中和句外的不同作用。此外,还讨论了诗歌中的常见词汇“夫惟盖故”、“之而于以”、“乎哉矣也”,并指出这些词汇在句中的作用和意义。 诗句与译文对照: 1. “文心雕龙·章句” - 这句可能是引用自《文心雕龙》,这是一部古代中国文学理论著作。 2. “又诗人以‘兮’字入于句限” -
诗句释义: 昔谢艾、王济,西河文士,张骏以为“艾繁而不可删,济略而不可益”。若二子者,可谓练熔裁而晓繁略矣。至如士衡才优,而缀辞尤繁;士龙思劣,而雅好清省。及云之论机,亟恨其多,而称“清新相接,不以为病”,盖崇友于耳。夫美锦制衣,修短有度,虽玩其采,不倍领袖,巧犹难繁,况在乎拙?而《文赋》以为“榛楛勿剪,庸音足曲”,其识非不鉴,乃情苦芟繁也。夫百节成体,共资荣卫,万趣会文,不离辞情。若情周而不繁
诗句 ```plaintext 若夫章句无常,而字有条数,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或变之以三五,盖应机之权节也。 ``` 译文 至于诗歌和颂辞的一般结构,以四言为主,只有《祈父》《肇禋》等诗作用二言作为句子。探究二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黄世时期,《竹弹》之谣就是一个例子;三言起源于虞朝,《元首》之诗是例子;四言在夏代广泛使用,《洛汭之歌》是例子;五言在周代出现,《行露》之章就是例子
文心雕龙·章句 夫设情有宅,置言有位;宅情曰章,位言曰句。故章者,明也;句者,局也。局言者,联字以分疆;明情者,总义以包体。区畛相异,而衢路交通矣。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为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振本而末从,知一而万毕矣。 赏析: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文章的结构安排和表达方式。作者认为,写作时应该先设定情感的基调
张华《文心雕龙》中有“游雁比翼翔,归鸿知接翮”的诗句,刘琨《咏怀八十二首》中有“宣尼悲获麟,西狩泣孔丘”的诗句。如果这样的话重复出现,那就是对称的对仗句,是骈词中的附枝。因此,言对为美,贵在精巧;事对所先,务在允当。如果两言相配,而优劣不均,就像骏马拉左骖,劣马拉右服一样。如果事情孤立,没有相应的对仗,就像夔有一足,跳跃而行一样。如果气无奇类,文乏异采,碌碌丽辞,则使人昏睡耳目。一定要使理圆事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