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应明
诗句: 1 善人未能急亲,不宜预扬,恐来谗谮之奸;恶人未能轻去,不宜先发,恐招媒孽之祸。 2.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从临深履薄中操出。 3.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纵做到极处,俱是合当如是,著不得一毫感激的念头。如施者任德,受者怀恩,便是路人,便成市道矣。 4. 炎凉之态,富贵更甚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此处若不当以冷肠,御以平气,鲜不日坐烦恼障中矣。 5.
诗句 1. 休与小人仇雠,休向君子谄媚,磨砺当如百炼之金,似千钧之弩。 2. 建功立业者,多虚圆之士;偾事失机者,必执拗之人。 3. 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礼,多出机心。 4. 毋忧拂意,毋喜快心,毋恃久安,毋惮初难。 5. 饮宴之乐多,不是个好人家。声华之习胜,不是个好士子。名位之念重,不是个好臣工。 6. 仁人心地宽舒,便福厚而庆长
这首诗的标题是《菜根谭 · 概论》。它主要讲述了一些生活中的哲理和感悟,通过描述不同的场景和情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诗中描述了人在面对困难或挫折时的心态变化。当事情稍微不顺或遭遇挫折时,如果想到不如自己的人,那么怨恨和不满就会消失;如果想到胜过自己的人,那么精神就会振奋起来。这表明了在逆境中保持谦虚和进取的心态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了人们在不同场合下的行为准则
【诗句】 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须防口。念头昏散处,要知提醒;念头吃紧时,要知放下。不然恐去昏昏之病,又来憧憧之扰矣。霁日青天,倏变为迅雷震电;疾风怒雨,倏转为朗月晴空。气机何尝一毫凝滞,太虚何尝一毫障蔽,人之心体亦当如是。胜私制欲之功,有曰识不早、力不易者,有曰识得破、忍不过者。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此戒疏于虑者。宁受人之欺
诗句: - 市私恩不如扶公议, - 结新知不如敦旧好, - 立荣名不如种阴得, - 尚奇节不如谨庸行。 - 公平正论不可犯手, - 一犯手则遗羞万世; - 权门私窦不可着脚, - 一着脚则玷污终身。 - 曲意而使人喜,不若直节而使人忌; - 无善而致人誉,不如无恶而致人毁。 - 处父兄骨肉之变,宜从容不宜激烈; - 遇朋友交游之失,宜剀切不宜优游。 - 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末路不怠荒
诗句: 问祖宗之德泽,吾身所享者,是当念其积累之难;问子孙之福祉,吾身所贻者,是要思其倾覆之易。 译文: 询问祖宗恩德的滋养,我们自身所承受的,应当想到他们的积累有多么艰难;探询子孙的幸福,我们所留下的,要思考他们可能面临的困境。 注释: - 祖宗:指祖先和祖辈 - 德泽:恩惠、恩德 - 吾身所享者:我们自身所承受的 - 积累之难:指积累的艰辛和不易 - 问子孙之福祉:探询子孙的幸福和未来 -
泛驾之马可就驰驱,跃冶之金终归型范。 译文:驾驭好马的人可以驰骋于战场,冶炼好金子的人最终会被塑造成形状。 注释:这里的“泛驾”指驾驭好马,“跃冶”指冶炼好金子,都是比喻人的能力或成就。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能力和成就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实践和努力,才能真正展现出自己的价值。 只一优游不振,便终身无个进步。白沙云:「为人多病未足羞,一生无病是吾忧。」真确实之论也。 译文:如果只是悠闲自得不求进步
诗句: 1. 念头浓者自恃厚,待人亦厚,处处皆厚。 2. 念头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薄。 3. 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浓艳,亦不宜太枯寂。 4. 彼富我仁,彼爵我义,君子故不为君相所牢笼。 5. 人定胜天,志壹动气,君子亦不受造化之陶铸。 6.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达? 7. 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而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解脱? 8. 学者要收拾精神并归一处。 9.
诗句 第一句 - 译文:在贫穷的家庭中,人们会努力保持环境的整洁;在贫困的少女中,她们也会注意自己的梳妆。尽管景色可能并不华丽,但她们的气度和风采却自然流露着高雅。 第二句 - 译文:士人君子应该面对困境和挑战,而不是轻易放弃自己的原则和志向。 第三句 - 译文:在闲暇之余,不要浪费光阴;在忙碌之中,也能有所收获。在安静的时候,不要失去内心的平静;在行动时,也能有所收益。即使在黑暗中
这首诗是《菜根谭·概论》中的一段,主要讲述了人心的真诚、文章和人品的极致以及人生的哲理。下面是诗句及其翻译和注释: 1. 译文:如果一个人心里只有真诚,那么他就能承受一切,包括霜雪飞落、城市崩溃、金石穿通。如果一个人的心不真诚,那么他的外表就会变得丑陋,独自一人时也会感到羞愧。 2. 译文:文章做到极处,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恰到好处;人品做到极处,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保持本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