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龙
诗句: - 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六回(注:此句可能是题目或序言部分,但根据内容推测为引用自《左传》或类似的古代史书) - 絷曰:“何出此言?寡君望蹇先生之临,如枯苗望雨,烦二位老叟相劝一声,受赐多矣!”(注:这句话是公子絷在表达对蹇叔到来的欢迎和感激之情。) - 二叟谓蹇叔曰:“既秦邦如此重贤,不可虚贵人来意。”(注:这是二老者回应公子絷的话,表示秦国重视人才,不能辜负公子絷的好意。) - 蹇叔曰
译文 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六回中穆公大悦曰:“寡人得二老,真庶民之长也。”乃封蹇叔为右庶长,百里奚为左庶长,位皆上卿,谓之“二相”。并召白乙丙为大夫。自二相兼政,立法教民,兴利除害,秦国大治。史官有诗云: 子絷荐奚奚荐叔,转相汲引布秦庭。但能好士如秦穆,人杰何须问地灵? 注释 - 穆公: 这是指西穆公,即秦穆公,是秦国的君主。 - 蹇叔、百里奚: 两人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
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六回 廖对曰:“戎主僻处荒徼,未闻中国之声。君试遗之女乐,以夺其志;留繇余不遣,以爽其期。使其政事怠废,上下相疑。虽其国可取,况其臣乎?” 译文:廖回答说:“戎王住在荒远的地方,没有听说过中原的声音。您试着送给他美女和音乐来分散他的心思;留下繇余而不放他回国,使他的期限延迟。这样,他的国家可以攻取,何况是他的臣子呢?” 注释:廖(liáo):春秋时晋国大夫。戎(róng)
穆公乃遣公子絷假作商人,以重币聘蹇叔于宋,百里奚另自作书致意。 译文:穆公派遣公子絷假装成商人,用重金邀请蹇叔来到宋朝,并且由百里奚亲自写信问候。 注释:穆公(春秋时期秦国的君主),公子絷(公子名),商人(商人职业),重币(重金,大量金钱),聘(邀请),蹇叔(人名),宋(国家名),百里奚(人名),致意(表达心意)。 赏析:此句表达了穆公为了得到贤士蹇叔而采取的策略,即使用重金来聘请他
``` 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六回 蹇叔曰:“适小儿言吾弟井伯有书,乞以见示。”公子絷遂将百里奚书信呈上,蹇叔启缄观之,略曰: 奚不听兄言,几蹈虞难。幸秦君好贤,赎奚于牧竖之中,委以秦政。奚自量才智不逮恩兄,举兄同事。秦君敬慕若渴,特命大夫公子絷布币奉迎。惟冀幡然出山,以酬生平未足之志,如兄恋恋山林,奚亦当弃爵禄,相从于鸣鹿之乡矣。 蹇叔曰:“井伯何以见知于秦君也?”公子絷将百里奚为媵逃楚
诗句 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六回 译文 《东周列国志》是明朝小说家罗贯中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多故事。本回描述了在古代的某个时期,一个叫做蹇丙的人为了迎接他的父亲,准备了一些礼物并请来了一个客人。这个客人是百里奚,后来被秦穆公重用。蹇丙的父亲(蹇叔)和邻村的两个人来访,他们看到蹇丙家门前有两辆车感到很惊讶。 注释 - 东周列国志:《东周列国志》
诗句: 1. 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六回 2. 絷拱手称谢,复登车,行将半里,来至其处。 3. 絷举目观看,风景果是幽雅。 4. 陇西居士有隐居诗云: 5. 翠竹林中景最幽,人生此乐更何求? 6. 数方白石堆云起,一道清泉接涧流。 7. 得趣猿猴堪共乐,忘机麋鹿可同游。 8. 红尘一任漫天去,高卧先生百不忧。 9. 絷停车于草庐之外,使从者叩其柴扉。 10. 童子曰:“吾主不在。” 11. 絷曰
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六回 第二十六回 歌扊扅百里认妻 获陈宝穆公证梦 话说秦穆公深知百里奚之才,欲爵为上卿,百里奚辞曰:“臣之才,不如臣友蹇叔十倍,君欲治国家,请任蹇叔而臣佐之。” 穆公曰:“子之才,寡人见之真矣,未闻蹇叔之贤也。” 奚对曰:“蹇叔之贤,岂惟君未之闻。虽齐、宋之人,亦莫之闻也,然而臣独知之。臣尝出游于齐,欲委质于公子无知。蹇叔止臣曰:‘不可。'臣因去齐,得脱无知之祸。嗣游于周
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 桓公与管夷吾连语三日三夜,字字投机,全不知倦。桓公大悦,乃复斋戒三日,告于太庙,欲拜管夷吾为相。夷吾辞而不受。桓公日:“吾纳子之伯策。欲成吾志,故拜子为相。何为不受?”对曰:“臣闻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润,非一流之归也。君必欲成其大志,则用五杰。” 译文: 桓公与管夷吾谈论了三天三夜,彼此意见非常投合,桓公完全忘了疲倦。桓公非常高兴,于是又斋戒三天
朝臣持漏五更寒,铁甲将军夜度关。 释义:朝中大臣在深夜里还在等待时间的到来,就像士兵一样穿着铁甲,夜晚还要渡过边境的关卡。 译文:朝中的大臣们正在等待天明,他们像士兵一样穿着铁甲,夜里还要度过边境的关卡。 注释:朝臣、漏壶(古代一种计时器)、五更、铁甲将军、夜度关、山寺、日高(太阳高升)。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边境关隘的景象,通过对比朝廷官员和边疆将士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