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公大悦曰:“寡人得二老,真庶民之长也。”乃封蹇叔为右庶长,百里奚为左庶长,位皆上卿,谓之“二相”。并召白乙丙为大夫。
自二相兼政,立法教民,兴利除害,秦国大治。史官有诗云:
子絷荐奚奚荐叔,转相汲引布秦庭。
但能好士如秦穆,人杰何须问地灵?
穆公见贤才多出于异国,益加采访。公子絷荐秦人西乞术之贤,穆公亦召用之。百里奚素闻晋人繇余负经纶之略,私询于公孙枝。枝曰:“繇余在晋不遇,今已仕于西戎矣。”奚叹惜不已。
却说百里奚之妻杜氏,自从其夫出游,纺绩度日,后遇饥荒,不能存活,携其子趁食他乡。展转流离,遂入秦国,以浣衣为活。其子名视,字孟明,日与乡人打猎角艺,不肯营生,杜氏屡谕不从。及百里奚相秦,杜氏闻其姓名,曾于车中望见,未敢相认。因府中求浣衣妇,杜氏自愿入府浣衣。勤于捣濯,府中人皆喜,然未得见奚之面也。
译文
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六回中穆公大悦曰:“寡人得二老,真庶民之长也。”乃封蹇叔为右庶长,百里奚为左庶长,位皆上卿,谓之“二相”。并召白乙丙为大夫。自二相兼政,立法教民,兴利除害,秦国大治。史官有诗云:
子絷荐奚奚荐叔,转相汲引布秦庭。但能好士如秦穆,人杰何须问地灵?
注释
- 穆公: 这是指西穆公,即秦穆公,是秦国的君主。
- 蹇叔、百里奚: 两人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蹇叔后来成为秦国的重要谋士之一,而百里奚则是秦穆公的重要谋臣。
- 右庶长、左庶长: 这两个职位是秦国的一种官职,分别位于宰相之下,辅佐宰相处理政务。
- 二相: 指的是蹇叔和百里奚,两人共同执掌朝政,被称为“二相”。
- 白乙丙: 他是秦穆公时期的一位重要谋士。
- 秦穆公: 他是春秋时期秦国的一位重要君主。
- 杜氏: 她是百里奚的妻子,也是故事中提到的人物。
赏析
这个故事反映了秦穆公对人才的重视和尊重,他不仅重用了蹇叔和百里奚这样有才能的人,还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和挖掘更多的贤才。同时,这也展现了秦国作为一个国家对于治理和人才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它对待人才的开放和包容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