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歌扊扅百里认妻 获陈宝穆公证梦

话说秦穆公深知百里奚之才,欲爵为上卿,百里奚辞曰:“臣之才,不如臣友蹇叔十倍,君欲治国家,请任蹇叔而臣佐之。”

穆公曰:“子之才,寡人见之真矣,未闻蹇叔之贤也。”

奚对曰:“蹇叔之贤,岂惟君未之闻。虽齐、宋之人,亦莫之闻也,然而臣独知之。臣尝出游于齐,欲委质于公子无知。蹇叔止臣曰:‘不可。'臣因去齐,得脱无知之祸。嗣游于周,欲委质于王子颓,蹇叔复止臣曰:‘不可。'臣复去周,得脱子颓之祸。后臣归虞,欲委质于虞公,蹇叔又止臣曰:‘不可。'臣时贫甚,利其爵禄,姑且留事,遂为晋俘。夫再用其言,以脱于祸,一不用其言,几至杀身,此其智胜于中人远矣。今隐于宋之鸣鹿村,宜速召之。”

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六回
第二十六回 歌扊扅百里认妻 获陈宝穆公证梦
话说秦穆公深知百里奚之才,欲爵为上卿,百里奚辞曰:“臣之才,不如臣友蹇叔十倍,君欲治国家,请任蹇叔而臣佐之。”
穆公曰:“子之才,寡人见之真矣,未闻蹇叔之贤也。”
奚对曰:“蹇叔之贤,岂惟君未之闻。虽齐、宋之人,亦莫之闻也,然而臣独知之。臣尝出游于齐,欲委质于公子无知。蹇叔止臣曰:‘不可。’臣因去齐,得脱无知之祸。嗣游于周,欲委质于王子颓,蹇叔复止臣曰:‘不可。’臣复去周,得脱子颓之祸。后臣归虞,欲委质于虞公,蹇叔又止臣曰:‘不可。’臣时贫甚,利其爵禄,姑且留事,遂为晋俘。夫再用其言,以脱于祸,一不用其言,几至杀身,此其智胜于中人远矣。今隐于宋之鸣鹿村,宜速召之。”

注释:

  1. 歌扊扅百里:指的是《诗经》中的一首诗,诗名是《小雅·鹿鸣》。
  2. 秦穆公:春秋时期的秦国君主。
  3. 上卿:古代官职名,位列三公之上。
  4. 蹇叔:百里奚的朋友,也是他的智囊。
  5. 君:指秦穆公。
  6. 寡人:古代君主的自称。
  7. 隐:隐居。
  8. 鸣鹿村:位于宋代的村庄名。
  9. 晋:晋国,春秋五霸之一,与秦国相邻的国家。

赏析:
这首诗讲述了百里奚在得知秦穆公想提拔自己为上卿后,谦虚地拒绝了这个荣誉。他向秦穆公推荐了朋友蹇叔,认为如果能得到蹇叔的帮助,自己就能更好地辅佐君王治理国家。最后,百里奚因为不听信蹇叔的劝告,结果险些丧命。这首诗通过讲述百里奚的故事,表达了一个道理:智者往往比普通人更谨慎,能够预见到危险并避免遭受损失。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于知人之明的重视,以及忠诚和智慧的重要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