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东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赏析能力。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重点词句作答。本题中,“野云低,轻风荡晚,醲酣麝檀味”,描写了晚秋时节湖边景色;“万珠匀缀,看渐染丹黄,秋景晴丽”,描写了秋景晴丽、荷花盛开的景象;“棹歌四举篷窗倚”,表现了作者游湖的惬意;“冬荣故斋更如何,婆娑半亩荫,今伤憔悴”,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留咏处,金英变、露零烟坠。应长怪
【解析】 题干是“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这是考查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抓住重要词句,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创作背景来分析概括。 “海南珍制吴宫本。粉面多风韵”这一句写画中人物的来历,从“珍制吴宫本”三字中可看出,此画乃宫中之物,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注释: 卜算子·寿贞白木梃豫章材,山叠匡庐秀。安石诗篇白石词,无出江西右。 蠲忿小庭花,难老深杯酒。一事还看世寡双,琴瑟闺中友。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为一位名叫贞白的朋友所写的祝寿词。 上片起笔以“木梃豫章材”起句,点出寿者姓字,然后写其人,用典表明其才学。“山叠匡庐秀”,用陶渊明的典故表明其人品。“安石诗篇白石词”,用苏东坡典故,表明其诗词才华。“无出江西右”,则表明其才华在江西之冠。
南乡子 明镜过身长。照见秋花满画廊。人与花容相并看,斟量。压鬓红桃婉娩香。 弹指话悲凉。曲径篱边又早霜。纵使黄花开似锦,端相。不及伊家淡淡妆。 注释:南乡子是宋代词牌名,这首词的格律是六言,每句六个字,共有四句八言。“明镜过身长”中的“过”意为经过,“长”意为长。整句的意思是:明亮的镜子经过了我的身体,照见了秋天盛开的花朵布满了画廊。“人与花容相并看”中的“容”意为容貌,“相并看”意为一起看着
【注释】 (1)蒋鹿潭:名蒋士铨,江西铅山人。戴笠小像:蒋士铨的画像。笠,古代文人常戴的帽子。 (2)千寻:古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 (3)沈江:沉入江中。这里是比喻蒋士铨投江自尽。 (4)栖舰:停泊在船上。 (5)太息:长叹。 (6)辰安:即“何方”,问何处可去之意。 (7)词客:诗人。这里指自己。 (8)曾见降幡:曾看见过投降的旗帜。 (9)误漂零臣甫:错投到飘零的臣子身上。 (10)伏枥
【赏析】 《凤归云·暮景》,南宋张炎作。这首词是作者晚年的抒情之作,抒发了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和对当前境遇的感慨。作品以“凤”喻人,通过“望断天涯路”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前途渺茫、前程未卜的无奈与彷徨。全词情感凄婉,意境苍凉,风格沉郁悲壮。 第一句“眺暮景”,写词人眺望远处的景象,夕阳西下,天边云霞映染着一片苍茫。这里用“眺”字形容词人远望的情景,表现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 第二句“云物苍茫”
蓦山溪·苦热因忆旧日北泉居处 尧时虚道,六合窑烘地。自有禹山川,便长见、山深林邃。流金铄石,百岁一遭逢,冰作簟,玉为浆,此乐何由致。 竹楼佳处,游宴多朋类。更有似梅人,抚徽弦、暗传心意。泠泠风响,长夏亦清寒,尘境易。梦魂疑,转恐他生事。 注释: 尧时:尧帝时代。虚道:虚无的道。六合:天地四方。窑:炉灶。烘:烘烤。自有:本有。禹山川:指大禹治水时的山川景观。山深林邃:山林幽深,林木茂密。流金铄石
【注】九月霜风欺薄袂:九月里,秋风凛冽,吹得人们衣袖都感到寒冷。 劳人颜色悴:勤劳的人脸色憔悴。 余生能有济:余生还有多少时间能过上好日子? 若不辞来往车轮敝:如果不怕车子坏了。 译文:九月的冷风吹打在身上,让人感到寒冷。槲叶开始变红,收割了秋天金黄的庄稼。江南的景色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得不同,春天就像绣花,而秋天则像织锦。只有辛勤劳作的人才显得脸色憔悴,他们的生活艰苦。月计行程
【注释】 “吊影幽蛩”五句:指深秋之夜,只有孤影和蟋蟀相伴。“幽蛩”,蟋蟀,古人常以之象征凄清的月夜。“助哀吟”三句:写自己因怀念故乡而发出的哀伤的吟哦声。“偏在长夜”二句:说在这凄凉寂寞的长夜里,只有蟋蟀的悲鸣陪伴着自己。“掩珠栊”四句:说自己在珠络般的帘幕下思念旧日情人,嫦娥虽已不似往日情浅,却仍徘徊于月光之中。这两句是说,虽然嫦娥不再像从前那样轻易地抛下我而去
诗句翻译: 刚换的新衣,不觉已入深秋。院子里梧桐树飘落了三两片叶子,但绿荫依然。 月光刚刚照上林梢,突然之间狂风大作、风雨骤起。我手持蜡烛,并非为了游宴,也未觉得辜负了这个美好的夜晚。 注释: 绤衣(xì yī)才换:新换的粗布衣服。 凉秋半:秋天已经过半。 摇落:摇动落叶,指秋风吹落树叶。 三四片:三两片。 依旧:依然如此。 庭院:院子。 月光初上:月亮开始升起时。 林梢:树枝的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