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东
好事近 ·为袁孟纯题雪夜草堂读书图 粉末洒寒林,是六朝山色。夜雪柴门深闭,识袁安心迹。 奇书读尽古今文,丝竹更藏壁。酒诰一篇俄空,问何人会得。 注释: 1. 粉末:这里比喻冬天的雪花,洒落在寒冷的树林中。 2. 六朝山色:指的是六朝时期的山水景色,六朝是指东晋、宋、齐、梁、陈这五个朝代,它们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3. 夜雪:指夜晚下的雪,天气寒冷,大雪纷飞。 4. 柴门
【注释】 桃花流水仙溪路。——指神仙的居所,这里泛指仙境。 曾引刘郎住。——曾指从前,刘郎即刘晨。相传晋朝人刘晨、阮肇入山采药,迷路后遇见两个妇人,被邀进屋居住几天,回家之后,已过了七代,他们去的地方叫桃源洞。此处借指仙境。 晚春扶路觅仙溪,肠断几番回顾。落英飘尽,朱颜已改,不见当时侣。 ——暮春时节扶着车子寻找神仙居住之地,肠子都被搅断了几次回头望那地方。花瓣飘尽,红颜易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庄的作品。韦庄(836年-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后蜀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的,又有婉约细腻的,尤其擅长写景咏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的翻译: 阳春曲 三月初一日夜归,遇旧曲,怅然成咏 春天的曲子在正月初一夜里回家的时候遇见了熟悉的旋律,不禁感慨地吟唱起来。 雨丝丝,烟幂幂,镫影渐迷坊曲
【注】:陌上花,指女子。 韶光渐近清明,其柰透帘风雨。 韶光,春天的气息;透帘风雨,透过帘子吹来的风雨。 枕冷衾单,还似去年辛苦。 枕冷衾单,形容孤独凄凉;还似去年辛苦,形容今年又像去年一样辛苦。 密函欲寄先弹泪,湿尽锦笺词句。 密函欲寄先弹泪,意思是想写一封密函,却先流泪了。锦笺,精美的书信;湿尽锦笺词句,意思是泪水将书信浸得湿透。 怕因循、过了杏花时候,委春尘土。 因循,拖延;过了杏花时节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作答时注意结合诗中的关键词句,并理解诗意,把握其情感态度。“姑苏柳”,姑苏指苏州城。“画栏东”,在苏州城东南角的山塘街。“袅袅”,形容柳枝随风摇摆的样子。“拂地”即拂动、掠过地面。“纤柔”,柔弱细长。“还与舞腰同”句意为:柳枝婀娜多姿,像女子纤细柔软的身姿一样。“斗春工”是说春天到了,百花开放,柳树也竞相吐绿,展示自己的美丽。“因想吴宫眉黛色”句意为
柳含烟 灞桥柳,送行人。千古几经攀折,疏枝摇曳起黄尘。月微昏 注释:灞桥的柳树,是送别行人的标志。自古以来,人们多次攀折这些杨柳,柳枝轻轻摇曳着扬起了漫天的黄土。夜色渐浓,月亮开始昏暗起来。 昨岁边关征戍急。翻使离歌激烈。待君移作绕朝鞭,破胡旋 注释:去年边关战事紧急,征召士兵戍守边疆,让士兵们的歌声变得激昂澎湃。我期待你将这离别的悲歌化作一种武器,用来驱赶那些敌人,让他们在战场上溃退
【注释】 ①玲珑檐玉:屋檐晶莹剔透如玉,形容建筑华丽。②瘦:指灯花不旺。③看镫:点上灯笼照明。④绛节、霓旌:古代帝王车驾前所张设的旗幡,这里借指皇帝。⑤南朝:指南宋。⑥凌波赋:指苏蕙《璇玑图》,传说她以诗赋表达思念丈夫的心情。 【赏析】 此词为酬赠之作。词人与友人在南京话旧,因赠此词。词中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深沉而含蓄的情感气氛。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鉴赏诗歌,首先要注意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莺声绕红楼梅蕊受冻,作花甚疏,顷亦凋落矣。倚此寓感;腊底频番急雪吹。已堪讶、疏蕊离披。卷帘密付翠禽知。休啅最高枝。”然后注意把握题目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考生应结合诗歌内容和写作背景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指出其艺术特色即可。 “莺声绕红楼,梅蕊受冻”两句写景,莺声是声音,红楼是地点
【注释】 万里沈悲角:指战鼓声。沈:沉。悲角:悲壮的角声,此处指军号。天西:指西边的天空。巨星夕霣:指金星在傍晚时分坠落。巨星:金星。夕霣:即夕陨,晚上坠落,这里指金星坠落。光芒销铄:形容星光暗淡。销铄:消蚀。 大地山崩溟海竭:指大地被战争破坏得面目全非。溟海:大海。竭:尽。鱼鸟纷纷:指战乱中鱼和鸟纷纷逃散。安托:安定、安居。 况别有、玄黄交错:更何况还有黑白颠倒、好坏不分的情况出现。玄黄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的意思进行归纳。此题注意抓住诗中重要词语理解诗意,然后分析内容。从“杨柳摇青堤边树,又值禁烟佳序”可见作者在春天,游赏春光。 【答案】 ①杨柳摇青堤边树,又值禁烟佳序。②雕鞍画毂,拥平川路。傍溪行,桃花散,似红雨。③追忆当年友,共尊俎。④挥手云山隔,竟何许?⑤屈指人生,半是伤离绪。对冶游天,嬉春侣。⑥黯然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