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底频番急雪吹。已堪讶、疏蕊离披。卷帘密付翠禽知。休啅最高枝。
风动铃幡索,无端又、了却花期。看花昨夜步前溪。空余远山眉。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鉴赏诗歌,首先要注意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莺声绕红楼梅蕊受冻,作花甚疏,顷亦凋落矣。倚此寓感;腊底频番急雪吹。已堪讶、疏蕊离披。卷帘密付翠禽知。休啅最高枝。”然后注意把握题目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考生应结合诗歌内容和写作背景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指出其艺术特色即可。
“莺声绕红楼,梅蕊受冻”两句写景,莺声是声音,红楼是地点,梅蕊是梅花的花蕾,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莺鸟的叫声在红楼周围回荡着,梅花的花朵被寒风吹得凋谢了。“作花甚疏,顷亦凋落矣”三句写物抒情,诗人用“甚疏”、“顷亦凋落”等词语写出梅花的稀疏与凋零,抒发了自己怜香惜玉的情感。“倚此寓慨”一句点题,表明了作者因梅花凋零而感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主题思想。
“腊底频番急雪吹”两句写景,腊底是冬天的底,急雪就是急促的雪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冬天里,雪花纷纷而下。“已堪讶、疏蕊离披”三句写物抒情,“已堪”,已经,足以让人惊讶,“离披”,即飘零,散乱,这里形容梅花的花瓣被雪花打乱,飘散了。“卷帘密付翠禽知”三句写物抒情,诗人用“卷帘”“密付”“翠禽知”三个词语写出了诗人把窗户关上,让小鸟知道,不要飞到最上面去,以免惊动了梅花。“休啅最高枝”三句写物抒情,诗人用“休啅”“最高枝”两个词语写出了诗人让鸟儿不要飞到最高的树枝去,以免惊动了梅花。
最后两句写物抒情,“看花昨夜步前溪”,诗人昨夜看到美丽的梅花,忍不住走了一段路去看花,“空余远山眉”三句写物抒情,诗人用“空余”“远山眉”等词语写出了诗人看到了美丽的梅花,却只能远远地看着它而已。
【答案】
《踏莎行》是一首咏物词。上片主要从视觉角度描写梅花的形态美。下片主要从听觉角度来写梅花的声音美(莺啼)。整首词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幽雅隽永,富有情趣,给人以美的享受。(或:这首词以梅花为题材,上片从视觉角度描绘出梅花的风姿绰约,下片则借莺啼声表现梅花的清丽高洁之态。全词意境优美,语言清新,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