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逢甲
诗句释义: 千秋曲(戊戌稿,清光绪二十四年) 古人习轻趫,因之作绳戏。——轻趫,是古代的一种技艺,人们通过轻趫技艺来制作绳索。 意与踏鞠同,本用事武备。——踏鞠也是一种古代的技艺,人们通过踏鞠技艺来锻炼身体。 何时入宫禁,乃令娱姬侍。——在宫中娱乐的时候,人们会使用这些技艺来娱乐美人。 宫中岂教战,美人竟身试。——在宫中娱乐的时候,人们不会让美人去参加战斗,而是让她尝试这些技艺。 名之曰千秋
【解析】 (1)“藩镇”,指唐代后期割据地方、拥兵自重的州郡长官和节度使。“羽党”,指唐末宦官当权,朋党成患。“亡唐”,指唐朝的灭亡。此句大意:藩镇与宦官结党,导致唐朝灭亡。 (2)“嗟哉赞皇公,实为党魁伤”,叹赞皇公,实为党魁所伤,赞皇公,即王思礼,字子政,唐宣宗时人,因谏迎佛骨而得罪被贬,死于岭南。此句大意:唉,可怜的赞皇公啊!实在是被党人所伤。 (3)“斯人朋非党”,斯人为朋党,不是党人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黄田山行(戊戌稿,清光绪二十四年) 这句诗是题目,告诉我们这首诗的内容和作者的背景。“戊戌”指的是光绪二十四年,这是清朝的一个年份。 2. 黄田山下寒飙肃 描述了诗人所在地的天气状况。"寒风凛冽"表达了一种凄凉的气氛。 3. 白发老妪当道哭 描绘了一位年长的老妇人在路上哭泣的情景。"白发"强调了她的年纪,"当道哭"可能意味着她因为某种原因而伤心或绝望。
岁末的宴会,是旧年的告别与新年的祝福。然而,在这首诗中,作者却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在新旧交替的时刻,我们是否真正珍惜了过去的日子,还是仅仅满足于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的期待? “岁何可守乃守岁”,这句话似乎是在问:为什么我们要坚守岁月的流逝,而不是去迎接新的一年?这里的“岁”可以理解为时间,而“守岁”则是人们为了祈求长寿而进行的仪式。作者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诗句注释】 一疏晨叩阙,夕贬大海南:指诗人被朝廷降职后,流落于海南岛,日夜思念朝廷。 安知辟佛人,乃喜留僧谈:诗人不知那些反对佛教的人,却喜欢和僧人谈论问题。 苛论出后儒,公德宁遗惭:指那些严厉批评佛教的人,其实是儒家学派的后学,而那些持公理的人,则不会因此而感到惭愧。 蒙庄固多诬,妄说孔赞𣆀:指庄子的言论多有不实之处,而孔子也并非完全正确。 拒墨见夷之,此意良足参:指拒绝与墨子交往
《千秋曲》是丘逢甲所作的诗,创作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沉热爱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 诗歌原文: 勖哉闾左人,同奋千秋志。 - 译文: 啊!勇敢的闾左之人,我们一同奋发,共同追求千秋伟业。 -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闾左人民的鼓舞与期望。首句“勖哉闾左人”直接点明了主题
【译文】 百年鼎鼎三去一,百事不能能执笔。 规天抚地愿未毕,坐废一万二千日,徒费精神了无益。 手携诗卷行天涯,百事不成成者诗。 诗能穷尔尔不知,可怜除夕复祭之,有脯在俎酒在卮。 梅花一笑回春姿,弄笔尚自吟南枝。 注释: ①百年鼎鼎:百年鼎鼎声,指鼎鼎的响声和鼎鼎的声响,形容人的声音洪亮。 ②三去一:三去指的是“三”和“一”,这里表示去掉一个“三”。 ③百事不能能执笔
【注释】 1. 说潮:唐代诗人韩愈的《送穷文》中曾提及说潮(潮神)一词。 2. 世变日以亟:世间变化日益频繁。 3. 文告:古代用以发布政令、号令或规劝人们的文章。 4. 冥顽:愚昧而顽固。 5. 杀之非不仁:杀了他,也不失为一种仁慈。 6. 遥遥:形容距离遥远。 7. 继韩:指继任者,这里代指韩愈。 8. 独鬼:指独自来害人的鬼怪。 9. 贤使君:指前任的贤明君主。 10. 驱去旋复来
【注释】 1. 说潮:潮州方言,指潮州。五古,五言绝句。七:诗的第七个字是第七个字的序数,这里指这首诗是《说潮》组诗中的第七首。戊戌:清朝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稿:未完成的草稿,这里是手稿的意思。 2. 宋南遂不北:宋朝的南方没有到北方去。宋国在今天的河南省一带,而南宋偏安于东南一隅,没有北上抗金。 3. 有将而无相:有将领,但没有丞相。 4. 哀哉赵元镇:悲哀啊!赵元镇
说潮五古十七首 其三 文翁昔化蜀,相如为之师。 放诞犊鼻人,高文千秋垂。 韩公启潮教,赵子寔所资。 平生磊落况,见公所遗诗。 翻然大海南,持文弄珠嬉。 维海气为潮,变化生雄奇。 公文得其气,遂起八代衰。 况乃生其间,御气出骤驰。 径当走籍湜,上与公追随。 惜哉不从公,匿采沈海湄。 遗文遂零落,片羽世尚疑。 注释译文: 文翁曾在四川教化人民,司马相如曾拜他为师。这位放荡不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