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绶
飒飒霜风劲。恁无端、秋心摇碎,香盟篆冷。极目寒江烟水阔,望断弄珠人影。似半枕、游仙难证。爪雪空留肠九转,指翠微、一角斜阳暝。津鼓促,乱愁竞。 译文: 飒飒的霜风劲吹过来,你无心无意地搅动了我那秋天的心事,使得我们的爱情誓言如同被寒冷的篆刻所冻僵一样变得冰冷而无力。我极目远眺,只见一片宽阔的寒江,江面上烟雾弥漫,视线尽头也看不到你的踪影。仿佛半睡半醒间,我在梦中游历了仙境,却难以与你相见。
浪淘沙 · 江天暮雪江阔水云宽。暮景萧然。花飞六出玉成团。风急潮回沙不起,压损琅玕。 暝色上层峦。木叶声乾。踏枝翠羽不知寒。唤醒梅魂红欲绽,瞥眼春还。 注释翻译: 江阔水云宽。暮景萧然。花飞六出玉成团。风急潮回沙不起,压损琅玕。 注释翻译:江面宽阔,水波浩渺,云雾弥漫,傍晚的景象显得萧条凄凉。雪花飘落如同玉石一样晶莹剔透地堆积在一起。风势迅猛,潮汐退去,河床的沙子没有露出来,仿佛被积雪掩埋了一般
明月生南浦,远浦归帆 望里江光明似镜。一叶孤帆,摇曳斜阳影。听水听风愁未稳。个侬归计今番准。 知否小楼人瘦损。说与归期,好共樵青等。别绪乡心消不尽。故乡无恙鸥盟证。 注释: 1. 明月生南浦:月亮升起在南方的浦口。 2. 远浦归帆:远处的船只驶向港口。 3. 望里江光明似镜:望着远方明亮的江面,像一面镜子一样。 4. 一个叶子,孤帆:形容船很小,只有一只船,船上只有一个船员。 5. 摇曳斜阳影
【注释】 ①喜迁莺:词牌名。双调六十五字,上下片各四仄韵。②夜初长:夜深了。③灯欲尽:灯火将要燃尽。④罗衣:指女子的衣服。⑤雁归时:指秋季,因雁南飞,故称秋天为“雁归”。⑥梦成烟:指梦已化为云烟。⑦著:附着。⑧蛩(qióng穹):即蟋蟀,一种昆虫。⑨玉绳:北斗七星中的一条线,又称作斗杓或天枢。⑩凭倦玉绳低:靠在疲倦的玉绳上,形容深夜不寐之状。⑩下楼西:指月亮从楼西边落下。 【赏析】
南柯子 · 烟寺晚钟 径曲松花落,林疏塔影红。云深何处梵王宫。 注释:山路弯弯曲曲,松树林间花瓣飘落;树木稀疏,可以看到远处的塔楼在夕阳下显得格外红艳。云雾缭绕之中,究竟在哪里呢?那里是佛教圣地,也是佛祖的住所。 敲破尘心清夜、一声钟。 注释:夜晚,当钟声响起,那声音如同敲打着尘世的心,让人感到心灵得到了净化。 断续随风度,相思有梦通。 注释:风儿断断续续地吹过,仿佛是思念之人的心跳
《卜算子·书怀》是宋代女词人朱淑真的作品。此词上片以雁信无来反衬词人对丈夫的思念,下片写梧桐夜雨、清冷月色,借景抒情,表达词人因思乡而不得寐的痛苦心情。全词语言清新,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别开生面的佳作。 诗词原文: 秋似有心来,雁竟无书至。独自凭栏忆旧游,越恁添离思。 疏雨滴梧桐,淡月明幽砌。一片蛩声和笛声,不许愁人睡。 注释译文: 秋意如有意般来到,但鸿雁却无消息传来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百字令·奉怀云裳姨母》。以下是诗句释义和译文,同时附上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注释】 1. 湘帘卷处:湘帘,指湖南地区的窗户上的帘子,此处借以代指湖南。 2. 西风:秋风,秋天的风。 3. 落叶:秋天树叶变黄、飘落的景象。 4. 砧声:古代妇女在秋夜捣衣时敲击石头的声音。 5. 月影:月亮投射的影子。 6. 鳞鸿:指书信,比喻远方来的信使。 7. 篆字:印章上的文字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内容、语言和思想情感。 (1) “倩影迷离,东风料峭”意思是:倩影朦胧,东风料峭,春天的景色令人陶醉。“倩影”,指美丽的女子,迷离,模糊不清,料峭,形容春风寒冷,此句写春天的景象。 (2) “清明过后园林好”意思是:清明过后,园里的树木繁茂,景色优美。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冬至后第104天,斗指丁,太阳黄经为15°,于公历4月4日或5日开始,故又称踏青节
浪淘沙 · 春夜 香雾湿红英。玉漏初停。庭闲如水竹声清。人在隔花栏畔倚,倩影伶俜。 夜静罢调笙。月上疏棂。微风轻扬绣帘旌。料峭春寒欺薄袂,逼醒馀酲。 注释: - 香雾湿红英:形容花朵在夜晚的香气中散发出迷人的气息。 - 玉漏初停:指计时器停止滴答的声音,暗示时间的流逝。 - 庭闲如水竹声清:庭院宁静如水,竹叶沙沙作响,声音清脆悦耳。 - 人在隔花栏畔倚:有人在花栏杆边上静静地站着。 -
【解析】 此词作于淳熙八年(1181)作者与堂兄莲舫同游摄山时,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登高望远之景,下片写观景所思、所作。全词以“秋日”为题,描写了作者在秋日里登高望远所见之景,抒发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认丹崖翠巘影钩连,别有洞中天。”意思是说,我辨认出那丹崖翠嶂的影子勾勒着山峰相连,仿佛另有一个洞府中的天宇。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作者看到丹崖翠嶂的影子勾勒着山峰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