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运
渐觉新寒上被池,曲屏山亚梦云敧。 团团明月影愁窥。试展眉图迷眼缬,暗移裙钗惜腰肢。刀圭难已有情痴。 译文注释: 1. 渐觉新寒上被池,曲屏山亚梦云敧:逐渐感觉到寒冷,仿佛被池水浸透;屏风上的山形似在云端中弯曲。 2. 团团明月影愁窥:月亮的影子圆圆地投射出来,让人感到忧愁。 3. 试展眉图迷眼缬,暗移裙钗惜腰肢:试着展开画眉图,眼睛被五彩斑斓的图案所吸引;悄悄地移动裙子和头饰,珍惜自己的身材。
注释:不要再登高凭吊,因为天涯的草色已到暮色。乱山无数,云意悠闲如此。 一只扁舟在江上漂泊,梦中来到那寻找诗歌的地方。愁绪不断,鸿雁叫声凄凉,寂寞如龙湫雨声。 赏析:此诗作于淳熙五年(1178年)春。诗人当时闲居建阳,有感于秋岩之景,遂作此词。 起拍“莫更凭高”,是说不要再去凭吊那些荒凉萧条的古迹了。“阑珊”二字,点出时当晚春,草色渐黄,天已黄昏。“天涯”句,承上启下,既指眼前之景
【诗句释义】 1. 淡蛾山色入画真,扑游衫、都是翠痕:淡妆的眉毛如远山般清秀,穿着游子之衣,衣上都有淡淡的痕迹。 2. 写不尽、幽修意,把诗魂、分付断云:写不尽的是那深深的幽雅之情,将诗魂都寄托于飘渺的白云之间。 3. 软红眯眼长安市,底相看、还似故人:在繁华的长安城中,看着那些繁华的景象,我仿佛看到了我的老友。 4. 乍忆得、妆台畔,点吴娘、眉黛晕新:突然回想起那个在梳妆台旁,画着新眉的女子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又名“忆秦娥”、“锦缠道”等。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 霜信骤:突然降下的寒露(秋霜)。 惊秋:指深秋时节。 藕:莲花的根茎。这里指莲藕。 君:对人的尊称。 人世悲欢:指世间的喜怒哀乐。 宝玦(jue):古时佩玉的一种,形状像环形的玉器。 珊瑚:一种有彩色花纹的宝石,这里代指珍贵的宝物。 五陵:长安附近五个陵墓,泛指贵族豪门聚居的地方。 赏析:
暮冬时节,我忙碌地往返奔波,为何?因为我多时以来,牙齿都冻得发冷。先生(指辛弃疾)疏放自在,就像天慵懒一样,沉醉于酒乡中,逍遥闲散,无忧无虑。 我把三百瓮的黄齑(ji 齑,一种发酵的食品)作为食料,这已经足够了我。但是,我仍然在思考着如何摆脱穷困与通达之间的境地。当我忘却世俗的机巧,静观秋水之景时,我得意洋洋地欣赏大槐树之美景。 【赏析】: 这是一首拟作词,以稼轩自况
这首诗是一首模拟樵夫之歌的词,其内容和风格都十分独特。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人生行乐,老子婆娑歌带索: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行乐"意味着享受生活,"老子"则是诗人自称,表示自己虽然年纪大但还是喜欢生活。"婆娑歌带索"形容的是诗人在山林间自由自在地唱歌的情景,"带索"可能是指携带着绳索等工具。 2. 苍鹘参军,竿木逢场底是真: "苍鹘参军"可能是借用了古代的词汇
【注释】 齐天乐:词牌名,又名“庆清朝”、“汉宫春”等。双调,六十四字,上片八句四仄韵,下片八句六仄韵。 马神庙:即马神祠,祀马伏波。 海棠:此指梨花。 百年故物:百年之前就已存在的古物。 意古微日吟赏:沉浸在古雅的意境中吟咏欣赏。 拟此待和:拟作一首以相酬答。 艳阳:明媚的阳光。 琼姬:美女的代称。 绣幄:刺绣的帐子,泛指华丽的帷帐。 箫台:古代奏乐处。 繁华:繁花似锦的景色。 承恩
【注释】 1. 日望楼:即望江楼,在今南京市秦淮河北岸,是古都南京的重要建筑。 2. 俯危楼、罗云四卷、玉檠高挂:俯危楼,指日望楼;罗云,形容天空中的云彩;玉檠,指明月。 3. 袢暑人闲销欲尽,凉韵未秋先借:炎热的夏天过去,人们消暑的欲望也随之减少。凉爽的气息还未到秋天就已先被借用了。 4. 银汉、沈沈西泻:银河,即天河;沈沈,形容银河的流动声。 5. 凝白阑干尘不到:凝白阑干
卜算子·拟萧闲 把酒酹黄花,人尽陶彭泽。三径无资也是归,此意谁能得。 漫颂北风诗,自愧南村宅。凭仗秋山为解嘲,明秀森寒碧。 注释:把酒杯对着黄色的菊花,就像古代的陶渊明一样。没有钱财,回家的道路也没有资金支持。我的意思是别人都理解不了的,只有你自己能体会到。只是随便吟诵北方的诗歌,却觉得自己住在南方的小村庄里很惭愧。依靠着秋天的山来为自己解嘲,虽然美丽但却是寒冷的绿色。赏析
【注释】 三姝媚(wǔ shū mèi):词牌名,又名“秋香深渡”、“惜秋华”等。双调,九十七字,上片四平韵,下片五仄韵。上下片各六句、四仄韵。此调以李清照的《醉花阴》为正体,另有《蕙风香社》注本、《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五等变格。 次珊读唐人息夫人不言赋:次珊读了唐代的息夫人不言语的赋文。 有感于外结舌而内结肠:指息夫人面对丈夫的背叛时,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内心却充满了悲伤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