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学洢
【注释】 和陶饮酒 其六束装驾言迈,未知向谁是。 此中有真辩,而无关誉毁。 斯道大路然,驱车独行尔。 冷暖还自知,今人自罗绮。 赏析: “束装”是整理装束的意思,指诗人准备启程了。“驾言迈”是驾车出发的意思。“未知向谁是”的意思是不知将去何处,意即不知道目的地。“此中有真辩”的意思是这里面有真正的辩论,意即这里有真理的论辩,但与世俗的誉毁没有关系。“斯道大路然”的意思是这种道路(指真理)是广大的
【注释】 和陶饮酒二十首:晋陶渊明的诗歌集。 时俗竞工巧:当时世俗都追求精巧。 丧乃真:失去了真实。 自:从。解啼笑:解除了人世间的一切欢乐。 浑沌:混沌。失去淳朴。 江河日趋下:指社会风气日下,道德沦丧。 衣冠日趋新:指人们服饰华丽而浮华不实。 桃花开:指春天的到来。 慨然思避秦:感慨时光易逝,人生苦短,不如避世隐居。 汨泥涂:被污泥浊水所染。否:指不得意的时候。 随飘尘:随着世俗的变化而飘荡
【注释】 忽忽:恍惚不定的样子。天一隅:天边一角,指天边。阻修:谓路险难行。去去:表示要远行。騕袅:骏马疾走貌。鞭长驱:犹长驱直进,指策马飞奔。向谓万里长:以前以为可以奔驰千里。转盼:回望。归其居:回到家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陶渊明饮酒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饮酒·其七》)的继承和发展。 此诗开头二句写诗人在旅途上的思绪
【赏析】 此诗为和陶饮酒之作。诗人以酒会友,与陶潜的《和郭主簿》有相似之处,然陶诗多写隐居之乐,而此诗则多写宴饮之欢。诗人在宴集之际,心情舒畅,兴致盎然,故其诗句也显得轻快活泼。 首句“离索亦已久”,即言与朋友相别已久,久别重逢,自然高兴。次句“好客相与至”,即说主人热情地接待客人。“相与至”三字,表明宴饮的热闹场面。第三句是说:美酒摆在前面,主人却独自先醉了。这句诗既表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
【注释】 秋风亦云厉:秋风也变得猛烈起来。厉,猛烈。 槁叶盈我宅:枯枝败叶满屋,形容萧索凄凉。 黄鸟无馀声:黄鸟的鸣叫声已听不到了。余声,声音之余韵。 玄鸟有遗迹:黑色的燕子在巢里留下了痕迹。玄鸟,燕子的一种,这里指燕子。 嗟我何规规,敢惮千与百:叹息自己为什么如此拘谨?难道还怕那一千两和一万两吗(指钱财)?规规,畏缩的样子。惮,害怕。 秋深气微寒,秋尽雪将白:秋天的深秋,气候渐冷,天气将转凉
读书荒寺隈,居止近人境。 身在糟醨中,未敢傲独醒。 矢志程先民,迩言或不领。 至人能敛锷,余乃无馀颖。 安得一豁然,明月与同炳。 【注释】 1. 和陶饮酒(和陶:即和陶渊明的诗作。) 2. 其十三:是组诗中的第十三首。 3. 读书荒寺隈:指读书时,身处偏僻的寺庙之中。 4. 居止近人境:居住的地方离人间不远。 5. 身在糟醨中:比喻处境艰难。 6. 未敢傲独醒:不敢独自高傲地清醒。 7.
【注释】 和陶饮酒:以陶渊明的诗作“饮酒”为韵而作。其十二:指陶渊明的《饮酒》之第十二首。匡坐:即端坐,端起身体正襟危坐。颔(hàn)首:点头。解:理解,领会。安得:如何得到。心斋:道家语,即心中斋戒,清静无为。方寸:心房或心坎,这里代指心灵,心性。微光:微弱的光点。瞑眩疾乃瘳(chōu):病重的人眼昏头昏,久之自然痊愈。瞑眩,病重目昏。瘳,治愈。不我欺:古人说“人非圣贤,熟能无过”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诗,每一句的字数都是五字,共四句。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顽隐耻泉石,鳏官耻荣仕。 顽隐耻泉石,鳏官耻荣仕。 顽隐:指顽固地隐居不仕。泉石:指隐居的地方,通常用来形容清静、幽美的环境。 鳏官:指单身的官员,没有配偶的官员。耻荣仕:指耻于做官,因为做官意味着要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但同时可能也会失去自由和个人时间。 当余无事时,世纷孰缠已。 当余无事时,世纷孰缠已。 当余
【注释】 ①斗室:小房间。小有天:小而有天地之气象,指空间很小。空庭:空荡的庭院。②青箱:古代的书箱。③一叶:一本。周易:指《易经》,即《易》。知:知晓,了解。前林通:《易》中的道理可以与自然万物相通。④萧疏:形容秋树枝叶稀疏。③茨:一种植物,用其皮为屋顶。三三五五弓:形容房屋简陋。⑤“和陶”句:意言诗人与陶渊明饮酒赋诗,相互交流心得。 【译文】 我住在一个狭小的小屋里,但仿佛有宇宙的广阔
问余何所好,所好在六经。 译文:问我有什么喜好,我喜好的是六经。 注释: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六经的热爱与尊崇,六经包括《诗》、《书》、《礼》、《易》、《春秋》和《乐》,是古代儒家经典著作的总称。 不作亦不述,好古未有成。 译文:我不创作也不叙述,喜欢古学却没有成就。 注释:诗人表明自己虽然喜爱古典学问,但并未付诸实践,也未取得什么成就,表现出一种遗憾之情。 笑彼百家言,戛戛纷所更。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