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樾
【注释】: ①李筱泉中丞:指李时勉。见周紫芝《竹坡诗话》卷上,“李中丞时勉”即李时勉,字伯纪,号筱泉。②鸣驺:古时贵族的马车前套马,以四匹良马拉车,谓之“驷”,驾四马之车,故曰“鸣驺”。③湖上舟:泛指乘坐船只。④半日清游:半天时间来此游玩。⑤玉宇琼楼:指湖上的宫殿楼阁。⑥双桨:船桨。⑦中流:江、河或湖的中心部位。⑧登楼:“登楼”是动词,登高而望的意思。《文选·张衡<东京赋>》:“观云物,览群山
【译文】 徐娘已经半老,云鬓风鬟都显得憔悴。还依赖春风的弦索,小作生涯。听说当年,她的艳名曾经传遍苏台。在灯船上游览虎丘山,乘坐着香车到鹤市游玩,她是第一金钗。 往日的事情已不再存在,盛年难再,让人感到悲哀。问何处是枇杷门巷,杨柳楼台,我也已经飘零。酒边清泪难以揩拭。美人迟暮,英雄老去,一样的情怀。 【注释】 1. 徐娘:指歌妓。 2. 半老:指中年。 3. 云鬓风鬟:指女子的头发。 4.
【译文】 紫泥封书天已降,凤鸾舞飞十五年。先皇天语发缄时,还是先皇天语在。鼎湖龙去也乌号苦,科名留付旧臣中。今日龙章照蓬户,青灯黄卷此恨几能补?西风空展拜松楸暮。 注释 感皇恩:词牌名。又名“贺圣朝”、“瑞鹤仙”。双调,九十七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五仄韵。 天上:天庭。 紫泥封:用紫色丝帛密封的诏书。 天上紫泥封:指皇帝的诏书。 凤鸾飞舞:凤凰和鸾鸟在空中飞翔。 十五年来:十五年间。 如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此题的解答,需要熟悉诗歌的内容、主题、思想情感等。同时要结合作者及写作背景来理解。本诗首二句交代了词人游览的地方是苏州西湖,接着描绘了湖边景色,“康乐行窝”“达摩芦叶”,点明了地点和时间。三到五句写景抒情,表达了词人的豪情壮志。接下来写往昔的风流事,抒发了感慨。最后两句写自己凭栏远眺,表达出一种孤独寂寞之感。 【答案】 译文:我移步障,漫步西子湖畔
瑶华慢·十月十日与内子坐小舟泛西湖看月 译文: 风清月白,如此良宵,算人生能几。扁舟一叶,云水外、摇过湖心亭子。橹声轧轧,把鸥鹭、联翩惊起。隔暮烟、回望红窗,认得读书灯是。 天边何处琼楼,叹一落红尘,光景弹指。今宵明月,应笑我、换了鬓青眉翠。嫦娥休妒,让我辈、人间游戏。倚绮窗、共玩冰轮,约略前生犹记。 注释: 1. 风清月白:形容天气晴朗,月光明亮。 2. 良宵:美好的夜晚。 3.
【注释】 1. 绿意咏菜:以绿色为题的咏物诗。咏,吟咏。 2. 枝枝嫩绿:形容菜叶鲜嫩翠绿、生机勃勃。 3. 向竹篱小圃,鸭嘴亲斸:指在竹林小院里亲手种植蔬菜。 4. 付与厨娘:交给厨房里的厨师。 5. 琼瑶:美玉。这里代指蔬菜。 6. 珍重素心盈掬:意思是珍惜这一颗颗充满营养的蔬菜。 7. 安排翠釜休轻戛(jiá):准备翠绿色的锅具,不要随意敲打。 8. 玉脂酣足:比喻烹饪出美味佳肴
诗句解读与分析: 1. 首句“书生自怜。” - “自怜”意味着诗人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悲哀或自省。书生通常指的是古代的知识分子或读书人,他们可能对自己的生活境遇感到不满或反思。 2. 第二句“芸窗十年。” - “芸窗”指书斋中的书窗,暗示了诗人长时间专注于书籍和学问。十年在这里可能是一个象征性的表达,表示诗人在书中度过的漫长时光。 3. 第三句“也曾献赋金銮。” -
【注释】 1. 南朝:指宋朝,宋与南朝在历史上是对立的。 2. 五国城:指金陵(今南京)。 3. 九哥:指南朝时梁武帝萧衍的小名。 4. 蹉跎:耽误,虚度时光。 5. 孟婆婆:即孟婆,传说中能喝下忘前生之事的汤水的人。 6. 茅檐:草屋的檐。 7. 腊鼓:古代用兽皮制成、冬夏都击打的音乐器。 8. 工作合:即“工合”,旧时民间组织。 9. 玉门:指玉门关。 10. 仗神风一夕转明驼
【注释】 1. 居奇取盈:指投机倒把,谋取暴利。 2. 持筹最精:比喻有本领,善于计算。 3. 拥场十载经营:指经商十年。 4. 喜黄金满籯:意为高兴得金子满仓,形容财富丰厚。 5. 锥刀枉争:意思是说即使像锥子和刀子那样微小的工具也不值得争夺。 6. 门庭早更:意为家门常开,没有固定时间。 7. 横财三十炉成:指聚敛的钱财多得可以炼制三十个炉子。 8. 铸何人姓名:意指铸成的铜器上刻着谁的名字
【注释】 ①冻合:指冻得像凝固了一样。○:指笔。 ②青琐:古宫门上的铜环,因呈青色而得名。 【赏析】 此词写闺中女子对梅花的欣赏和赞美。上片写她听到风声后,就感到冷;下片写她的活动,又见梅花开放。全词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描写了梅花的动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