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匪石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诗句的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江花月夜景的词,“重见合魂销”一句是全词的关键。“魂销”指魂魄都融化了,形容被美景所打动,心神为之一醉,不能自已。“殢人娇”是说人因受此美景的感染而娇媚如花。 【答案】 ①出谷莺调舌——莺儿在山谷里啼声婉转,仿佛在说话。 ②临风柳亸腰——杨柳随风轻摆着腰肢。 ③重见合魂销——再次见到这样的景色,连魂魄都要销魂了。
【注释】: 1. 恻恻轻寒珠帘卷:形容天气清冷,珠帘轻轻被风掀起。 2. 南楼夜笛,引关山怨:指在南楼吹起的笛声,引发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3. 荡晴空,飞归雁:描写晴朗的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大雁。 4. 阵云乱:形容天空中乌云密布。 5. 终古龙沙雪,梦中远:指永远的沙漠和遥远的地方都在梦中出现。 6. 花外东风紧,又春晚:指春天已经来临,但花儿盛开的景色并不明显。 7. 万感人间,未语先肠断
南歌子 啮锁金蟾在,衔书翠鸟回。疑是复疑非。 红楼相望冷,雨霏霏。 注释 - 啮锁金蟾:指月亮或星星形状的金蟾,象征美好与希望。 - 衔书翠鸟:指鸟儿嘴里叼着信件或信物,象征消息、消息传递。 - 红楼相望:指高楼相互映衬,形成美丽的画面。 - 雨霏霏:雨下得很大,连绵不绝。 赏析 此词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文化氛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
诗句释义: 霓裳中序第一 垂杨旧巷陌。醉拂长条曾送客。残梦欲寻未得。但人面去年,灯花今夕。 金衣自惜。照酒卮、襟泪犹湿。东篱下、一丛晚菊,隐约酿寒色。 萧瑟。暮年词笔。冷眼看、长安似弈。登高谁赋故国。 尺锦书迟,古镜尘积。数声风外笛。正万里、蟾光弄白。 苍葭老、丹枫如画,去棹水云隔。 译文: 在垂杨柳的小巷里,我醉意朦胧地抚摸着长条,曾经送别过友人。残留的梦境想要寻找却未能找到。只是看到人的脸庞
【注释】 1. 留客住:挽留客人留宿。2. 远书到:远方的书信到来。3. 算此行、并无多别:算来这次出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4. 凭归燕,与话人间离抱:依靠着归巢的燕子,诉说人间别离的痛苦。5. 清霜渐入明镜:清凉的寒霜渐渐侵入明亮的镜子。6. 暮雨深锁重门情悄悄:傍晚的细雨重重地封锁了重门,使情感悄悄地更加浓密。7. 芳华自惜:花开花落自有其自然规律,我自珍爱青春美好。8. 问沾襟
晚风急吹,乌云一夜之间遮蔽了天空。渺远的城郭在何处?秋天的光辉淡入冥鸿。如雨打林叶般惊扰寒飚,满天寒色染红江枫。感幽独、望断斜阳,还倚疏篷。 闲居无事,悄悄凝思:百草千花,都习惯于春日的恩赐。暖意谁吹,花瓣上祝愿东风。井气潜伏于地下酝酿新绿色,烛心夜长寄托着余红。微香渡过、重帘放晴,长久地保护芙蓉。 译文: 傍晚时分,号角声急促响起,乌云在一夜之间遮蔽了天空。遥远的城楼在哪里呢
【译文】 流年似水,逝去的岁月在山谷中回荡着微弱的声音,而尘世的喧嚣已远离。窗外,落叶敲打窗户,呼啸的秋风撼动着枕头催人入梦。独自拥坐在高台之上,面对着满是琴弦的琴瑟。斜月温柔地为人们留下了倩影。 双燕归来,但那曾经的巢居早已不再存在。小炉上的残烟,如云般轻薄。转眼间,已是蓬山迢递,不知素书托付何人。痴语问宫沟,断红犹恋芳约。 【赏析】 此词上片写景抒情。开头三句写时间的推移、环境的沉寂
【注释】 冉冉:慢慢。游蜂:蜜蜂。穿户牖:穿过窗户。日影移砖:阳光映在窗上的光影移动。绿树笼清昼:树木环绕着明亮的上午时光。几度:几次。镜中不见微波皱:镜子里看不到水面的波纹。微风:轻微的风,指风雨。短梦惊鸳:梦中鸳鸯被惊醒。泪战:泪水打湿了荷花。柔肠:柔弱而缠绵的情怀。君知否:你能理解吗? 【译文】 缓缓飞来采蜜的蜜蜂,穿过窗子。阳光照在窗上的影子移动,绿树环绕着清晨的时光。我看着花开花又落
【注释】 念奴娇·过十刹海:这是一首词,是作者游览杭州西湖的名篇。十刹,即十座寺庙。海,指杭州西湖。 一畦晚稻:指湖边的稻田。 镜波澄碧:水波像镜子一样清澈碧绿。 浸宫墙倒影:倒映在宫墙上的水波。 夹岸垂杨青未了:两岸的杨柳树翠绿欲滴。 画鹢(yì)朝飞:用“鹢”指船。画鹢,一种美丽的船。 珠帘暮卷:夕阳西下时,船上的珠帘收起。 阴晴雨:天气变化不定。 湖山无恙:西湖的山水依旧美丽如旧。 贞元侣
紫萸香慢 · 癸亥重九,独游琼岛 照回漪,沿堤疏蓼,入门已觉秋深。为层台高峙,引游屐,一登临。未信无多风雨,竟波兼天涌,地接云阴。更萧萧万木,聒耳作龙吟。渺众虑、有人感音。侵寻。往事烟沉。篱菊采与谁簪。剩横空几点,飞鸿瞥影,如诉离襟。倚风独思鲈鲙,正红树,遍江浔。尽南枝、故巢犹在,夜寒霜重,鸣鹤归后疑喑。肠断自今。 注释: 1. 紫阳香慢:词牌名。 2. 癸亥:干支纪年,即农历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