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匪石
四园竹 梅风送溽,昼静水沉微。藓痕四壁,云气半帘,浓绿侵诗。余润含,零雨歇,长虹渐起,暖寒衣袂先知。 断肠时。朝昏换几阴晴,楼台镇锁葳蕤。乍过行春旧地,巢燕梁空,暗落香泥。如梦里,梦又窄、林蝉处处嘶。 注释: 1. 梅风送溽:指梅树的花香在潮湿的空气中飘散开来。溽,湿润。 2. 昼静水沉微:形容水面平静,光线柔和,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3. 藓痕四壁,云气半帘
冉冉斜晖,滔滔逝水,花影雾中重看。 注释:渐渐地夕阳西沉,滔滔不绝的流水向东流去,花影在雾气中显得朦胧而美丽。 书城坐拥,人海深藏,未觉年芳催换。 注释:坐在书城里,四周被人群包围着,不觉得时间过得很快,青春已经被催走了。 旧顿劫尘渐冷,樊楼夜灯仍烂。 注释:过去的热闹已经变得冷漠,但是樊楼里的夜灯仍然明亮。 问阵鸿、为底凌云作势,频写离怨。 注释:向天空中的大鸟发出挑战,为什么要这样做
木兰花慢 · 追念成赋 【注释】 ①彊村翁:指南宋诗人刘克庄。下世:辞官归居。②成赋:作诗追悼。 【译文】 鹧鸪声不作鸣,令人悲怆的分别,回忆起冬日的分际。驾着四匹马拉着的车,就像千里苍龙;驾着九天的玄鹤,好像满天云暗尘昏。没有渡口可以停靠。挂帆出世,在山丘间,重访江上的人。真是迷途难返、唱倦了阳关曲的白头人,谁去论说这些心事?洲苹,指水草丰美的河洲。④方诸:传说中夏禹铸十二金人以镇四方之妖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词,上片写春花飘飞,柳丝垂落,燕穿帘来去,回忆当年游宴的情景。下片写江南的烟芜如织,故国心事重重,夜深邀月,暗惊塞管。 “绛都春”,本名《绛都春令》,是北宋张先的词牌名。 “飞花泪溅”:飞花,即飞花堕絮,形容花瓣随风起舞的样子。“正云里凤城,轻阴催晚”,这两句写春花在暮色中飘飞落下,仿佛有泪滴溅落一般。“凤城”,指汴京(今河南开封)。“凤城”,古称京城,这里代指汴京。
【注释】 红豆相思树:红豆,即赤小豆,古人常用它来表示相思。 青荷宛转丝:指女子梳妆时用青绿色的荷叶作的细长发簪。 归信故迟迟:归信,指书信。迟迟,拖延的样子。 玉颜憔悴损:玉颜,指女子的容颜。憔悴,形容因忧愁而面容消瘦。 强禁持:勉强忍住不哭。 【赏析】 《南歌子》是一首写闺情的词。上片写思妇对丈夫的思念和盼望。下片写思夫的愁绪与苦衷。全词写得委婉细腻,缠绵悱恻。 “南歌子”为唐教坊曲名
【解析】 本词上阕写送别,下阕写别情。全词以“南歌子”为题,是因词中有“南”字。此调又名“南乡子”“忆秦娥”。唐教坊曲名。本词上阕写送别之景:驿道狭窄,秋风劲寒;翠辇出阳关(指长安),西风中琵琶弦上泪痕斑斑。下阕写别情:不忍弹拨《阳关三叠》的悲凉曲调。“南歌子”三句点明题目和时间、地点、事件等要素。上片头句交代了离别的时间和地点:“驿路羊肠窄,西风马首寒。”驿路狭窄,天气寒冷
【注释】 1. 兰陵王:词牌名。 2. 柳:柳絮,柳絮飘飞,春末夏初的景象。 3. 翠羽金缕:形容柳树颜色鲜艳,枝条柔美。 4. 东城树:指柳树。 5. 宿雨朝烟过寒食:宿雨未干,朝雾缭绕,过了寒食节。寒食节为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代习俗有禁火寒食的习惯。 6. 飞花:落花。 7. 尘梁燕迹:尘封的屋梁上留有燕子筑巢的痕迹。 8. 青芜地:青色的草地。 9. 单衣:薄衣。 10. 看远岸嘶骢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关键句“娟娟明月影,出东墙。”理解全诗意思,并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进行赏析。 “南歌子”,词调名,又名“南乡子”“南歌子慢”。《尊前集》入“中吕调”。双调六十四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上片首二句写苏小门前的柳树,罗敷陌上的桑树。“南歌”、“北舞”都是古代民间歌舞,“门柳”、“陌桑”则分别指家门前的杨柳和村头的桑树
湘江静·和梅溪 傍柳移舟风过浦。借新凉、片云留驻。丛荷半委,衰兰暗泣,称悲秋词句。客燕识归程,西风外、联翩飞去。明霞送晚,回波照人,依稀认,梦游处。 注释:在柳树旁移动船只穿过江面,微风拂过水面带来清凉之感。天空中的一片云彩仿佛停留片刻,似乎为这美好的景色增添了几分诗意。荷叶半枯萎,兰花也在默默流泪,似乎在为秋天的到来而悲伤。燕子知道回家的路线,在西风中翩翩起舞地飞去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找出相应的诗句和含义,然后与选项表述的进行比对即可。 “记牛山绝顶,每持泪,饯重阳”意思是:每逢登临牛山之巅,我常常凭吊故土、泪洒重阳。牛山即指牛首山,在今河南省固始县西南。《左传·宣公十二年》:“秋八月,宋人以齐师、陈师、蔡师伐郑……楚共王救郑……宋公将战,司马子鱼曰:‘古者作战,逐奔不过百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