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牛山绝顶,每持泪,饯重阳。又一抹秋烟,两开丛菊,帘卷西堂。行行。唳空雁过,带斜晖、阵影入苍茫。边讯瓜期柳戍,归心菰饭莼乡。霓裳。
吹下天阊。邀玉笛,动明珰。问能几消磨,前宵微雨,昨夜繁霜。思量。岁寒近也,舞西风、庭树叶初黄。无醉无醒最好,此时此会休忘。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找出相应的诗句和含义,然后与选项表述的进行比对即可。
“记牛山绝顶,每持泪,饯重阳”意思是:每逢登临牛山之巅,我常常凭吊故土、泪洒重阳。牛山即指牛首山,在今河南省固始县西南。《左传·宣公十二年》:“秋八月,宋人以齐师、陈师、蔡师伐郑……楚共王救郑……宋公将战,司马子鱼曰:‘古者作战,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八途。‘……”牛山,即指宋地。此处用典,表达作者怀念故国之情。“又一抹秋烟,两开丛菊,帘卷西堂”意思是:秋风吹拂着一阵阵轻烟,菊花开放了,帘子卷起。这里描写的是深秋季节里,诗人重游故园,看到满园繁菊盛开,顿感欣喜。
“行行。唳空雁过,带斜晖、阵影入苍茫”意思是:一行行大雁飞过天际。傍晚时分,斜晖映照着空中的雁群,它们排成整齐的队伍,向着苍茫的天空飞去。这句写大雁南归的景象,也暗寓自己的思归之情。“边讯瓜期柳戍,归心菰饭莼乡”意思是:边关有战事传来,家乡来信说好等秋天一起归家,可是如今身在异乡,只能望眼欲穿,盼望家乡的消息。
“霓裳。吹下天阊。邀玉笛,动明珰”意思是:那如霓裳羽衣般美丽的乐曲从天上传来,邀请玉笛奏出,使明珰(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为之动情。这里的“霓裳”,是唐明皇时的歌舞曲名,后被用来形容音乐美妙动听,也用以比喻歌声。“问能几消磨,前宵微雨,昨夜繁霜”意思是:你还能有多少时间来消磨?前夜的小雨,昨夜的寒霜。这一句中运用反诘语气,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思量。岁寒近也,舞西风、庭树叶初黄”意思是:想想看吧,岁寒已至啊!此时庭院里的梧桐叶子已经由绿转黄。这一句是说时光匆匆,转眼已是深秋时节。
“无醉无醒最好,此时此会休忘”意思是:不醉不醒最好,不要辜负了这美好的相聚时刻。这是诗人对友人的挽留和祝福之语。
【答案】
《木兰花慢》,词牌名。双调,九十五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五仄韵。上片四句一韵或三句一韵,下片三句一韵或二句一韵。
“记牛山绝顶,每持泪,饯重阳”意思是:每次登上牛山之巅,我总是禁不住泪流满面,为重阳佳节设酒饯送。牛山即指牛首山,在今河南省固始县西南。《左传·宣公十二年》:“秋八月,宋人以齐师、陈师、蔡师伐郑……楚共王救郑……宋公将战,司马子鱼曰:‘古者作战,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八途。‘……”
“又一抹秋烟,两开丛菊,帘卷西堂”意思是:秋风吹拂着一阵阵轻烟,菊花开放了,帘子卷起。这里描写的是深秋季节里,诗人重游故园,看到满园繁菊盛开,顿感欣喜。
“行行。唳空雁过,带斜晖、阵影入苍茫”意思是:一行行大雁飞过天际。傍晚时分,斜晖映照着空中的雁群,它们排成整齐的队伍,向着苍茫的天空飞去。这句写大雁南归的景象,也暗寓自己的思归之情。
“边讯瓜期柳戍,归心菰饭莼乡”意思是:边关有战事传来,家乡来信说好等秋天一起归家,可是如今身在异乡,只能望眼欲穿,盼望家乡的消息。
“霓裳。吹下天阊。邀玉笛,动明珰”意思是:那如霓裳羽衣般美丽的乐曲从天上传来,邀请玉笛奏出,使明珰为之动情。这里的“霓裳”,是唐明皇时的歌舞曲名,后被用来形容音乐美妙动听,也用以比喻歌声。“问能几消磨,前宵微雨,昨夜繁霜”意思是:你还能有多少时间来消磨?前夜的小雨,昨夜的寒霜。这一句中运用反诘语气,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思量。岁寒近也,舞西风、庭树叶初黄”意思是:想想看吧,岁寒已至啊!此时庭院里的梧桐叶子已经由绿转黄。这一句是说时光匆匆,转眼已是深秋时节。
“无醉无醒最好,此时此会休忘”意思是:不醉不醒最好,不要辜负了这美好的相聚时刻。这是诗人对友人的挽留和祝福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