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匪石
绮寮怨 缥缈仙山何处,海光回望遥。听广乐、醉引流霞,清虚府、绛袂曾招。 呼龙耕烟种玉,玻璃脆、镜日频劝敲。怕烂柯、对弈无人,空中语、覆鹿重梦蕉。 漫信跨鸾上霄。红朝翠暮,云翘惯怨回飙。贝阙珠巢。 拟同赋,水仙谣。天孙聘钱偿否,洗泪眼,爱河潮。楼头弄箫。 临汉皋
诗句释义 1 候蛩 - 一种蟋蟀,夜晚发出的声音。 2. 无语 - 无言,指无声。 3. 残蝉噤 - 蝉鸣声停止。 4. 冷露侵阶 - 冷露滴在台阶上。 5. 屧印苍苔 - 脚步在青苔上留下痕迹。 6. 针神 - 这里可能指的是织女星,因为织女星在古代传说中掌管纺织。 7. 夜来 - 指晚上的时候。 8. 灯摇碎影 - 灯光摇曳,影子随之摇晃。 9. 梦醒空斋 - 醒来后,房间空旷。 10.
【诗句释义】: 1. 重九扫叶楼分韵,得笑字。——在重阳节那天,在扫叶楼举行分韵吟诗的活动,得到“笑”这个字。 2. 危楼一角,层雉长淮绕。半亩故园荒,荡诗愁、辋川残稿。登高作赋,裙屐过江多,萸佩紫,菊簪黄,料理成秋笑。——在高楼的一角,长淮河环绕着,半亩旧园荒芜了,荡漾着诗歌的忧愁和王维的《辋川图》的残余草稿。登高作赋,穿着裙子走过江边,戴着茱萸,佩戴着紫色的头饰,戴上黄色的菊花
【解析】 此诗为作者在送别朋友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眷恋和惜别之情,全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 “草长江南,花开陌上,依然九十春光好”的意思是:江南水乡,春天里草木繁茂,陌上野花盛开,春天的美景依旧如此美好。这一句写江南水乡春色的美好。 “目送征鸿如客,千里迢迢。”的意思是:我目送你像客人一样远行。这两句写送别的情态,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送别写得有情有意,生动形象。 “转魂销”的意思是:魂飞神散
【注释】 素尘冰结:指冬天的雪。素,白色的。尘,尘土。冰,结为冰。人踪径灭,夜光无极:指雪后道路断绝,一片漆黑。漫画景:指将所见景物画进诗歌。灞桥:在今陕西长安东,汉唐时为送别之地,多有离别之诗。万里归鸿,盼不到、尺书天北:远飞的大雁,无法传下你的书信。但声声断角,隐隐乱峰,有人愁忆:远处传来阵阵号角声,隐隐约约看到群山重叠,使人忧愁不已。 华年未甘:指大好的青春岁月不能白白度过。关榆瘁叶
解连环 · 和清真 寸根谁托。依清泉片石,信芳情邈。乍倩影、窥见凌波,似环佩夜归,雾绡衣薄。笑语临风,又檐底、玉梅同索。想还丹换骨,九转竟成,捣遍仙药。 空山不逢采若。耐天冰地雪,寒动清角。便驻得、长日壶中,忍烟景阳春,冉冉过却。晓旭穿帘,替画取、连枝花萼。为云沙、旧愁未浣,泪珠暗落。 【注释】: 1. 水仙:即“凌波仙子”的别称。 2. 清真:指北宋词人柳永(字耆卿),其《凤栖梧》有“忍把浮名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词,上片描绘了一幅秋夜银河明灭、双星闪耀的画面,以“波际鸳鸯”“楼头鳷鹊”等意象勾勒出一幅秋江月夜图。下片以湘江瑟和缑岭笙作比,以虚籁带愁听来表达自己思念之情,以烛支长漏、玉簟凉生渲染氛围,以枕角留仙无梦到、烛花垂泪待天明来表现自己的相思之苦,以蛩又鸣来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思念,最后用懊侬词收尾,表达了作者对远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 秋初的明月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赏析。 “岸草烧痕,溪云冻色,破寒无力”:岸边的草丛烧得焦黑,溪边的云朵被冻得发红,这冰冷的景色显得无力。“破寒无力”。 “半圮楼台,临流幻金碧”:一半倒塌的楼宇,临水映出金黄碧绿的倒影。“楼台”,指古代宫观建筑,此处指江中楼塔。 “啼乌四起,疑坐对、延秋门侧”:乌鸦四处乱飞,好像在对着延秋门的方向。“延秋门”,即汉长安城西面北宫的西门。 “头白。霜冷板桥
竹马子 当芳草粘天,晴丝罥路,柳阴垂晚。送黄鹂好语,风柔日永,愔愔池馆。 未识芍药开时,蔷薇谢后,系春长短。缥缈紫箫声,阻行云、犹记红墙西畔。 对景空延伫,蔫香易落,坠钿谁见。幽阶履迹苔满。 山色修蛾人远。一霎梦雨飘檐,涨波连镜,宫烛轻烟散。 双双度幕,又遇归来燕。 翻译: 竹马子 正当春天,草木葱绿,阳光明媚,柳树的阴影在黄昏时分轻轻垂下。送走那欢快歌唱的黄莺,微风和煦,太阳高挂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首先要注意题干中指定的“译文”和“赏析”,答题时注意分清层次,先答“译文”,再答“赏析”。 天涯客:游子、行旅之人。相逢花下春狼藉:春天的花下,一片狼藉。春风拂动着落红,花瓣飘零,犹如被踩踏过的狼藉之地,春色难觅。春狼藉:春天的景色,已经残破不堪,难以辨认。春狼藉:形容春天景色衰败、凋残。轻阴阁雨:细雨蒙蒙,笼罩着小楼。轻阴:小雨。阁:遮蔽。雨: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