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杨旧巷陌。醉拂长条曾送客。残梦欲寻未得。但人面去年,灯花今夕。
金衣自惜。照酒卮、襟泪犹湿。东篱下、一丛晚菊,隐约酿寒色。
萧瑟。暮年词笔。冷眼看、长安似弈。登高谁赋故国。
尺锦书迟,古镜尘积。数声风外笛。正万里、蟾光弄白。
苍葭老、丹枫如画,去棹水云隔。
诗句释义:
霓裳中序第一
垂杨旧巷陌。醉拂长条曾送客。残梦欲寻未得。但人面去年,灯花今夕。
金衣自惜。照酒卮、襟泪犹湿。东篱下、一丛晚菊,隐约酿寒色。
萧瑟。暮年词笔。冷眼看、长安似弈。登高谁赋故国。
尺锦书迟,古镜尘积。数声风外笛。正万里、蟾光弄白。
苍葭老、丹枫如画,去棹水云隔。
译文:
在垂杨柳的小巷里,我醉意朦胧地抚摸着长条,曾经送别过友人。残留的梦境想要寻找却未能找到。只是看到人的脸庞,就像去年一般,灯花也像今晚一样闪烁。
我珍惜自己的衣服,照亮我的酒杯,但我的眼泪仍然湿润。在东边的篱笆下,一丛晚秋的菊花,隐隐约约有酿制寒气的颜色。
我在萧瑟中写诗,晚年的词句更加冷清。我看着长安就像下棋一样。登高的时候,谁会为故国赋诗呢?
我收到的书信很短,就像一把尺子。风在外面吹来几声,笛声也在风中传来。我站在明亮的月光下,看见一片苍劲的芦苇和一片丹枫像一副图画,船桨划破水面,仿佛与天边的云彩相离。
赏析:
这首词以咏菊起兴,借咏菊抒发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感慨。全词通过写景寄情,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感怀,以及对人生短暂无常的感慨。
上阕主要写词人送别友人的场景,以及他对于逝去时光的感悟。词人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秋日黄昏,在垂杨的小巷中,他沉醉地欣赏着长条上的花朵。然而,他发现他的梦境无法追寻,只能看到去年的人脸和今天的灯火。这里的“人脸”可能是指过去的恋人或者朋友,他们的面孔已经成为了过去的回忆,而灯光则是在今天再次亮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
下阕则转入对词人自己情感的抒发。词人感叹自己年纪渐长,词作也变得更加凄清。他看着长安城就像下棋一样,似乎在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词人登上高楼,眺望远方,却发现没有人能够为他赋诗赞美故国的美好。这可能是因为词人的才华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而他的过去已经被时间所遗忘。
整首词以咏菊起兴,借咏菊抒发了作者对于逝去时光的感怀,以及对人生短暂无常的感慨。词中的美景和情感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