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元恺
【诗句释义】 绣帘垂挂着,幽静的池塘边。我靠在栏杆边,走了许多曲折。苹叶很柔软,草烟很低垂。我正做着绿窗残梦。 玉纤(指美人)轻轻动,凤箫声已经停止。醒来时半床的残月已没入云中。兰烛也燃尽了,柳条也空了。这情感多么深沉而重。 【译文】 绣帘低垂,幽静的池塘边。我靠在栏杆边,走了许多曲折。苹叶柔软,草烟低垂。我正在做着绿窗残梦。 玉手轻轻地动,凤箫声已经停止。我醒来时半床的残月已没入云中
我们来分析诗句的内容及其含义,然后给出相应的译文和注释。 诗句解读与翻译 第1句:“误佳期湖楼月夜,和龚芝麓先生韵” - 解释:在湖边的楼上赏月,因误会而错过了良辰美景。 - 译文:在这美丽的湖楼之夜,我错过了欣赏明月的美妙时机。 - 关键词:湖楼(地点)、佳期(美好的时刻) 第2句:“月色初穿帘幕。” - 解释:月亮的光芒刚刚穿过帘幕。 - 译文:月光穿透了帘幕。 - 关键词
诗句翻译:旧日的忧愁之人,新添的愁绪如同明月。同是黄昏时分,人却未能相见,唯有月光依旧明亮。除非借助梦境去寻找,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 译文:旧时的人们,新来的忧愁像明亮的月亮一样。在黄昏时刻,尽管人不见,但月光格外明亮。除非通过梦境来寻找心灵的安宁。寒冷的被窝紧紧拥抱着,难以驱散心头的忧愁。在不到四更天的时刻,就别想有梦了。夜深人静,只有滴水声和乌鸦的叫声相伴,梦里能持续多久呢? 注释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暖语红窗体自芬,笑添沉水更氤氲。 - 注释: 暖语:温馨的话语;红窗:红色的窗户;体自芬:自然散发着芬芳。 - 赏析: 描述的是红窗下温馨的场景,话语带来的芬芳在红窗中自然散发出来,增添了几分温暖和浪漫气息。 2. 语香花气,常共夜深闻。 - 注释: 语香:话语的香气;花气:花朵的香气。 - 赏析: 夜晚,花香与话语的香气混合在一起,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氛围。
解析 诗句解读 “雨初晴,帘半卷。叠损罗衣金线。” - 解释:描述了雨后天气转晴,窗帘半卷的场景,以及因雨湿损损了衣服的金丝绣边。 “绡幌碧,粉屏空。灯花结碎红。” - 解释:绡帷幕透出碧绿的光芒,但屏风是空的,灯芯上的花结成了碎红色的花状物。 “思无穷,情未了。一炷后庭香袅。” - 解释: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未竟的情感,在点燃后庭香烟缭绕时更加明显。 “春如剪,雨如丝。风摇夜合枝。”
【译文】 晚妆残,春色浅,远山如黛迷住眼。千万恨,在心头,秋波似水欲流。 燕子双双飞,人儿悄悄行,月光洒下树梢。烟雾缭绕冷,画屏幽暗,吴山点点愁。 注释: 更漏子 · 寄忆:这是一首描写离别相思的词牌名。 晚妆残:指的是女子晚上的妆容已经残破了。 春态浅:春天的神态已经显得浅淡了。 远岫参差迷眼:远处的山峰参差不齐,使人的视线模糊,难以分辨。 千万恨:无数种怨恨,形容心中的痛苦和烦恼。
【注释】 健人:指端午节。健即壮,古人认为五月是阳气最盛的时候。 冰蚕:指织布时用的蚕。 纤手:细巧的手。 刻画:雕刻。 爪牙:指人的手足。 眉与眼:指人的面貌。 玉钗头:女子头上插的玉制的发饰。 【译文】 端午这天,我独自在闺房中绣制粽子。 用纤细的手指亲手裁剪粽子的布料。 用针线精心雕刻出粽子的形态。 将粽子的容貌刻画得栩栩如生。 有时还用彩笔为粽子描绘上真身。 为何要插上艾草让人来供奉呢
诗句赏析与译文 《减字木兰花·浴温泉》原文及翻译 1. 原文 九龙汤沸。范阳水设鱼龙戏。洗罢奚儿。翻作奚儿洗马池。仓皇西幸。马嵬坡下长生竟。河水汤汤。南内无人有寿王。 2. 注释 - 九龙汤沸:形容温泉的水沸腾,热气腾腾。 - 范阳水设鱼龙戏:指在温泉中设置了鱼和龙的表演,增添了欢乐的氛围。 - 洗罢奚儿:指洗澡后的少女们,奚儿可能是指古代女子的称呼。 - 翻作奚儿洗马池:洗完澡后
【注释】: 湖楼和内:词牌名。 伤心极:极度的忧伤。 留他不住,送他不得:留也留不住,送也送不去。 不如归去啼声咽:不如回去,因为回家时会哭泣的声音更加悲切。 未容言语,又成离别:还没有来得及说上什么,又要分别了。 赏析: 这首《忆秦娥》,以“湖楼和内”作为曲牌名,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词牌名。此曲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又名《忆江南》。《忆秦娥》原意指古代边地思妇怀念征人之情
诗句:妆楼悄。锦塘风送闻啼鸟。闻啼鸟。湖光如梦,乱云缭绕。 译文:妆楼静悄悄的,锦塘上风吹过,传来了鸟儿的啼叫声。听到这些啼鸣声,湖面上的光影如同梦境,而周围的云雾缭绕。 注释:妆楼:指女子装饰华丽的楼阁。锦塘:形容美丽的池塘。风送:风吹过。啼鸟:指鸟儿在啼叫。湖光如梦:形容湖面的美丽景色像梦境一样。乱云:形容云彩杂乱无章的样子。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美丽的夜晚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