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求可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时,需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作答。 “春乍去”意思是春天刚刚离去。“留得一天飞絮”意思是只留下一天飘散的柳絮。“飞絮”指的是柳絮,这里用“飞絮”比喻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寂寞眼看肠断处”意思是看着空寂的景物,内心十分痛苦。“能经几朝暮”意思是经过几个春秋。“玄鸟归来初乳”的意思是燕子归来哺育小燕。“消瘦那知如许”意思是不知道燕子因哺养幼鸟而变得如此消瘦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朱淑真的作品,全诗如下: 夏日初临,日光照映着丛生的槐树,高柳间蝉鸣声声。窗外风生,碧纱窗户透出凉爽的气息。玉骨清凉,她慵懒地斜倚在银屏前。看到双双蝴蝶在花间飞舞,显得多情。黄金门槛外,湘妃帘底,不耐闲行。 梦中沉入寒玉,炉中灰冷,金针闲置,绣线飘零。粉慵朱懒,台前鸾镜空明。泪眼盈盈,伴孤眠、朝燕昏萤。炎蒸天气,追思往事,意冷如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清晨的场景
【译文】 远山阵阵阴云起,芭蕉声碎人愁。阁外小溪平静,溪船停采菱。 碧山空对面,白鸟飞还见。恼乱野人家,风吹处处蛙。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词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自然景色图,表现了一个思妇的内心世界。词的上片写近景,“远山阵阵阴云起”,是说天边出现了一团团的乌云。“芭蕉声碎愁人耳”一句,以拟人手法写出了雨后芭蕉的声音,使人产生一种愁绪,这既是一种听觉上的错觉
【译文】 丛槐满径野花香,乳燕惊飞出画梁。冰肌玉骨自生凉。鹊尾炉中灰未冷,水晶箔外日偏长。浮瓜沉李坐匡床。 【注释】 浣溪纱:一种词牌名,属于宋词的一种。 乳燕惊飞出画梁:小燕被惊醒后从屋梁上飞起的情态。 冰肌玉骨:形容人的肌肤像冰雪一样晶莹洁白。 水晶箔外日偏长:形容太阳偏西了,光线照射在窗户上的玻璃上,透过去就像水晶一般透明晶莹。 匡床:指用竹篾编制的床铺,可以在上面铺上被子,供人休息。
【注释】雨淋铃:词牌名。卷帘开幕:推开窗子,打开窗户。下阶穿径:走过台阶穿过小道。搔首:用手摸头发。薰风:和煦的春风。东流往迹:向东流去的踪迹。情钟:情思专一。蓬山万里成离索:蓬莱仙山,相隔万里。 【译文】我卷起窗帘,打开窗户,走下台阶,穿过小道,抬头四望,心中惆怅。春风阵阵吹来,使人感到十分凄凉。为何今日心绪如此冷漠,难道是因为往日的欢愉已成过眼云烟?想到人世间有天生情思专一的人
醉蓬莱 看遥遥北渚,潋滟清光,炎蒸不到。绿舫轻摇,向绿杨停棹。红藕香中,开怀散发,好临波长啸。语向奚奴,清闲执事,笔床茶灶。 试望蒹葭,离披湖上,荷叶荷花,亭亭窈窕。沙鹤溪禽,劝擎杯一笑。不用弹弦,何须吹管,听渔家小调。落尽红轮,疏萤几个,又来相照。 注释: - 遥遥北:遥不可及的北方。 - 潋滟:波光粼粼的样子。 - 红藕:荷花。 - 沙鹤溪禽:沙洲上的鹤和在溪边的禽鸟。 - 何须:不必。
绣带子 梅雨乍晴天。陇上麦渐渐。是处绿肥红瘦,血泪湿啼鹃。 玉勒锦鞍鞯。章台下、醉拂金鞭。东门綦缟,轻翻罗袂,一晌留连。 注释: 绣带子(绣腰带):一种精美的装饰品。 陇上麦渐长:陇上的麦子开始慢慢生长。陇,泛指山间的田垄。 是处:到处。绿肥红瘦:形容庄稼长得茂盛,但因花落果结后而显得色彩暗淡。这里的“是处”指整个地方,而不是特指某个地方。 血泪湿啼鹃(chījuān):形容悲伤至极,眼泪如血
【赏析】 词的上阕,首三句写春日景象。“看”字是全词眼,点明作者观景时的心情。“李树桃花”,是眼前实景。但“断送风流”四字,则暗寓了对李唐王朝的亡国之痛。“前朝”两字,又点明此情非一时一地之情,而是有其历史渊源。“朱槿”、“青苹”,都是花名,借以暗示出一种物是人非的伤感。 过片三句写夏夜情景,“薰风满楼”一句,写夏日景色,薰风阵阵,令人神清气爽。“独开绣帐”、“谁共香篝”二句,写自己一人独宿
踏莎行 露坠紫髯,风吹白面。清凉闲却桃花扇。新蝉噪柳不曾停,疏萤绕竹时常见。 月共追欢,影堪作伴。金尊在手何须劝。庭空漫爇水沉香,醉来欲展蕲州簟。 注释: 露坠紫髯:露水打湿了紫色的胡须。指时间已晚。 风吹白面:微风拂过,使人感觉脸上有一层白色。可能是指人的脸色或面容因为秋风的缘故而显得苍白。 清凉闲却桃花扇:凉爽的气氛让人感到舒适,仿佛可以抛开一切烦恼,像古代文人那样,手持团扇
【注释】 渔家傲:词牌名。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韵。上片四句,下片五句。上片首二句写景,末两句写人;下片则写寺中僧人的闲适生活。 窗隙: 指窗户的小孔。 垂杨: 指杨柳。 枝上鸟声都不定: 意思是说,树上的鸟叫声没有规律,时高时低。 单衣脱帽: 意思是说,他穿着单薄的衣服,摘下帽子。 穿花径: 意思是说,他在花丛中漫步。 戏着小童敲石磬: 意思是说,他让一个小孩拿着石磬敲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