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求可
水调歌头 闷坐苦炎热,何日起清凉。时时挥汗如雨,闭户懒衣裳。总有浮瓜沉李,未得冰壶雪峤,倦倒竹方床。欹枕看图画,竟日罢焚香。 梦飞瀑,思露井,慕幽篁。渔歌嘹亮,不知何处浴沧浪。那得龙皮裁扇,去觅骊山下榻,一任日舒长。无奈红尘近,心地若探汤。 注释: 1. 水调歌头: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曲谱。因音节铿锵悦耳,多写闺情离思,故又名“惜分钗”、“百字令”。 2. 闷坐苦炎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看选项所包含的信息是否与诗句相符,同时注意选项设计中可能存在的迷惑性. (1)此词上阕描写“柳”的形象.柳枝长条柔韧多姿,随风摇曳,婀娜多姿,是春天的象征.它不仅给人以美感.而且常被用来比拟美好的事物和人的柔情.词人以折柳自比
注释: 耿耿:明亮的样子。铜壶滴漏长,指夜深了。虚空:空旷无物的空间。万籁:各种声音。清商:指秋夜的清风和商音的乐声。揽衣起坐碧纱窗:推开窗户坐着欣赏。疏萤:稀疏的萤火虫。竹里暗偷光:在竹林中隐约可见月光透出。明月上,广庭凉:月亮高悬,庭院清凉。早桂霏微远香:早开的桂花散发香气。晓来斗转动东方,西山爽气接兰堂:早晨的星星斗转东边,凉爽的西风吹拂着兰草堂。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一个静谧的夜晚
秋蕊香 一叶梧桐飘未几。日月会于鹑尾。白藏正值兰秋美。玉露金风如水。 琅玕青簟初收起。凉来矣。招摇西指银河徙。天上双星欢喜。 译文: 秋天的叶子在梧桐树上飘落,时间过得飞快。太阳和月亮会在天空中相遇,形成美丽的图案。白露和秋风就像流动的水一样。 打开青色的竹席,感受到清凉的凉意。招摇星向西移动,指向银河。看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相会,我感到非常高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意;然后逐句分析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情感,最后根据题目要求概括诗句大意和主旨。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语句的通顺连贯。“小重山”,词牌名。此调双调,四十四字,上片三仄韵,下片两仄韵,前后阕各四平韵。前段起二韵,押仄声韵;后段第四句末字为孤雁出群格,押平声韵;结语用一“看”字,与首句押孤雁入群格(孤雁格)。 小重山
注释: - 荷净追凉,竹深留客,苑里花如迎送。啄尽麦英乌鹊乱,只怕闹醒佳人梦。买百壶、美酒如泉,听罢了、子野胡床一弄。更寒水调冰,铅刀雪藕,强似笙歌欢纵。 - 荷塘清冷,竹子茂盛,挽留客人,园林里的花儿就像在欢迎和告别。鸟儿啄食麦穗,乌鹊乱飞,只是担心吵醒了佳人的美梦。买来百壶美酒,泉水般清澈,听着子野的胡琴演奏。再听一曲寒冷的水调冰弦曲,像铅刀一样的雪藕,比笙歌欢乐还要让人陶醉。 -
满江红 蝴蝶粉蝶和黄蜂,刚刚过了牡丹盛开的时节。朱红色的栏外,石榴花红艳开放,照得人衣服都变得鲜艳起来。芳草岸边,乌鸦飞来又飞去,垂杨岸上,黄莺啼叫不停歇。正在新裁的丝绢扇子在手中拿着,槐阴下停下休息片刻。 花儿已经落下了,门空无一人。常禁受着,那愁苦滋味。更添上雨意云情,许多事情没有意思。搔首看天忘记了日午时分,独自饮酒也难以成醉。不如重新回到北窗前,昏昏沉沉地睡上一觉吧。 注释: 1.
这首词描写一位年轻女子因丈夫去世,在避风台上独守空闺的情景。词的开头两句写她所见:珠帘箔(用珠子串成的帘子),金跳脱(指金银饰品)。这里既写了她的家景,也暗示了她的身份。“避风台上罗衫薄”一句,写出了环境的凄清,以及人物的心情。这两句是全词的主旨,下面四句都是写这种心情。从“炉香烬”、“园花陨”等词语可以看出,她正处在一个凄凉的环境之中。这时,她的心情是恨。这种恨,不是对爱情的失望
乌夜啼 鹦哥尚唤琵琶。晚风斜。记得年前,同坐碧窗纱。 箫巳断。人不见。向谁嗟。栏外那堪,茉莉又开花。 译文: 鹦哥还在叫着琵琶曲,傍晚的微风带着一丝斜斜的感觉。还记得去年我们一同坐在碧窗纱后面,那时的音乐声似乎还在空中回荡。 已经没有吹箫的人,我也看不见他。只能对着栏杆叹息,感叹时光流逝。那茉莉花又开始开了,但它再也比不上去年那样美好。 注释: 1. 乌夜啼:一种古代汉族诗歌体裁,以咏叹离别
黄钟乐 他乡不觉试絺衣。潇洒襟怀,北窗高卧乱莺飞。莫叹山川非故国,麦秋梅雨掩双扉。 译文:在异乡不感觉寒冷,试穿轻薄的夏衣。我心怀潇洒自在,高卧北窗欣赏乱莺飞翔。不要感叹家乡山川已不是故乡,麦子成熟时梅雨时节,我关闭了家门。 注释:1. 黄钟乐:一种古代乐曲的名称。2. 他乡不觉试絺衣:在异地不感觉寒冷,试穿轻薄的夏季衣服。3. 潇洒襟怀:胸怀宽广,超然洒脱。4. 北窗高卧乱莺飞:坐在北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