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帘箔。金跳脱。避风台上罗衫薄。炉香烬。园花陨。一同冷落,梦魂难近。恨。恨。恨。
思绰约。增离索。象床绣枕浑如昨。人瘦损。衣宽褪。花晨月夕,泪珠偷抆。闷。闷。闷。
这首词描写一位年轻女子因丈夫去世,在避风台上独守空闺的情景。词的开头两句写她所见:珠帘箔(用珠子串成的帘子),金跳脱(指金银饰品)。这里既写了她的家景,也暗示了她的身份。“避风台上罗衫薄”一句,写出了环境的凄清,以及人物的心情。这两句是全词的主旨,下面四句都是写这种心情。从“炉香烬”、“园花陨”等词语可以看出,她正处在一个凄凉的环境之中。这时,她的心情是恨。这种恨,不是对爱情的失望,而是对命运的不满。
下片开始三句写她的愁思和感受:思绰约(思念丈夫生前的美貌)、增离索(更感孤单)、象床绣枕浑如昨(象床上的绣枕还像以前一样)这些词,都是说她的丈夫已去,现在只剩下她一个人了,因此她更感到孤单。“象床绣枕浑如昨”,象床是象牙做的床,绣枕是精美的绣花枕头,这里用“如昨”二字来说明象床和绣枕都是旧日之物,但人却不同了。“人瘦损”一句,则进一步写出了她的消瘦。“衣宽褪”,是说衣服已经穿得宽大了。“花晨月夕,泪珠偷抆”(眼泪在悄悄地掉下来),是说她在白天和夜晚都在思念丈夫,想念之情难以排遣。最后,“闷。闷。闷”三字,更是将她的孤独、悲伤、怨恨、无奈等复杂的感情全部概括了出来。
此词以“钗头凤”为题,是南宋末年秦观的《鹊桥仙》一词的别调。它与《鹊桥仙》同属小令,都是写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不过,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所不同。《鹊桥仙》是表达美满爱情的欢乐情绪,而本词却是写不幸爱情的痛苦心声。由于作者善于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心理,因而在艺术表现上比《鹊桥仙》有更高的成就。
此词写一位被遗弃的女子独坐空闺中,睹物伤情,怀念远别的丈夫。词中“恨”字出现三次,充分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怨愤,是全词的核心思想。“恨”的情绪贯穿全篇,使读者仿佛看到这位女子在寒夜中对着明月长叹。“恨”的运用,不仅加强了作品的表现力,而且使作品的主题思想得到了突出的表现。此外,作者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主人公的孤独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