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霆
【注释】 清江:指长江。杨花乱点撩行客,指柳絮飞扬,搅扰行人的行程。日午:中午。双敧(pī):倾斜。盘双膝:盘腿而坐。江山晚翠:指山色在夕阳下显得青翠迷人。长笛:即《阳关三叠》。这里泛指笛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闲适渔乐生活的词。上片写江村风光。开头两句“万里清江春水碧,杨花乱点撩行客”,描绘了一幅春江美景图:万里之遥的江面上,春水碧绿;柳絮飘飞时,随风拂动着游子们衣袂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了解内容,然后抓住关键语句,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最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具体赏析。 此诗写于癸未(1093)春二月,诗人在杭州西湖游玩,写下了这首诗。首联写春天的景象;颔联写寒食、清明时的景色;颈联描写西湖的美景;尾联抒发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向往之情。 “酹江月”是词牌名。 “癸未春二月中旬之未雪盈数寸”,这是第一句
【诗句】 1. 纨扇欲抛还举:想要扔掉手中的团扇,却又忍不住再次拿起。 2. 水沉将尽重添:水已经用完了,再添进去一些。 3. 南薰微透水晶帘:南面的阳光透过水晶帘子,光线柔和。 4. 纹浪忽摇冰簟:花纹的波浪忽然摇晃着冰簟。 5. 杨柳鸣蜩绿暗:杨柳树叶的颜色暗淡,蝉鸣声此起彼伏。 6. 荷花落日红酣:荷花在夕阳下盛开,颜色鲜艳如血。 7. 晚凉浴起卸轻衫:晚上凉爽,起床后脱掉轻纱的衣服。 8
【译文】 烛光摇曳的红烛,为母亲祝寿八十八。闰八月望之后也举行庆祝。 八十年光阴,再次欣赏银月皎洁明亮。刚刚过完闰中秋,上天的旨意十分明显。桂子飘香的风还没吹尽。祥云和烟雾一时清袅袅。星光映照南极,桃花熟了西池。宴会开得太早。 人与月亮都是圆形,月亮的美丽年年如此。西风吹雁南飞,瀛海中云霞环绕。报告说金莲屡次来到。我抱着玉佩飞向蓬莱仙境。穿着莱衣跳舞,奏起秦地笛曲。洞天还未黎明。 赏析:
【注释】 (1) 柳阴亭馆:指柳树成荫的亭台馆院。 (2)影落池塘浅:池中水波荡漾,柳枝摇曳的影子映在池水中。 (3)清昼永:白天很漫长,没有什么事情。 (4)绛蟵炎气少:指夏天天气炎热,人们感到凉快舒适。 (5)碧簟波纹展:用碧色的席子铺成的床,床上波浪状的花纹舒展开来。 (6)北窗一梦邯郸远:形容人困倦了,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仿佛回到了遥远的古代城市——邯郸。 (7)推枕西林晚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作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如下几点:①理解诗句内容;②抓住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③注意题目要求。“梅子成金弹”,梅子变成了金色的弹丸,比喻端午节吃粽子。“正池塘、帘纤雨歇,海榴红绽”,正是端午节,池塘里的细雨停了,海石榴花开了。 【答案】 ①译文:梅子变成了金色的弹丸,池塘里细雨停了,海石榴花开了。②注释:①梅子:端午节食品之一。②金弹:用黄蜡做成的弹丸
【注释】 断云:云被风剪成许多断片。落日:太阳落山。西风:秋风。一樽别酒:一瓶离别时饮的酒。去意:离别的心情。桔槔(jié):古代井上的木制汲水工具,也指打水用的竹杆或木杆。芹水:这里指芹菜汤水,芹即芹菜。名在:名声在外。传诵:广泛传颂。儿童:年轻人。束图书:收拾书卷和行装。装琴剑:携带琴和剑。孤篷:形容旅途孤单。今宵明月相看:今晚月光下与你相望。休管:暂且不管。青毡
诗句释义: 1. "水调歌头·题杏园春色卷" - 标题表明这是一首以水调歌头的形式创作的诗,而“题杏园春色卷”说明这首诗是关于杏园的春天景色的描述。 2. "恩袍草色动" - 此句表达了春天到来时,大地复苏、草木生长的生机勃勃。 3. "仙籍桂香浮" - 这里的“仙籍”可能指的是仙人的生活或修行之地,而“桂香浮”则描绘了桂花盛开时香气四溢的景象。 4. "三层暖浪,禹门一跃过鳌头" -
注释:秋天的泽国,秋霜覆盖,大雁南飞,向潇湘方向。西风起,我的心情随着江湖而动,想回家吃一尺长的鲈鱼,但离别的心情难以遣散。斜阳中溅落的泪珠,青衫上的点点泪痕。在座间无奈之中,只有弹奏琴瑟,举杯饮酒来寄托哀伤之情,酒杯中的酒已经喝得差不多了。 三条小路都未成功,天涯漂泊,身世凄凉,就像蓬草随风转。新声歌曲只能唱《阳关三叠》,红烛摇曳,仿佛是金剪刀在剪裁。还有登高远望,平芜无际,山遥水远。一声长笛
注释: 新笋成竿:新长出的竹笋已经挺拔起来。 粉节光:嫩绿的竹叶在阳光下显得生机勃勃,犹如涂上一层淡粉色的光泽。 落花红润燕泥香:花瓣落在地上,颜色红润如胭脂;燕子在泥土中筑巢,留下淡淡的气味。 水亭帘幕小池塘:水亭上的帘幕轻垂,覆盖在一个小池塘上。池水碧绿,映衬着周围的景色。 萍约翠痕楼影出:荷叶上露珠晶莹剔透,仿佛是一幅画。楼的影子从水面上显露出来,形成美丽的画面。 柳搏清荫簟纹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