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洵
【解析】 1.本词为咏叹春日景色,抒发词人伤春之情。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先写春景,再写愁思,最后归结到“愁红怨紫”之痛。“绮寮”,指华丽的楼阁;“骤暖”,是形容天气骤然变暖,也指春天的来临。“絮绵”,即“柳絮”。上片首二句写花木丛生、柳絮飞飞,渲染了春意盎然的氛围;后两句描写日间阴晴不定,春光难留。“闲风景”“恁费消磨”,写出词人对这无限春光的珍惜和留恋之情。“斜阳家家树色”,点出暮春季节
迎春乐 甲子元旦立春 春心浅浅融窗烛。明曦射、彩幡矗。转新莺、笑语年华绿。钗燕上、妆云肃。 酒美椒芳欢意足。更花气、浓熏晴燠。待去约良朋,知甚处、堪游目。 注释: - 迎春乐:一种古代音乐形式,通常用于庆祝春天的来临。 - 甲子:中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之一,代表六十甲子中的“甲”字,表示新的一年的开始。 - 元旦:一年的开始,即新年的第一天。 -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天的正式开始。 -
【赏析】 《浪淘沙·丁香结秋日梨花》,词牌名。此词抒写对一个女子的深情,表现了词人对爱情执着追求和坚贞不渝的高尚情操。全词语言凝练,意境凄婉,情意缠绵,富有诗味。 “丁香结秋日梨花”,起句以丁香喻女子。丁香花洁白如玉,结出紫黑色的小果实,形似秋日盛开的梨花。作者以“丁香”和“梨花”来比喻佳人,形象地刻画出其清丽、高洁之貌。这一句是全词的总领,为下文作铺垫。 “再和君特”,承上启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解答时需要结合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来分析。“芳草渡·夜坐”诗中“薄暮里。见瘦蝶敲窗,似寻欢侣”写诗人在薄暮时看到一只瘦小的蝴蝶在窗户外面敲打着窗户,像是在寻找什么快乐似的,这两句诗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正月摇花荡,屏山悄掩无雨”写的是诗人看到春天来了,花儿也开放起来了,但是春雨却迟迟不来
【解析】 此词写春日访梅。上片起三句点明地点和时间,“罢酒园亭”说明作者已饮酒消愁;“飞空素月”,说明月亮高悬夜空,皎洁明亮。接着两句是说镜前闲坐之人,在梦中寻觅春天的痕迹,这一句中的“翠羽啼春无极”形象地刻画了梅花在春风中盛开的情态,极好地表现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下片写自己寻梅的过程,“带风篁、泉石自凄”是说竹林、石头因风而显得凄凉,暗寓着自己内心的孤独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柳永的《鹤冲天》(寒蝉凄切)。 译文: 丹凤吟树园来郡城,旋复别去。 断眼风花如梦,被水霜繁,循涯芳歇。邮程十里,津鼓迤明催彻。 寒灯陋馆,伴人销凝,小碧舒梅,千红沉叶。怕理莼丝宛转,罢酒归来,潮语还自呜咽。 最是经行旧处,望中音乐城戍接。信有前期在,但愁心无奈,先付鶗鴂。 河桥低转,脉脉半规斜月。念远伤离年事晚,怨孤鸿天末。 嗒焉隐几,竽籁空外阔。 注释: 丹凤吟树园来郡城
霜叶飞九日,读君特“断烟离绪”之句,不胜依黯。爰次其韵,寄吾旧游 霜叶飞舞,秋意渐浓的九月天里,读着你那“断烟离绪”的诗句,心中不由得黯然神伤。于是我也吟出自己的诗句来,寄托我的怀念之情。 倦琴孤绪。残蛩外,清游疏似花树。淡妆帘户易销魂,灯暗啼绡雨。慰寂寞、明珠翠羽。闲情惟有东篱古。怕旧宿芙蓉,冷眼缬、霜波误尽,别来缃素。 我弹起琴来,但觉心事沉沉,像是被遗忘在角落里。窗外传来了蟋蟀的声音
临江仙·风雨积晦,秋期不淹,被声依黯 片云感秋异,晚塘恻恻,孤馆愔愔。素纨在、衰迟故发商吟。 帘阴伴啼梦处,无人似、画烛宵心。偏回艳、是等闲听雨,愁到而今。 追寻。 初莺早雁年事,相笑争任。况漂摇身世,怆绝予音。闲襟。 奈佳期过,情如水,倦翼都沉。荒凉甚、便卧游慵写,聊寄清琴。 注释: 1. 风雨积晦:形容天气阴沉,风雨交加。 2. 秋期不淹:形容秋季时间很长。 3. 被声依黯
【赏析】 中秋月夜登六榕东坡楼,作者以“古香”二字点明题旨,抒发了赏月怀人之情。 词的上片先写景,再抒情。首句“桂华镜转”,即指月色如洗;“蓬翠波留”,“蓬”字是借代之意,形容秋水之碧波荡漾;“秋思孤迥”,“孤”字用得好,突出了词人此时此地孤独的心情和寂寞的处境。三、四两句描写环境:四周都是罨画屏风,座中四周围满绿树芳草,环境幽静,令人心旷神怡。 下片从侧面写人,先写自己欣赏月色的情致
卜算子慢 · 橘公来话近事,声为此词 寒芦动响,饥雁断鸣,水国四围秋异。老屋渔灯,对此自然无寐。渐惊风、画角城乌起。正堕月危樯,断港愁心,待向谁系。 注释:寒风吹过芦苇发出声响,饥饿的雁群在空中哀鸣,周围的水域在秋天显得格外不同。老屋前有一盏渔灯,我独自坐在那里没有睡着。突然被风吹动的芦苇发出了声音,远处传来了画角声,城楼上的乌鸦也被惊动了。正在这时,月亮高挂在天空中,但我感到有些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