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慢
探春慢 · 春阴 九十韶光,清明过了,一年春色将尽。雨洒芳田,烟霏深院,偏是轻阴惹困。燕子来时候,已辜负、几番花信。海棠零落闲庭,风飘万点成阵。 译文: 九十个美好的时光,清明过后,春天的气息渐渐消散,一年中的春意即将过去。雨水洒落在芳草地上,烟雾弥漫在深深的庭院中,偏偏是这阴霾的天气让人感到压抑。燕子飞来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几个赏花的好时机。海棠树下的庭院里,花儿零落地散落在地上
【注释】: 柳翠藏莺(莺:黄莺):柳树绿荫深处,莺鸟在歌唱。 花绯招燕:红花引来燕子。 栌枝摇荡纤玉:指春光明媚,柳树枝条轻摇,犹如细玉。 湖水湖烟:形容水天一色、云烟相融的景象。 高阳台曲:即《高阳台·西湖春感》。 一碧冥蒙影(冥蒙:迷蒙不清),记斜日、段家桥北:形容湖面一片朦胧,仿佛是太阳的倒影。 他时重证幽盟:将来有机会再重温旧日的爱情。 旧游沤鹭应熟(沤:水中动物,形状似鹭)
诗句解释: 1. 草甲苏烟 - 草覆盖的土地,春天的气息。 2. 花辰醉露 - 花开的早晨,被露水沾湿。 3. 中和夹钟律转 - 中和年间(约公元895-907年)的音律转变。 4. 荠傍墙挑,蘋生水活 - 荠菜在墙边生长,水中浮萍开始萌发。 5. 春过三分几,试数遍、曲江游宴 - 春天过了三成(大约是农历三月),试着计算一下曲江的游宴。 6. 送来百舌,繁声一片,觥堂歌管 -
探春慢 · 忆梅有序 词牌:探春慢 村与云深,路随香远,闲鸥三两寻到。暗水通桥,疏篁阴屋,世外人家春早。篱落横琴坐,乍惊起、空山幽鸟。醉看万玉成烟,一轮红衬残照。 何事天涯倦旅,偏岁暮未归,信音绵缈。月里元宵,雪前人日,孤负旧游怀抱。愁听江城笛,总簸弄、相思清晓。一度花期,匆匆还又过了。 注释: 村与云深: 村子和云一样深 路随香远: 路随着花香而延伸 闲鸥三两: 几只悠闲的鸥鸟 暗水通桥:
探春慢 · 春晓赋春声 作者:苏轼 漏箭初残,芸窗渐晓,春声百种先应。瑶鼎香消,画楼人倦,睡起峭寒犹凝。回廊帘尽卷,听穿绿、雏莺声近。草芽青遍芳郊,春晓几番花信。 脉脉闲愁无据,更谁倚玉箫,催递吟兴。阑畔娇莺,梁间憨燕,软语商量不定。一树香桃艳,乍仿佛、明妆端正。戛触金铃。却愁薄暮风紧。 注释: 1. 漏箭:古代以铜壶滴漏计时,每刻叫“箭”,每箭为一时辰。 2. 回廊:长廊。 3. 阑畔
【诗句注释】: - 湖雨斜收:湖边的雨水已经斜斜地收住了,暗示天气转晴。 - 锦帆脉脉:形容船帆如同锦绣般鲜艳。 - 弄酒台荒:指旧日的酿酒台已荒废不堪。 - 买歌金尽:指花光了所有的钱财购买歌声。 - 白发难教且缓:表示年事已高,无法再做年轻的事情。 - 闻道临风处:听说在风中的地方。 - 剩无数、腰肢香软:形容女子身姿曼妙。 - 愁红怨绿平分:形容春天景色美丽而令人忧愁。 - 韶光还放轻暖
【注】 ①探春慢:词牌名。又名《探春令》、《秋夜月·春夜曲》。②蚩尤:传说中上古的战神。③胡群:指匈奴。④兜勒:古乐器。⑤轮台:地名,在今新疆轮台县附近。⑥别情:指离情。⑦斛律:即斛律金,北齐乐人。⑧南山:指终南山。⑨单衣、修夜:指独处和深夜。⑩“自恁”句:意思是说,你这样单薄的衣服,独自留在山上敲打着月亮。 【译文】 荒雾笼罩旌旗,寒风吹打战鼓,胡兵败退逃回平野。连天晓奏凄凉乐曲
【诗句】 扫更难开,断还重续,未信并刀能剪。渺渺无因,丝丝织就,好似冰轮云掩。几度防偏至,恁终古、难消如链。怪他乍上眉头,来时那更能遣。 何地可埋千片,想赋罢张衡,剩来点点。湖畔谁名,卢家魂杳,此后休论深浅。漫说新添多少,浩荡不堪重检。无计闲驱,任教难绝如线。 【译文】 扫也难以展开,断又重新连接,不相信并州刀能够剪断。像冰轮一样渺茫没有结果,丝丝地织成,就像乌云遮掩。多少次防止它偏向
【注释】 石帚:词牌名。 寄词:《中人传》中有“中人者,主中馈者也”,后遂以“中人”为中馈之代称。 【译文】 小径上长满了苔藓,重楼树影昏暗,春寒仍萦绕在兰野之上。燕子掠过天空,柳絮纷飞断绪,我暗地负着醉船、骏马的愁思。盼望到边地的信使,可惜独茧般的愁丝难以表达;最令人怜惜的是寄泪冰天,锦弦凄怨如话。 听说舞筵春好,想念着隔花的人儿,杯盏慵懒地不饮酒。画戟销香,珠帘寻梦,还给你燕支般的娇美艳丽
探春慢 郊游过棣华园,见牡丹盛开 芳草迷烟,暖风吹梦,缓缓闲寻郊野。十里晴蓝,一篙浅碧,景物似秋潇洒。始信东皇好,尚留得、春光艳冶。牡丹乍展芳心,国色倩谁描下。 携手芳园小憩,喜诗赓棣萼,芸窗共话。织树莺梭,摇天柳浪,大块文章无价。幽径正徘徊,又横笛、牧童归也。如画 译文: 郊外游玩经过棣华园,看见牡丹花开得正盛 芬芳的草地烟雾弥漫,温暖的春风使人入睡,慢慢闲逛在郊外。 远处是一片晴朗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