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注释】 ①莎:一种草。②缃素:指书信、书籍等。③山中冤:指隐遁的志向。④嫞(lèi,类)寻:犹梦寐。⑤“睡壶”句:谓梦中击缺壶,而愁思难尽。⑥灵修:对人的敬称。⑦“虚名”句:意谓虚有其名早被文章误。 【赏析】 《踏莎行》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作于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上片抒写词人因年老体衰而寄情山水的情怀;下片写词人自怨自责,慨叹自己才华未展,不能实现报国的壮志。全词语言清雅疏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对于爱情的深深眷恋,她既希望与心爱的人在一起,又害怕春天的到来,因为春天会带走一切美好的东西。 注释: - 黛:指女子的眉毛。 - 鬟松:形容女子的头发松散。 - 销风静月:形容夜晚的宁静美丽。 - 更添一倍新愁也:形容女子的心情更加沉重。 - 拍遍栏干:形容女子在栏杆上拍手。 - 待安排处费安排:意思是女子在等待爱情到来的时候,却不知道如何去安排。 - 旁人错解成闲话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1. 乱绿迷烟,残英坠舆。东风不肯留春住: - 乱绿迷烟:描绘了春天来临时,万物复苏的景象。乱绿指的是绿色植物在风中摇曳,迷烟则是指烟雾弥漫,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残英坠舆:描述了花瓣飘落的情景,暗示着春天即将结束,花朵凋零的美丽画面。 - 东风不肯留春住:表达了对春天即将离去的哀叹,东风是春天的使者,但此刻却不愿意停留。 2.
【注释】 (1)长短旗亭,淡黄杨柳:旗亭,古代酒店,以旗帜招引行人。杨柳,即垂柳,这里指酒楼。 (2)风鞭露𩍐红鸯骤:露𩍐,一种野草;红鸯,即蜻蜓。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酒楼上看到风鞭和露水沾湿了的野草上的蜻蜓翅膀闪着红光。 (3)云中塔影一条青:云中塔影指的是远处的云中的塔影。青,指青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看到远处的塔影像一条青色的丝线一样。 (4)这回知近山城口:这句是说
【注释】 鞭哨:用口哨声驱赶骡马。青骡、白兔:指骑着的骡子和兔子。不寒不暖:天气不冷不热。飘:随风飘舞。草花揉碎雪蹄香:形容马蹄踏过花草,发出阵阵芳香。鬉(yǎn)舞:一种舞蹈。水漫城坳:指江水漫过城角。扬州划子:一种小船。凭谁载取离愁去:凭谁能载走离别时的忧愁? 【译文】 骑青色的小骡,赶白色的小兔。天气不冷不热,秋风吹起绵绵细雨。马蹄踏过满地的花草,留下一处处芳香。蝴蝶在花瓣上盘旋飞舞
踏莎行 时序频移,韶光难驻。柳花飞尽宫前树。朝来为甚不钩帘,柳花正满帘前路。 春赏未阑,春归何遽。问春归向何方去。有情海燕不同归,呢喃独伴春愁住。 注释: 1. 时序频移:时光不断更迭,季节在不停地转换。 2. 韶光难驻:美好时光无法停留,一去不复返。 3. 柳花飞尽宫前树:柳絮纷纷扬扬飘落在宫廷的门前。 4. 朝来为甚不钩帘:早上起来为什么没有放下窗帘? 5. 柳花正满帘前路
【解析】 本诗为《踏莎行·小园几许》。“挑菜时情,拣花风妒。幺禽唤起芳侣”是说春光明媚,百花齐放,作者挑着菜篮子去踏青。“翠袖分携,红情共诉。冶游生怕春将暮”写女子与男子在春天出游,他们手挽着手、肩靠着肩,相互诉说着彼此的心意。而男子则害怕春天即将结束。最后一句“归来已是日昏黄,夜深犹梦蘼芜路”写男子回到家后,看到夕阳西下,心中还沉浸在与爱人的甜蜜回忆中。 【答案】 译文: 挑着菜篮去踏青的时候
【注释】 1. 踏莎行:词牌名。2. 过吴江:泛指经过江南一带,吴江即今江苏省苏州市。3. 月魄分桥:明月的光辉在桥梁上被分成两半。4. 烟鬟迷渡:如云似雾的秀发使人迷乱了渡口。5. 十里长洲路:形容距离很远。6. 幽梦解相寻:幽暗的梦境中,人无法寻找到对方。7. 乱帆影里人何处:在混乱的帆船影子中,人在哪里?8. 细蕊偷黄:细小的花蕾偷偷地开放,黄色的花蕊。9. 单绢引素:只有单薄的绢布
诗名:《踏莎行·画柳》 玉树微寒,琐窗宿雨。分明梦到闲庭宇。一重帘幕对西风,离愁不断浮云去。 来雁惊秋,吟蛩向暮。江乡景物还如许。几番残月又新霜,当时折柳人何处? 【注释解读】: - 玉树:比喻才貌出众的人。 - 微寒:形容天气的凉爽。 - 琐窗:细小的窗户,通常用于表达一种幽深或狭小的感觉。 - 宿雨:隔夜未干的雨,暗示了时间之久。 - 梦到闲庭宇:梦中梦见自己的庭院和周围环境。 -
踏莎行 · 题自画荷花 诗句释义: 1. 曲槛风生,水亭香在。淡烟疏雨斜阳外: - “曲槛”:曲折的栏杆。 - “风生”:风吹过的地方,此处形容微风拂过。 - “水亭”:水中的亭子。 - “香在”:香气存在,此处指荷花的香味。 - “淡烟疏雨斜阳外”:描述一幅宁静的景色,淡烟、疏雨和斜阳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2. 洛波仙佩静无声,清凉不受尘埃拜: - “洛波”:指洛神的化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