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旗亭,淡黄杨柳。风鞭露𩍐红鸯骤。云中塔影一条青,这回知近山城口。
少驻初程,解衣沽酒。楼窗仿佛曾垂手。当垆笑指粉墙看,镵诗记得前番否。

【注释】

(1)长短旗亭,淡黄杨柳:旗亭,古代酒店,以旗帜招引行人。杨柳,即垂柳,这里指酒楼。

(2)风鞭露𩍐红鸯骤:露𩍐,一种野草;红鸯,即蜻蜓。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酒楼上看到风鞭和露水沾湿了的野草上的蜻蜓翅膀闪着红光。

(3)云中塔影一条青:云中塔影指的是远处的云中的塔影。青,指青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看到远处的塔影像一条青色的丝线一样。

(4)这回知近山城口:这句是说,知道这地方就是山城的入口了。

(5)少驻初程,解衣沽酒:这句是说,稍微停留一下,解开衣服去买些酒来喝。

(6)楼窗仿佛曾垂手:这句是说,好像曾经看到过楼里的人把手放下来。

(7)当垆笑指粉墙看,镵诗记得前番否:这句是说,笑着指了指粉墙上的诗稿,并问对方还记得以前写过什么诗句吗。

【赏析】

《踏莎行·句曲》,词牌名,又名“踏莎行”、“南乡子”。此为双调,五十五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三平韵。此词写词人游览句曲山城时所见所感。

首二句写词人来到句曲山城后所看到的景象。首句“长短旗亭”,说明这是在酒楼附近看到的。“淡黄杨柳”,则表明此时已是暮春时节了。因为春天的时候,柳树的枝头才挂满了嫩黄色的柳条,到了夏天,柳条变绿了,到了秋天,柳条又变成了金黄色,等到冬天,柳条就干枯了。所以,“淡黄杨柳”一句不仅写出了季节的变化,而且写出了景物的色彩。而“风鞭露𩍐红鸯骤”,则是从动态的角度来描写景物的。这里的“鞭”,应该是指的“风鞭”,也就是“风”的动词。“露𩍐”,是一种野草,也叫白背菜、白花菜。它的叶子背面有茸毛,开着白色或紫色小花,花冠筒细长,先端略弯曲,花期早。“红鸯”,即蜻蜓,是昆虫纲膜翅目蜻蜒科的通称。它的身体狭长而瘦弱,腹部有许多黑色斑点,翅膀透明,脉纹明显,飞行迅速而敏捷。“风鞭”和“露𩍐”都是随风摇曳的,而“红鸯”则是急速地飞舞在空中。因此,作者用“风鞭露𩍐红鸯骤”来形容这种景色,既形象生动又富有动感。

接下来几句,词人来到了一个可以远眺的地方,那就是“云中塔影一条青”。这里的“塔影”,是指远处的塔的影子。因为塔是建在高处的建筑物,所以塔的影子会随着周围环境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而“青”,在这里是形容词,表示塔的影子的颜色是青色的。“云”则是一种大气现象,常常出现在高海拔地区。因此,“云中塔影一条青”这句诗的意思就是说,站在这个地方可以看到一座塔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的身影,显得非常神秘和壮观。

接下来的几句,词人回到了现实生活。这时他发现这个地方原来是山城的入口了。于是,他稍作停留,解开衣服去买了些酒来喝。在买酒的过程中,他看到了楼里的人们正在忙碌着准备食物和酒水。这些忙碌的身影,就像诗人笔下的“粉墙”一样,充满了活力和生机。

最后两句,词人又开始了他与友人的诗词交流。他一边喝酒一边欣赏眼前的美景,一边吟咏着自己的诗句。他看着粉墙上的诗歌,想起了以前和朋友一起吟诗的情景。于是,他在心中默默地问道:“记得前次写过什么诗句吗?”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过去的回忆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现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这首词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学的审美特点,即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