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魄分桥,烟鬟迷渡。分明十里长洲路。从教幽梦解相寻,乱帆影里人何处。
细蕊偷黄,单绢引素。去来浑是难分付。西风蓬底博山香,一丝丝似秋情绪。

【注释】

  1. 踏莎行:词牌名。2. 过吴江:泛指经过江南一带,吴江即今江苏省苏州市。3. 月魄分桥:明月的光辉在桥梁上被分成两半。4. 烟鬟迷渡:如云似雾的秀发使人迷乱了渡口。5. 十里长洲路:形容距离很远。6. 幽梦解相寻:幽暗的梦境中,人无法寻找到对方。7. 乱帆影里人何处:在混乱的帆船影子中,人在哪里?8. 细蕊偷黄:细小的花蕾偷偷地开放,黄色的花蕊。9. 单绢引素:只有单薄的绢布,白色的线绳。10. 去来浑是难分付:去与留之间,难以分别。11. 西风蓬底博山香:西风中的蓬草里传来了香气。12. 一丝丝似秋情绪:像秋天的情绪一样,细细缕缕。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的词。作者通过描绘一个女子在长洲桥上的幽梦,表达了自己对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全词以景起兴,情景交融,情感深沉而细腻。
    第一句“月魄分桥,烟鬟迷渡”,描写了月光下的桥和女子的秀发。这里用了“分”字,形象地表现出月光在桥上的分割,使得整个桥面如同被月光照亮,美丽而神秘。同时,“烟鬟迷渡”,则描绘了女子秀发如云,使人迷乱了渡口的景象,增添了一丝浪漫的气息。
    接下来“分明十里长洲路,从教幽梦解相寻”。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在长洲桥上的幽梦,以及她对梦中情人的深深思念。“分明十里长洲路,从教幽梦解相寻”,意思是说,虽然知道这是一条很长的路,但梦中的人却总能找到我。这句话表达了女子对恋人的深深依恋,即使身处长洲桥上,也依然无法忘记恋人的身影。
    第三句“细蕊偷黄,单绢引素”,则描绘了女子的服饰和妆容。这里的“细蕊”指的是女子的秀发,而“单绢引素”则形容了她的妆容简单而素雅,给人一种清丽脱俗的感觉。这两句词既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也表达了作者对她的赞美之情。
    最后一句“西风蓬底博山香,一丝丝似秋情绪”,则描绘了西风吹过蓬草时,散发出阵阵香气的情景。这里的“博山香”指的是一种香料,据说可以驱除邪气,带来清凉的感觉。这两句词不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画面,还寓意着女子的心情如同秋天一般,充满了哀愁和思念之情。
    整首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