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注释】 1. 莎:草名。 2. 紫菂(dì)销香:指荷花凋谢后,花瓣脱落,香气也散尽了。 3. 红衣落艳:指荷花枯萎后,花瓣落在地上,颜色暗淡。 4. 独馀败叶当风飐(zhǎn):只留下一些枯萎的荷叶被风吹过。飐,风吹的样子。 5. 可怜憔悴不禁秋:形容荷花因秋风而变得憔悴不堪。 6. 旧时颜色无人念:曾经美丽的红色花瓣已经不复存在,没有人再去怀念它。 7. 暮霭初横,斜阳半敛
【诗句释义】 陌柳飘绵,园梨糁雪:陌上柳条像绵一样柔长,园中的梨树挂满了洁白的雪珠。 红亭绿酒人离别:在红色的亭子里喝着绿色的酒,人们正离别。 春光不是别离时,别离偏向春时节:春天的美景本不该是离别的季节,但离别偏偏在这个时候发生。 旧梦无痕,新愁似结:旧日的梦想已经消失,新的愁绪却像结了一样难以解开。 乱鸦啼处山千叠:乌鸦乱叫的地方,群山重叠如叠嶂。 渔灯点点隔江明,蘋似带雨波声咽。
译文 绣花的鞋子留有余香,罗裙拂过绿竹。 美人儿身姿轻盈,与春光相映生辉。 她轻轻遮羞地拿着团扇,风流倜傥地怜爱着她的丈夫。 燕子妒忌鸳鸯双栖,莲花羞愧并蒂莲蓬。 酒酣之时百种春情缠绕,小屏风低槛月色朦胧,云鬓压着枕头上花香细细。 赏析 1. 开头两句“佳人”: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用“绣袜留香”、“罗裙拂翠”形象地刻画出女子的体态和气质,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同时
【诗句解读】: - “狼藉金铺,飘零玉溆”:描述落花铺满了地面和溪流,形容花瓣四散。 - “蔫红皱白随风舞”:凋谢的红花和枯萎的白色花瓣随着风轻轻摆动。 - “残枝袅袅怨斜阳”:形容树木枝条低垂,似乎在向夕阳表达不满。 - “玉环飞燕俱尘土”:比喻美好事物像玉环、飞燕一样最终化为尘土。 - “蝶泥馀香,莺辞荒圃”:蝴蝶的翅膀上还残留着泥土的芬芳,黄莺离开了曾经嬉戏的花园。 - “画桥客散蒙蒙雨”
诗句释义: 1. 桃片萦烟,梨花堕雪:描绘了桃花和梨花随风飘散的景色,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 2. 画楼惆怅闻啼鴂:在画楼上听到黄鹂的叫声,引发了人的感伤。啼鴂是杜鹃鸟的叫声,通常代表春天即将结束。 3. 红妆掩泪诉东君,低回欲向枝头别:女子用红妆遮掩住泪水,向天空中高傲挺拔的梅花诉说自己的不舍之情,想要在枝头上与梅花告别。 4. 可是娇姿,风姨妒绝:虽然如此美丽动人,但仍然被嫉妒的风姨所嫉妒
【诗句解释】 1. 雀舌斑明:指茶汤上浮现的茶叶碎片像雀舌一样明亮。 2. 麝脐香软:形容茶香浓郁如麝脐之香。 3. 并刀薄碾芙蓉片:用并州刀将茶叶薄薄地碾碎,制成如芙蓉花瓣的形状。 4. 扶留蜃炭共金盘:将茶末放在盘子里,如同海市蜃楼般美丽。 5. 唾绒红晕燕支浅:茶汤表面沾有唾液,颜色呈红晕状。 6. 味外酸咸:形容茶的味道虽然清淡但带有些许酸味和咸味。 7. 闲中茗荈:闲暇时品饮的茶。 8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此题考核诗句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把握诗歌语言的表达特点,并结合诗句中歌咏的内容进行欣赏。 “踏莎行二首”是柳永的词作,“其二”是词的第二首。这首词写女子对情郎的思念。上片写女子对情郎的怀念,下片写情郎对女子的相思。开头两句,“蝉碧分胎,莺黄破蕾,双心钿合殷勤惠。”意思是:蝉绿如碧,花红似黄,双双心相印,情意绵绵,情意绵绵,相互馈赠礼物
踏莎行 玉簪花 分植窗阴,森森立玉。 天然澹伫幽栏曲。 香匀麝粉沁冰筒,长须细罥黄金粟。 露冷烟凉,丰神幽独。 风姨月姊贪妆束。 枝枝琢就白瑶簪,髻边斜缀搔头绿。 【注释】: 1. 分植窗阴:分别种植在窗边的阴凉处。 2. 森森:形容树木高大茂盛。 3. 天然:天然生成。 4. 澹伫:恬淡闲适的样子。 5. 幽栏曲:曲折幽深的栏杆。 6. 香匀:香气均匀。 7. 麝粉:麝香与香粉。 8. 长须
踏莎行·中秋 注释: - 一■长天:广阔的天空 - 影涵秋水:月亮的倒影映在水中 - 月磨明镜:月光如磨石一般明亮 - 冰壶里:比喻清澈如冰的水杯里 - 金波潋滟碎光流:指月亮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光线在水面上反射成波纹 - 嫦娥妆就新梳洗:嫦娥(神话中的月宫仙子)打扮好等待月圆时刻 - 秋色中分,秋心万里:秋天的色彩分明,但内心却感到遥远 - 关城望断秋风起:站在边关的城楼上,望着秋风起时的景象
【注释】 ①新绿:刚长出的嫩绿的草。连塍:指稻田。②浅黄:初春时节,河水、湖面都还呈现出浅黄色。蘸:浸染。③鶗鴂:即杜鹃鸟,又名杜宇。④蓬瀛(péng yíng):蓬莱和瀛洲,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此处借指春天。⑤劳凝伫(zǔ):形容盼望春天早日到来的心情。 【赏析】 《踏莎行》,词牌名。此调以柳永所作《踏莎行·烟柳画桥》最为著名。上阕写春景,下阕抒情怀。全词语言清丽自然,意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