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曾植
【注释】 永遇乐:词牌名 银管:银制的笛子 频催:多次催促 瑶华:美玉,这里指美好的事物 别怀:别后的情怀 澹日:淡黄色的日色 晖晖:光明的样子 春城梦梦:春夜梦中 还是鸠呼雨:还是老天爷在叫唤下雨呢 东风酒泛:春风中饮酒 南风草长:南方的花草生长旺盛 那更北风铃语:更不要说北风吹动着铃声了。 问归程桃花万点,寻源知向何处:询问回去的路途中有成千上万的桃花吗?不知道去的地方在哪里? 挐音去了
高阳台 借月湔愁,笺天诉梦,碧城十二星期。拥髻归来,夜阑露细风微。中庭种树成红豆,那寒心鹦鹉先知。𢬵酬他,扇底秋心,弦上秋思。 当年对影闻声地,剩花溅泪萼,柳袅愁丝。罗带同心,有情天亦怜痴。黄荒唐梦峡归云晚,甚神娥犹妒腰肢。祝芳风,莫罥飞花,莫斗纤眉。 注释: - 借月湔愁:用月光清洗心中的忧愁。 - 笺天诉梦:通过书写天空来表达自己的梦想。 - 碧城十二星期:形容时间过得很慢
注释: - 疏影:荷花的影子。 - 苇湾观荷,半塘同作:在苇湾看荷花,一起写诗。 - 艳霞停镜,遗碧筒传酿:夕阳下的霞光像镜子一样映照出来,仿佛是遗落的酒筒。 - 莲台翻令:池塘里的荷叶翻动,好像舞台上的舞台。 - 风约生衣,香涴轻纱:微风吹过,把衣服吹得飘扬起来,轻纱也沾染了花香。 - 鬓丝已逐哀蝉化:鬓边的白发已经随着哀伤的蝉变成了黄色。 - 梦不到鹭凉鸥静:梦中看不到凉爽的鹭鸟和安静的鸥鸟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作者借咏马、戏马、送雁等物,表达自己对仕宦生涯的淡泊态度及与友人的交往之乐。 减字木兰花,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双调六十字,上下阕各五句四平韵,上片末三句,下片前两句,都要求用韵。此词是《全宋词》中唯一见载的“减字木兰花”一词。 郎当罢舞:指在宫中歌舞已毕,闲居无事。郎当,形容悠闲自得的样子。 作佛几时还解语:指做和尚多久才能开口说话?作佛,这里指出家为僧。
《摊破浣溪沙·春尽啼鹃泪满枝》原文如下: 春尽啼鹃泪满枝。同功双茧不成丝。残月一钩残夜影,佛低眉。天醉尽饶秦梦好,雨来还作楚宫疑。长恁蝶喧蜂绕去,几何时。 译文如下: 春光已过,啼鸟的悲鸣声声入耳,使得我满怀泪水,泪水洒满了树枝。曾经的誓言,如今都成了无法实现的梦想。残月挂在空中,如同一个未完成的梦境,让人感到深深的哀愁。酒醉中的美好梦境虽然美好,但醒来后却充满了疑惑和不安。长此以往
水调歌头 天马控西极,鸣鹿在南山。雪花堕地如掌,猿臂彀黄闲。左带双鞬鲛箙,右拥单于日逐,小队凯歌还。白骑故人问,翠墨特勤刊。 穷塞主,老胡语,远游篇。东南月生沧海,耿耿视刀环。风鹢飞飞更退,秣骥垂垂欲睡,梦语醉钧天。蒲苇纫无已,磐石转弥顽。 注释: 1. 天马控西极:天马在西方控制天地。 2. 鸣鹿在南山:南山上有鸣叫的鹿。 3. 雪花堕地如掌:雪花落下就像手掌一样。 4. 猿臂彀黄闲
送萧萧征马向边州,都护出安西。正啼鸦噪晚,惊沙击面,烟树凄迷。灞上回头南望,鳷鹊夕云低。谁识阳关意,兀坐渔师。 注释: - 送萧萧征马向边州:送给即将出征的马匹(萧萧,这里指马)到边远的州郡。 - 都护出安西:都护是古代对高级官员的称呼,这里指护送使臣出行。出安西,是指离开长安前往西部。 - 正啼鸦噪晚:正当乌鸦鸣叫的时候,天色已晚。 - 惊沙击面,烟树凄迷:风沙扑面而来,树林中烟雾弥漫
【注释】 “塞上”:这里泛指北方边境。 “秋来风景异”:秋天来临,景色不同。 “契箭传呼菩萨至”:用箭传令,请菩萨来到。 “高牙启”:高高的旗杆举起,表示开道。 “六州都督”:唐代的州分为上、中、下三等,称六州都督是最高的军政长官。 “胡跪”:古代对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者的尊称。 “旱海沙陀”:即安禄山,唐玄宗时的将军,后叛变。 “射生不射黄羊地”:打猎时不射黄羊,而射其他动物。 “腾猿戏”
【注释】 (1)惜琼花:惜,怜惜。琼花,即梅花。子野,指北宋词人柳永,字耆卿。他作的《雨霖铃慢》中有“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之句。 (2)湖月白:湖上的月亮是白色的。 (3)溪水碧:山里的溪水是碧绿色的。 (4)送玉人归去:送给心爱的女子回去。 (5)香冷瑶席:香气已经散尽了。 (6)翠羽啁啾:翠鸟在鸣叫。 (7)露梦星夕:露水洗过,星宿闪烁在天空。 (8)暗招魂:暗中呼唤灵魂。
【注释】: 黄叶秋娘面,青山倦鸟心。当筵直道酒杯深。门外天涯,落月带横参。 小印绸缪篆,明珠缭绕簪。芙蓉三变曲池阴。但拒霜华,莫负日华心。 【赏析】: 这首词写一位歌妓的情思与遭遇。词人通过这位歌妓的自述和对周围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她内心的苦闷与哀怨。 “黄叶秋娘面,青山倦鸟心。”首句写歌妓面对秋天的落叶和远山,感到憔悴不堪。这两句描绘了歌妓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对她的形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