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燮清
【诗句释义】 1. 篷窗容与,载酒寻芳,趁雨晴烟晓:在篷窗下悠闲自在地饮酒赏花,趁着雨后晴天和晨雾散去之时。 2. 山南山北,千万树、疏密横斜都好:在南山北山之间,成千上万的梅花树,有的疏落有致,有的枝繁叶茂,都很美好。 3. 香随风远,渐透入、绮裙罗抱:香气随着风儿飘荡到远方,渐渐渗透进女子的衣裳里。 4. 绕曲亭、面面清流,替写绿衣仙照:环绕着曲折的亭子,面对着清澈的流水
诗句释义 1 “绣枕扶还怯,罗衣着尚单”: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在病中醒来时的感受。绣枕暗示着柔软的床铺,但诗人感到不适而需要扶持;穿着单薄的衣衫,暗示了季节可能是初春,因为此时天气仍较冷。 2. “一年春已病中完”: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尽管他已经生病,但仍期待春天的到来。 3. “底事东风犹作、不情寒”:这里的“底事”和“不情”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到来的无奈和不满
【译文】 疏帘不挂,春意已去,清晨醒来,难觅旧梦。雨后的江楼,绿阴如画,但愁思更浓。黄昏时分,预作秋天,离愁难解。 注释: 1. 潇洒:形容闲适、超脱。 2. 疏帘:稀疏的帘子。 3. 嫩云池馆:指春天的景象,嫩云是指春天的云,池馆则是指池塘边的亭子。 4. 鸠:这里指斑鸠,一种鸟类。 5. 绿阴和雨:指的是树叶被雨水打湿后,显得更加翠绿。 6. 画:描绘,这里指用笔触描绘出来。 7. 无绪梦
满江红 观水嬉 细浪摇罗,杨柳岸、微风乍薰。 指镜里、彩龙飞下,舞碎烟痕。 十里鼓声凉振雨,一湖扇影荡成云。 认珊珊、神女踏波来,金缕裙。 残照隐,花外村。 疏树蔼,水边门。 看琉璃掉破,几点青鳞。 画舫寻香怜小杜,野桥沽酒吊灵均。 采芳兰、何处寄相思,空翠昏。 注释: - 细浪摇罗:形容水面上细浪轻轻摇曳着。 - 杨柳岸、微风乍薰:杨柳岸边,微风吹拂,带来清凉。 - 指镜里、彩龙飞下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的含义来推断全诗的意思。 “小院愔愔芳事暮”,小院寂静,芳花凋谢黄昏时;“落了黄梅,减了青梅数”,黄梅、青梅都落下了,春色已尽;“水漾帘痕风约住”,帘子上的水纹被风拂动,仿佛是风儿在催促我;“有人立向无人处”,有人独自站在无人的角落;“金线抛残闲绣谱”,绣花针断了,旧时的绣图也不见了;“叶叶芭蕉
湘江静谧,诗人挥笔题诗。半亩松阴凉透屋。 问秋商、送来何处?篷窗乍启,冰弦细响,认疏花庭宇。 碎按十三星,西风上、七条弦柱。凄音自迥,黄昏正长,梧桐外、数声雨。 宝鼎香,仙袂举。紫云迥、旧词重谱。湘江梦老,胡笳恨远,算飞鸿能诉。 几点逼寒空,应愁断、洞庭烟树。曲终韵杳,南楼望冷,银河挂曙。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情的七言律诗。诗人以湘江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画卷
昼夜乐 同郁彝斋鼎钟、施可斋英兄莲舫集金沙港赏荷 游人合是风吹聚。 共领略、林泉趣。 四围山色飞来,都被酒杯承去。 水外烟痕烟外树。 衬数点、画中楼宇。 随意放中流,好寻他鸥鹭。 木兰船系垂杨渡。 正红衣、隔秋浦。 两般酒气花香,别有醉人心处。 古岸日斜蝉自语,被一片、绿阴遮住。 载得晚凉归,响几声柔橹。 注释: 1. 昼夜乐:词牌名。 2. 郁彝斋:即郁文,字彝斋,号东皋,福建莆田人
【注释】: 1. 枇杷阴里茶烟搁。:枇杷树下,茶烟袅袅飘散。 2. 琵琶声里香尘落。:琵琶声声,落花如尘土一般纷纷扬扬。 3. 扶影出疏帘。晚花凉鬓檐:走出门来,看着窗外的晚花,凉意侵透发丝,落在屋檐上。 4. 依人怜楚楚。无计松眉宇:倚靠着人,让人怜爱,我那眉头不舒展。 5. 水墨画罗衣。秋来瘦更宜:就像水墨画一样的衣服,秋天一到更加显得消瘦。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女子晚妆的词作
解析 诗句 1. 临江仙 - 这是一个词牌名,通常用于填写以水边或江上景色为主题的诗词。此诗的标题表明其内容与水边或江上有关。 2. 雨霁湖堤晚步 - “雨霁”表示雨停,“湖堤”指的是湖边的长堤,而“晚步”则描绘了在傍晚时分散步的情景。 3. 一镜层阴吹散 - 镜子般的水面被阳光反射,使得阴霾(即乌云)被吹散。 4. 诗情飞堕沧浪 - “诗情”指的是作者的情感或诗意,而“沧浪”则是比喻江水
【注释】: 1. 秋蕊香:一种花名。 2. 西湖表忠观:在杭州西湖边,为纪念南宋抗元将领张世杰、陆秀夫等人而建。 3. 访桂:指游览观赏桂花。 4. 恻恻轻寒乍起:形容初秋的天气,寒气袭人。 5. 越罗衫子:越罗是产于越地的一种丝织品,这里泛指轻薄如纱的衣服。 6. 淡黄楼阁斜阳地:描写夕阳下的景色,给人一种凄凉感。 7. 人语南朝古寺:南朝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宋朝,古寺指的是历史悠久的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