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恭绰
【注释】 苦说幻非真,至竟非耶是。——苦于说“幻”是假的,但“幻”终究不是真的。 为道孤山处士家,香影还成赘。——为了追求道家的“无为”,而隐居在孤山上。 梦觉两俱忘,迷悟浑相倚。——醒来时都忘记了梦境和现实,迷惘与清醒相互依靠。 还尔人情纸一张,乌有先生只。——这还是一张人情薄如纸的字条而已,没有先生(指老师、朋友)啊! 【赏析】 词的上阕写自己对佛家“幻”与道家“无为”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词作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当时词人任建康府通判,陈使君即陈亮。寿陈使君六十岁,陈亮特赋《清平乐》词以祝寿。全词写意高远,情调豪宕,笔力雄健,气势恢宏,堪称南宋词中的佳作。 首句“元龙风度”,是说陈亮的人品和文气有魏晋名士的风度。元龙是汉末群雄之一袁术手下大将陈纪的字,袁术曾以陈纪为别驾,后被曹操所杀,陈纪的儿子陈平面对曹操,从容不迫,从容就义,因此陈纪被人们称为“陈仲子”
《菩萨蛮·与秋湄、心可由华山循莲花峰下至天池》 寒山石径惊巉削。松阴夹道幽香发。刬袜步莲花。天风一笑哗。 如如参石窟。坐断青山色。休问去来今。无言意转深。 注释: - 寒山石径:指山路,因为山路在寒冷的山中而得名。 - 巉削:陡峭,形容道路险峻。 - 松阴夹道:指山路上两旁长满了松树,形成了一道绿色的走廊。 - 幽香发:指松树发出浓郁的香气。 - 刬袜步莲花:形容行走时脚不沾地
注释: 1. 髯甲千山翳画阴:意思是胡须如甲胄覆盖千山,掩映在画面的阴暗之中。翳,遮蔽。 2. 入怀空色共平沈:意思是进入胸襟中,空色与水平相平。空色,指虚无的色彩。 3. 踪孤尽蓄凌云气:意思是踪迹孤单,全部积蓄着凌云的气势。 4. 意远翻增化石心:意思是志向遥远,反而更加增添了坚贞不渝的心意。 5. 欣蜡屐:意思是喜欢穿着用蜡涂成的鞋子。 6. 几披襟:意思是几乎撩起衣服。 7.
【赏析】 《鹧鸪天·报载六月三日宝山邵慰祖于赴宁波舟中投海死,留遗诗三联,中有云:前程放眼如长夜,往事回头等逝波。余诵而悲之,为足成此词》是南宋爱国诗人郑思肖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描绘了作者对人生、历史的深沉思考,下片则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全词意境深远,语言简练,情感深沉。 谁向西风护败荷。愁红怨绿梦中过。 上片起笔即点题意,“谁向西风护败荷”,西风无情,护败荷者何人?不言可知
注释与赏析: 1. 渐惊春又去,凭谁草,瘗花铭。 译文:春天即将过去,请谁能为我的花写一篇悼念之文(即“瘗花铭”)。 2. 怅鹃梦沉酣,鸩声佻巧,蝶影伶俜。 译文:我惆怅地梦见自己正沉醉在杜鹃的啼声中,却听到那令人心碎的鸩毒声和蝴蝶的轻盈舞姿。 3. 萦情。东栏雪色,叹人生、禁得几清明。飞絮迎风无定,游丝落地偏轻。丁宁。 译文:心中缠绕着无尽的思绪,望着东边的栏杆,只见雪白一片
【诗词正文】 湖光一片留人处。仿佛青溪路。渡江桃叶几经秋。谁识石城烟水本无愁。 玳梁双燕来胥宇。便拟营巢住。南朝北地漫评量。可得幽栖同署郁金堂。 【注释解释】 湖光:湖面上的风光。 仿佛:形容湖面像青溪(小江)一样,使人想起家乡的小路。 胥宇:指官府。 郁金堂:用郁金草装饰的殿堂,这里指官署。 【赏析】 这首七绝写诗人与友人游莫愁湖时的感慨之情。首联“湖光一片留人处
点绛唇·重阳闷不出门,遂失灵岩登高之约,赋此见意 菊花冷清,茱萸荒落门庭静,懒得登高。就算无风雨。 冷落琴台,游览的足迹还在一起聚,山还是原来的山。越来溪边的树,依旧愁满路。 【注释】 (1)“菊冷”三句:写重阳节时,天气冷凉,花儿凋谢,登高赏菊的人稀少。 (2)“便无”句:即使登高,也无人共赏秋景。 (3)“冷落”句:指自己因不能如约登高,而心情冷落。 (4)“依样”句:意思是说山路依然如故
疏影 · 题吴湖帆所藏旧拓隋蜀王秀董美人墓志 武担片石。认春心蜀道,鹃泪凝碧。瑶轸飘零,羽箭凋疏,剩此可怜残墨。惊鸿怨写陈思赋,合纂入、梁台专集。剩雷塘、十亩荒阡,莫问玉钩遗迹。 堪叹杨花委地,洛川余坠羽,犹伴书客。镜黛尘凝,砌草霜清,漫想当时颜色。秾华朝露庸非俗,恨少个、阿云同历。只深情、刻骨难销,短梦低徊今昔。 注释: 武担片石:指武当山上的一块巨石。 蜀道:指通往四川的道路,因地处偏远
《浣溪纱·题高奇峰、张幼华、何漆园合画木棉藤萝翠鸟,为黎工佽作》是宋朝诗人赵蕃的诗作。 浣溪沙·题高奇峰、张幼华、何漆园合画木棉藤萝翠鸟,为黎工佽作 势压扶桑大海东。江山生色气葱茏。谁云此树不英雄。 待斩葛藤除众蔽,更栽萌蘖兆新功。羽毛自惜意何穷。 注释: 势压扶桑大海东。江山生色气葱茏:气势压向了东方的扶桑(即日出之地),使得江山景色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谁云此树不英雄:谁说这棵树不是英雄呢